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公司 - 專家稱美的裁員風波預示白電市場已入寒冬


專家稱美的裁員風波預示白電市場已入寒冬

 

公司  加入時間:2011-12-15 9:56:55  來源:時代周報 

 “花落是花開的記憶”,文字功底深厚的美的電器(11.06,0.00,0.00%)董事長方洪波曾在一篇散文中這樣描述裁員,不過面對美的新一輪的裁員風波,方洪波是否還有這樣的雅興和坦誠?

  從11月開始,關于國內白電巨頭美的集團(微博)“大裁員”的傳言流傳甚廣,尤其是進入12月,“裁員幅度甚至超過60%”的消息尤如急劇下降的氣溫一樣,讓人感覺到白電行業的颼颼涼風。

  然而時至今日,美的各方對于“裁員”二字仍是諱莫如深,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更是對媒體表示,美的沒有“組織”,也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進行裁員,“裁員的銷售公司與美的之間只存在銷售關系,它們是獨立的法人,美的在這些銷售公司沒有任何股權上的關系”。

  “裁員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背負著太多的負面信息”,家電產業觀察人士認為,在海外,資本市場對于公司的裁員舉措一般都視為“利好”消息,因為這是面對經濟“寒冬”的有效舉措。不過,中國企業并不愿意承受這樣的利好,“裁員”在中國市場看來,就是“發展遇到了問題”,甚至是“社會責任感缺失”的表現。這或許是美的高管諱言裁員的背后利益考量。

  美的“文化式”人員調整

  “我是一個2011屆畢業生,到現在進入美的4個多月,就在昨天我們一起來的有一半畢業生都被裁員了。我也是其中的一個。我想問美的,作為一個這么大的企業,整天講什么企業責任感的公司,你們把進入美的4個多月的應屆畢業生裁了,你們的社會責任感表現在哪里?”這是一個自稱美的新員工在網上的發帖,僅在貓撲,這條帖子發表后就有了近4萬條的瀏覽量。

  而在微博上,本周一條“美的大裁員,新員工幾乎全做炮灰”更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條微博稱,11月開始,美的集團大裁員,幅度令人瞠目:制冷集團60多家各地銷售公司裁員幅度40%以上,有些超過60%,總部約50%;日用家電集團2012大規模校園招聘新員工幾乎全裁。面對成本提升、市場下滑、產能過剩的壓力,一直規模增長的美的Q3毛利率已降至新低,轉型壓力巨大。

  消息并不是空穴來風,在記者與美的部分管理人員交流過程中,“裁員”、“縮減”似乎已成為了近期美的各個事業部的“主旋律”。

  記者輾轉了解到,美的這輪裁員風潮首先始于日電集團。美的日電已經證實,原來在全國各地設立了60多家合資銷售分公司,如今只保留了11家,余下機構經過部分合并變為50個分部,在這場正在進行的“退耕還林、退田還湖”的變革中,有些小的銷售分公司精簡了20-30人,有些大的銷售分公司則精簡了40-50人。

  在日電集團之后,美的制冷集團也開始了調整,而制冷集團正是方洪波“掌舵”的業務。方洪波對外的回應中,他是這樣描述這一次“裁員風波”的:美的銷售公司確實有在緊縮過冬,但裁員的幅度并沒有外界說的那么夸張,美的沒有“有組織”、“有具體量化指標”地進行裁員。“以今年的新員工為例,招聘的1100多位員工,截至目前主動離開的有幾十人,美的沒主動炒一名員工”,方洪波說。

  方洪波還強調,年底進行一些人員的調整在美的的文化中非常常見。

  何享健操刀的“轉型”戰略

  美的制冷集團副總裁、新聞發言人王金亮(微博)也表示,受整個家電產業的影響,目前的舉措是正常企業的反應,是企業主動轉型、提高附加值和運營效率的一種表現。

  王金亮提到的“轉型”確實是美的近期工作的戰略重點。進入2011年8月,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每次內部會議都必提“轉型升級”。即美的集團要從規模增長第一轉變為規模與利潤同步發展,特別是要提升品牌定位和溢價能力。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相比,美的電器的同期凈利增長只有9.6%,凈利增速較上半年的13.64%回落4.05個百分點。

  何享健顯然對美的電器的盈利能力不滿意。按照何享健提出的目標,美的要在利潤率、人均產出、產品單價等所有的主要指標上超越格力、海爾等標桿企業。

  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指出,2011年美的集團銷售收入有望超過1500億元,但是美的1500億元用了20萬員工,而一些競爭對手同樣的銷售規模卻只有幾萬員工。人均產出低成為影響利潤提升的因素之一。而將銷售終端從直營模式改為代理模式可以極大地節省人力成本,壓縮銷售費用,短期內可以迅速實現成本的降低。

  美的集團副總裁黃曉明也坦言,美的集團一直關注調整轉型,推動組織創新和結構調整。在轉型過程中,組織架構會有改革,相應的人員也會有調整。

  以日電集團為例,美的日電在各地的營銷機構現在分為“直營型”的銷售公司與“管理型”營銷業務中心,后者又稱“分部”。在這一輪的組織架構變革之后,“管理型”取代“直營型”成為各地營銷機構的主流。

  “這等于把各地的經營機構變為管理機構。”一名美的小家電的代理商認為,精簡后可以大幅降低人力和營銷成本。

  白電市場冬意漸濃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的深度進行戰略“轉型”的同時,白電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銷售寒冬,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助理蔡瑩透露,今年10月,國內冰箱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4%,洗衣機銷量同比下降8.17%;空調銷量更是同比下滑了12.11%,“這是近年三大白色家電產品首次同時出現月度銷量同比下滑。”蔡瑩表示。

  蔡瑩分析認為,成本提升、市場下滑、產能過剩,是白色家電行業面臨的三大壓力。以中國冰箱產業為例,產能去年已過一億臺,超過市場容納能力,今年其他企業進入,產能繼續擴大;而人力、研發、材料等成本在增加,市場銷量又在下滑,競爭將更加激烈。有些品牌會被淘汰。

  同時,今年11月底,山東、河南、四川、青島“三省一市”的家電下鄉政策已按規定如期結束。其他省市的家電下鄉政策也將陸續停止。

  業內人士指出,家電下鄉政策退出后,家電行業必將洗牌。“這幾年其實已經把農村市場的潛在需求提前釋放,目前彩電在農村百戶擁有量已經達100%,冰箱和洗衣機也達到60%。未來兩年行業必然要承受隨之而來的購買力疲軟后果。”

  “國內白電市場已進入初冬季節。”中怡康研究總監彭煜指出,雖然目前國內冰箱和空調廠家已處于高庫存水平,還不至于導致經營虧損但可以預見明年白電市場競爭將變得更為慘烈。

  在全球經濟中“一枝獨秀”的中國市場尚且如此,飽受債務危機沖擊的歐美市場更是慘不忍睹。11月出口量前四位的格力、美的、海爾和志高出現了50%-77%的下滑,而美的出口已經是連續四個月下滑,11月出口臺數下降到20萬臺,這甚至回落到2006年11月水平。全球經濟不佳對于出口的影響已逐漸展現。

  白電行業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似乎一點都不為過。而受傷的不僅是終端的品牌企業,事實上,整個白電產業鏈都受到了影響。一位給美的空調做小配件的供應商稱,美的裁員“應該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我們與美的的業務也在縮減”,他透露,由于美的壓縮產能、調整架構,這家供應商的工廠“已經停產了”,工人也都放假了,這位供應商還透露,據他了解,美的的一些中小供應商命運各異,“有些選擇轉型去做陶瓷,有些干脆就倒閉了”。

  諱言裁員的利益考量

  劉步塵強調,裁員雖然對于員工來說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但對于處在經濟前景不確定環境中的企業來說,應該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好方法,如何在收縮中進行組織架構和銷售模式的轉變,才是這些企業在“寒冬”中的重點。

  在海外市場,企業的裁員也通常被解讀為“利好”消息,這是縮減成本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公司公布裁員計劃之后,股價還有可能因此上漲。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只有“裁員”才能對投資者有所交代。

  從公開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來看,裁員的也遠不止美的一家。今年10月底,惠而浦宣布在歐洲和北美裁員5000人,相當于其北美和歐洲員工總數的約10%,在此之前,索尼、飛利浦(微博)和松下也都拋出了裁員計劃。

  不過在中國,企業的“裁員”背負了太多的輿論壓力,以至于美的“裁員”風潮傳出后,一些媒體還引用美的員工的抱怨性言語稱“無故被裁”。業內人士認為,聘用與解聘本是企業正常經營的必要手段,無論是招聘還是解聘,只要手續、流程符合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并無任何不妥之處。

  即使如此,美的高管與其他企業一樣,并不太愿意直面“裁員”話題,除了背負“社會責任欠缺”等輿論壓力,美的更怕被認為是“發展中出現了問題”,在目前競爭白熱化的家電市場,這將直接對品牌造成損害。

  2011年全球裁員風波(不完全統計)

  1.2011年全球大銀行裁員總數或超10萬

  自今年1月1日以來,在半年多時間里,匯豐控股(00005.HK)、瑞士信貸集團(CSGN)和美國銀行(NYSE:BAC))等50家最大型銀行已經公布的裁員總數接近6萬人。如果按照這一速度計算,全球最大型銀行今年裁員總數將超過10.1萬人。銀行業上一次大規模裁員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當時的裁員人數達到19.2萬人。

  2.美國銀行宣布未來幾年裁員30000人

  陷入困境的美國銀行宣布將在未來幾年裁員30000人,試圖以此達到每年節約50億美元開支的目的。據Challenger和Gray&Christmas表示,這不僅是美國2011年度宣布的規模最大的裁員,也成為自美國郵政2010年宣布裁員30000人以來的最大規模裁員。

  3.默克宣布美國規模最大裁員計劃

  制藥業巨頭默克公司(Merck)的招聘網站仍在招攬應聘者與該公司一起共筑未來。不過,就在不久前,該公司7月份宣布的裁員13000人的計劃還一直是美國本年度規模最大的裁員。

  4.國內團購行業大裁員

  由高速擴張增員到自斷觸角收縮,團購行業經歷的過山車走勢從人員流動情況即可見一斑。高朋網(微博)、美團網(微博)、窩窩團(微博)、開心團購……各大團購網站年內均有裁員或收縮戰線的舉動。

  5.諾西全球大裁員

  11月23日晚間,諾西(諾基亞西門子(微博))宣布,計劃在2013年底前裁員17000人,約占諾西現有全部雇員數的23%。諾西表示,此次裁員是集團全球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集團將陸續剝離或出售一些非核心業務,以將公司業務重點集中到無線寬帶領域。諾西公司力爭在2013年底前在運營和生產成本方面每年削減10億歐元(13億美元)。

  6.傳言恒大預計裁員30%

  媒體報道,恒大內部會議最近出臺了裁員計劃,預計將裁減30%員工,初期先裁10%。此消息尚未經證實。與此同時,有傳言稱廣東地產五虎全面停工。國內房地產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冬”。




編輯: 陳罡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