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朝鮮中央電視臺周一中午發布金正日去世的消息。
朝鮮中央電視臺主播:我以最沉痛的心情宣布,我們最偉大的領袖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前往視察時,因為突發的疾病去世。
解說:朝中社就報道說,金正日由于日積月累的身心疲勞在乘坐列車外出視察途中,出現心肌梗塞并發心源性休克癥狀,盡管采取了所有急救措施,但不幸于17號上午8點30分去世。當局在18日進行病理解剖確定了死因。
朝鮮全國由17號起至29號全國哀悼,而金正日遺體暫時停放在錦繡山紀念宮。20號起開始接受吊唁,但不接受外國吊唁團,遺體告別儀式就在28號舉行,29號召開追悼大會。
朝鮮媒體在發布消息時強調,朝鮮人民應在金正日的第三子金正恩的領導下,化悲哀為力量,克服當前困難。朝中社更稱呼金正恩為偉大繼承人,意味由他接替最高領導人職位。而在232人組成的葬禮委員會中,據報金正恩排名第一。
近年金正日的身體狀況已備受關注,早前多次傳出他健康惡化的消息,2008年8月,有報道稱他中風而臥床不起,更有消息指他患上胰臟癌。
而在近期,金正日與金正恩頻頻視察朝鮮部隊。韓國媒體分析指,朝鮮正在為明年達到強盛大國元年的國家目標做準備。
盧琛:觀眾朋友大家好,鳳凰衛視中文臺資訊臺為您并擊播出朝鮮之冬,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特別節目。朝鮮國家電視臺今天宣布金正日17號在視察的途中逝世,享年69歲。金正日的一生極富神秘又充滿傳奇的色彩。他在世的時候奉行軍事優先,堅持發展核武。而另外一方面,他保持同中國的傳統盟友關系,曾經七訪中國,渴望為朝鮮帶來經濟變革。
他的特立獨行在復雜的東亞局勢當中占有極為特殊的位置,今天的特別節目,我們在現場也請到了時事評論員呂寧思先生,我們會一同帶您了解金正日身后的朝鮮,他的接班人金正恩能否鞏固權力,朝鮮半島局勢會否因為金正日的去世而風起云涌。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目前收到的最新的消息,來自韓國聯合通訊社的報道,朝鮮今天在其東部沿岸試射了一枚短程的導彈,試射的時間可能是在早上,只在朝鮮官方媒體午間公布的金正日之前,那么現在韓國國防部和聯合參謀長的辦公室拒絕承認這個消息,韓國媒體不時在例行的演練或敏感的政治時刻。試射短程導彈對上一次傳出試射導彈的消息是在6月份,現場首先我們要請時事評論員呂寧思先生做一下您的分析,今天我們上午同時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您的感覺,金正日的死究竟會不會給局勢帶來一些波動,如何評估這種波動?
呂寧思:對,金正日委員長突然離世,使我們多少都有一些所始料不及,大家人人都在談后金正日時代,但是我們沒想到后金正日時代這么早就到來,那么多少是有些突發性,但是我們又看到很幸運的是,金正日在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突然離世之前,他已經著手準備把第三代的領導人扶上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位置,而且他是親手的安排了一系列的,就是保護幼主順利接班這樣的計劃,包括他的妹妹妹夫已經在權力的中心。
所以說現在金正日突然離世,我們知道全世界,從東方到西方都在談論,朝鮮會向何處去。那么無非就是,朝鮮的金正恩能不能權力穩坐下去,第二朝鮮會不會出現動蕩。我個人認為,現在形成兩種觀點,可以說一邊是東方派一邊是西方派,說東方派包括日本包括韓國也包括中國的評論家,他們對東方的一些體制特別的專制體制比較有深入了解,那么認為這種超穩定體制有人認為是能夠保證一段時間穩定的,西方的媒體普遍就是一個判斷,說我們看,再分析或者猜測,朝鮮平壤將會發生怎樣的個人權力斗爭。
盧琛:好,回到現在我們再看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今天在北京,就金正日逝世向朝鮮發去了唁電。
有關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一生,我們今天也通過短片要一起回顧,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在位近二十年,怎樣使朝鮮成為一個有核的國家,因為核為外界留下一個神秘獨裁者的印象,帶您一起了解他傳奇的一生。
解說:1964年,金正日從金日成綜合大學畢業后,逐步在政治和軍事上獲取經驗,先后擔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常委書記、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
1994年,父親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接任領導權,不過他在三年后才正式出任總書記,金正日執政后不久就在1995年1月,繼承父親的主體思想,提出了先軍政治,主要思想就是軍事第一和加強國防力量。而在外界看來,金正日的執政方式更多的是琢磨不透,但以朝韓關系來看就充滿跌宕起伏。
2000年6月15日,金正日親自到平壤機場迎接歷史性訪朝的韓國總統金大中。正當外界以為兩國關系破冰之際,2006年朝鮮卻突然宣布進行了地下核試,正式成為有核國家。
日本朝鮮簽署了《日朝平壤宣言》,預備將兩國關系推向和平的前提下,朝鮮軍方卻發射了大浦洞導彈,反復的態度讓外界很難摸清金正日的真正想法。
在金正日執政的17年中,外界對他的了解甚少,對內他成為朝鮮人民極度崇拜的領袖,被描繪成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還是一位藝術家,據稱他興趣廣泛,對職業籃球、汽車、歌劇、電影都很癡迷,甚至曾經指導幾部電影,對外則是充滿神秘色彩,曾經與他會面的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形容,金正日很有智慧,信息涉獵廣泛。
隨著他去世消息的公布,外界關注的焦點也將從這位神秘領導人轉向朝鮮的政局。
盧琛:金正日確實是傳奇的人物,這個傳奇人物的去世之后,究竟給整個半島乃至相關地區帶來怎樣的影響和不安呢?
呂寧思:首先我們要看這位傳奇人物在給朝鮮人民心中帶來怎樣的一種反映和振蕩,我們已經看到外電播放的一些朝鮮的居民,從軍人到普通的市民,他們真是悲痛萬分,這種場面對一個領袖人物的悲痛萬分的情景目前可能只有在朝鮮可以看到,30年前在中國看到過,后來就沒有再有過。
然后是在金日成去世的時候,有過這樣的場景,現在就是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我們不由得要想到這個金正日他在朝鮮人民心中,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形象,我們經過了來自各個方面,包括朝鮮的官方也包括西方,也包括一些稗官野史包括政史、野史看到確實金正日他是朝鮮歷史上最神秘的造神運動的一個偉大的成就。
他父親不是,金日成原來是在抗戰的時候是一個游擊隊隊長,是抗日游擊隊的隊長,當時在中國境內。實際上他是在西伯利亞的蘇軍一個獨立旅里面,也就是說,他后來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他是跟著蘇軍一起回到北朝鮮,那個時候還有幾方面的朝鮮的游擊隊的領袖或者共產黨的領袖包括南方的領袖來競爭北朝鮮領袖的位置。
后來由于蘇聯人的幫助,金正日的父親金日成做了領袖,然后是金日成是在他人生的后半生,他們才興起造神運動,他才成為朝鮮人民的太陽,那么金正日他是從小被他的父親有計劃的,而且是經過很精心的策劃的,被塑造成這樣的一個神秘人物。
但是他確實是聰明,那么他的父親想讓他做一個經濟學家,不想讓他做政治家,想讓他做一個軍事理論家,所以說從小他受到很好的軍事訓練,他是百步穿楊百發百中,這是一個。
另外,據看到朝鮮的官方的媒體的報道,說他在金日成大學政治系學習了八年,他在大學的當中發表了多少篇論文呢?發表了1500篇論文。1500篇論文意味著什么呢?就是兩天一篇論文出現。那么這樣的一個從年輕的時候就被,有機會我還會在《總編輯時間》里面專門把一些朝鮮當時朝鮮人民廣播電臺播送的1982年8月8號播放的一篇文章,就是這個太陽這顆星星是怎么升起來的,就是極盡意美之詞。
所以我認為,他成為一個神,應該說他在朝鮮上就是一個神,他是他父親營造出來的,而且他確實可以看到,他的死給朝鮮人民震撼非常之大。
盧琛:的確是從金正日被確定為接班人到現在是37年,這比起他的兒子金正恩短短一年來說有相當大的區別,稍微我們會持續的討論。朝鮮領袖金正日逝世在首都的平壤,民眾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非常的悲痛,紛紛舉行悼念活動。
解說:朝鮮國營電視臺19號中午播出特別報道,宣布金正日的死訊,新聞播出之后,電視臺就中斷了正常的節目,反復重播新聞畫面。并播出金正日過去視察各地工作的紀錄片。
在金日成廣場上聚集了上千人追悼金正日,許多平壤市民帶上了黑紗,越來越多來自社會各界的群眾前往一些有金日成和金正日壁畫的地方獻上鮮花,很多人忍不住失聲跪地痛哭。
特別是在樹立著金正日銅像的萬壽臺地區,據估計大約有上萬群眾在那里進行哀悼,規模堪比當年金日成逝世時的悼念活動。
有民眾表示,難以相信金正日逝世的消息。
金女士(朝鮮工人):領袖金正日去世,真令人難以置信。我追隨他如同自己的父親,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我的悲傷,我一直期望看到他來我們工廠,我會化悲痛為力量和勇氣,忠于金正恩同志。
解說:還有市民面對傳媒采訪鏡頭不發一語,邊走邊拭淚。
盧琛:回到現場,朝鮮之冬特別節目,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逝世的消息傳出,中方對此表示深切的哀悼,日本和韓國進入到戒備的狀態,而美國則是表示關注事態的發展。
馬朝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驚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同志不幸逝世,我們對此表示深切哀悼,向朝鮮人民致以誠摯慰問。
解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金正日是朝鮮人民的偉大領導者,是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為發展朝鮮社會主義事業推動中朝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相信朝鮮人民一定能夠化悲痛為力量,團結一心將朝鮮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中朝雙方將繼續為鞏固和發展中朝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為維護朝鮮半島和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韓國總統李明博召開了緊急非常國務會議,決定密切關注朝鮮的情況,做好必要的準備,李明博19日同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通電話,就金正日去世磋商對策,并商定共同關注局勢發展,密切交換信息。
韓國政府全體人員和全軍已經進入緊急警戒狀態,韓聯合參謀部已請求駐韓美軍增加對朝的偵察次數。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召開安全保障會議,指示各政府部門要求加強信息搜集工作,并和美韓中密切共享信息,做好萬全準備,應付意外情況。
內閣官方長官藤村修則對金正日的逝世表示哀悼,說希望不會影響朝鮮半島局勢。他還說野田月底訪問中印兩國的行程不變。有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防衛省已下令駐守在靠近日本海朝鮮半島一側的新瀉基地和秋田基地的自衛隊進入全面戒備狀態。
另外白宮發言人表示,奧巴馬總統正密切關注金正日逝世的消息,美國并就朝鮮最新局勢,與韓日保持密切聯系,白宮發言人重申,美國承諾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
盧琛:可以說在六方會談的各方目前都非常關注朝鮮的局勢變化,我們先從美朝來談,美朝現在雙邊的其會晤已經不斷在展開,尤其北京這樣的場合在不停的進行,那究竟目前的局勢會不會讓這種曙光有一些轉變?
呂寧思:應該說各方都在研判后金正日時代,這個六方會談還有他們叫做美朝會談在北京舉行的,本來好像是這周22號就要有一次新的會談,是如何進行下去,我覺得應該是大的框架還會往前走,但是必須重新研判現在新的朝鮮的平壤當局他們誰是決策人物,他們到底怎么想。
我們知道在朝鮮這樣的體制,以前應該說大事小事都要經過金正日,突然之間他走了,特別是關于美朝之間的關系,肯定是金正日他一手決定一手策劃,因為我們知道他其實對美國,他把美國已經玩了幾十年,玩的是淋漓盡致,美國比較怕金正日。
現在金正日一走了,美國人擔心的是什么呢?一個是金正日有沒有留下什么會主導美朝關系。第二個就是,如果下一個接班人是一個不像金正日那么靈活,而并不是對美國友好,很可能下一個會出現對美國更加強硬的人,因為其實金正日很會給美國人玩,他也很愿意給美國人玩,如果換一個沒有那么多智慧的人,又不敢給美國人玩又玩不好的人,那么這個將來是很麻煩,如果他們真的有原子彈的話,這個原子彈在金正日的手里面,他還和美國人討價還價,萬一碰到一個很莽撞的人或者因為內部的權力斗爭出現什么擦槍走火的話,我估計這是美國人比較擔心的,影響美朝關系。我相信美國人會急迫的希望馬上開,恨不得明天就和朝鮮人開始對話來摸底。
盧琛:出現了不確定的因素,那中國與朝鮮的傳統盟友關系是備受關注的,朝鮮國家領導人金正日在位期間,他曾經對中國展開過七次非正式訪問。而從2010年開始,金正日更是一年三度訪問中國,外界普遍都猜測,訪華非常頻繁是金正日尋求中國的支持,使得朝鮮政局順利交接,以下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七次訪華的經過。
解說:金正日從2000年開始到2009年總共對中國進行了四次非正式訪問,在2009年3月8日,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未經證實的消息指,金正日的第三個兒子金正恩成為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候選人,被認為是金正日對朝鮮政治權力移交做準備,隨后,多家外國媒體均報道,金正恩被確立為接班人的消息。
隔年2010年5月3日至7日,金正日第五度訪華,五個月后的8月26日至30日金正日第六次對中國展開非正式訪問,根據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金正日在中方舉辦的歡迎宴會上,向胡錦濤引見金正恩。
一個月后的9月28日,朝鮮對外正式報道中第一次提到金正恩的名字。朝鮮國營電視臺當天宣布,金正恩獲任命為大將,并當選為朝鮮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表明由金正恩接班的格局確定。
在11月9日,金正恩第一次公開參與外交活動,陪同金正日與到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會面。同一天,身兼朝鮮政治局委員及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副委員長的楊亨燮首次公開向外界確定金正恩是金正日的兒子,將會接班成為第三代領導人。
到了2011年的5月20日至26日,金正日第七次訪華,這也是2010年到2011年之內的第三度訪華,胡錦濤與金正日舉行會談,金正日還與多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面。
金正日從2000年到2009年訪華四次,而在2010年到2011年一年訪華三次,訪問之頻繁,實屬罕見。
縱觀最后三次的訪華路線,從黑龍江到南京,訪問主題包括緬懷前一代領導人的革命足跡,同時訪問中國經濟開發區以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也是重要內容之一。
另外,金正日在確立金正恩接班人位置之后,訪華次數變的頻繁,也被外界視為是向中方尋求支持,能夠順利交班。在最后一次訪華之后,新華社發出新聞稿指出,金正日表示,朝中兩國人民友誼彌足珍貴,要把友誼接力棒一代一代傳下去。從這里可以看出,金正日此行包括一年三度訪華,說明金正日關心的是金正恩的接班問題,隨著金正日健康狀況日益惡化,金正恩的接班問題提升到朝鮮國家政治的首位。
在此情況下,中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幫助和承諾成為金正恩順利接班的最重要外部保證。
盧琛:歡迎各位回到朝鮮之冬特別節目,根據韓聯社的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去世之后,欽點成為接班人的幼子金正恩將會像父親金正日當年接班的時候一樣,服喪三年,并在此期間謀求權力穩固。而他能否順利的登上權力制高點,還要看他的接班監護人張成澤和軍方是否存在著爭奪權力的野心。
解說:報道說,29歲的金正恩早于2009年被內定為接班人,并于2010年在勞動黨獲推舉為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但他只是表面上掌握了國家安保等部門,因為他幾乎沒有單獨決定政策和管理國家的經驗,因此需要像父親金正日1994年接班時一樣,在三年服喪期間鞏固權力。
金正日的妹夫、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是金正恩接班的監護人,也是他依靠的強大后盾,但也可能是與金正恩爭權的最強勁對手。報道指出,張成澤身兼多職,可以干預公安、國防和吸引外資等領域的工作,而且他在要職安插了多名親信,有觀測認為,權力日益膨脹的張成澤會否將權力拱手讓給金正恩也是未知數。
另一位不得不防的還有人民武力部長金永春,金正恩就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之后,金永春的權力被架空,但權力欲望強烈的金永春可能會尋找新權力中心牽制金正恩,甚至有分析指出,張成澤可能和軍方聯手擁立新領導人。
所以金正恩可能會像父親接班時一樣,借著所謂的秘密派對等多種方式籠絡精英人心才能掌握政權。
盧琛:呂先生,中國領導人見過金正恩本人,但是韓國媒體評論這從某種角度上是對于這個接班人的一個肯定,究竟現在這位接班人金正恩八零后能否順利的權力交接,您的評估?
呂寧思:剛才按我們說到美朝關系,那么中朝關系,這個對于朝鮮來說,在他的血緣關系上更重要一些,所以說在他們,在金正日選擇金正恩的時候,他把他帶到中國去,不能說拜碼頭,先讓一些長輩先認識一下,但是金正恩當時去沒去過中國,其實沒任何官方報道,我們得到的真正的電視畫面證明的是李克強副總理到朝鮮不久前訪問的時候是有金正恩的出現。
不管怎么樣,因為中國的外交它是尊重朝鮮獨立自主的,應該說現在可以接受這個局面,不過金正恩他是否能夠在后金正日時代穩步的通過幾年,不管是服喪期或者是過渡期來真正的掌握權力,所謂權威權威,他有權他有威,這個立威要靠自己,權力可以由別人授予他,在這個時候他是很需要中國支持的,他怎么和中國溝通,我是覺得由于金正日走的倉促了一些,這個還是一個未知數,就看,比如張成澤他們,張成澤經常去中國,而且非常老練,能不能幫他一把。
盧琛:最后我們通過一個片子再一起了解一下這位新聞人物,成為朝鮮第三代領導人的金正恩。
解說:金正恩是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日的幼子,成年后幾乎從未公開露面的他,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神秘人物,直到去年9月28號,朝鮮對外正式報道中,第一次提及金正恩的名字,朝鮮電視臺當天宣布,金正恩獲任命為大將,并當選為朝鮮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表明由金正恩接班的格局正式確定,9月30號,朝鮮勞動新聞首次刊登金正恩的近照,這張金正日跟第三次黨代會的與會者,勞動黨中央指導機關干部的留念合影,也是全球首張來自朝鮮正式渠道的金正恩近照。
朝鮮電視臺之后公布勞動黨代表大會的畫面,金正恩坐在第一排代表席,多次出現在畫面當中,讓外界近三十年來第一次看到朝鮮未來領導人的真面目,隨后金正恩頻繁出現在金正日出行視察活動中,并在10月9導第一次公開參與外交活動,陪同金正日與到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舉行會面,并一起觀看了大型團體操和藝術表演阿里郎。
當天,身兼政治局委員及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副委員長的楊亨燮,首次公開向外界確認金正恩是金正日的兒子,將會接班成為第三代領導人。
10月10號,朝鮮舉行勞動黨成立65周年慶祝活動,金正恩與金正日共同站在主席臺上檢閱部隊。兩人其后又與其他軍要黨要一同出席五一體育場舉行的盛大歌舞表演。
金正恩的接班人地位從此定格。
盧琛:好,謝謝觀眾朋友的收看,明天同一時間我們繼續收看“朝鮮之冬”特別節目,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