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電話說已被抽選為電視購物幸運客戶,將免費獲贈誘人的手表等“獎品”,只需另外支付兩三百元稅金,聽起來是讓消費者占了便宜;快遞送來后,消費者就高高興興付了款,誰料打開一看,卻是一堆假冒偽劣商品,根本值不上“稅費”……在3·15征集令中,本報接到這類蹊蹺的投訴。業內人士也介紹,此類詐騙的手段就是以中大獎為誘餌, 騙取消費者的錢財,現在網購、電視購物頻繁,這筆“小錢”的名目也繁多,有時是“手續費”、“稅費”,甚至是快遞費,需要提高警惕。
近日,消費者張小姐反映,說接到自稱是江蘇廣電好享購物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她說,她在活動中被抽選為幸運客戶,將免費贈送其手表和優惠券等,只需支付稅金299元。幸運客戶還要付稅?張小姐心生疑慮,立即致電好享購物客服電話96027,卻得知并無此活動。張小姐希望通過本報將自身經歷告知其他消費者,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
張小姐及時發現了一起疑似詐騙,還算幸運的。昨天,記者在微博上發現了更多“中招”此類可疑詐騙的用戶在訴苦,尤其是利用貨到付款方式、冒名電視購物的比較多。比如新浪微博用戶@Jin_曉妮_Ginny 說:“前幾天有人以@好享購物 名義給我家打電話說是中獎,讓快遞員送過來,而且是到付!我媽不知情付錢簽收了,打開才發現是一個冒牌手表和破充值卡還不能用!電話也不通!”記者昨天撥打了幾個消費者投訴接到的這種不明電話,都已打不通。
記者隨后采訪了好享購物,對方也表示沒有這樣的活動,疑似詐騙!皬娜ツ甑组_始,我們接到了好多起此類事件投訴,都是有人假借好享購物之名,以中獎為幌子企圖欺騙消費者”,好享購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擎東提醒,“如果消費者接到其他自稱是好享購物的電話,最好第一時間致電我們客服電話核實,我們也正在對會員進行提醒”。
業內人士提示,此類詐騙的手段其實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就是以中大獎為誘餌,利用了部分消費者的僥幸心理,其實消費者不光占不到便宜,還會被騙錢。在網購、電視購物越來越多的當下,要防被騙,第一招是:消費者盡量提高防范意識,對“天上掉餡餅”要多掂量下。其次,對于快遞來的意外“獎品”一定要提高警惕,別輕易簽收付費,先看貨。最后,注意識別真假客服電話和官網地址,遇到不明電話時,自己重新查一下正式客服熱線,上網時盡量自行輸入網址而不要從鏈接進入,也不要輕信一些與電商官網中文、英文、拼音相近的網絡域名。注意這幾點,一般就不難識別騙子的低劣伎倆。
同時,業內人士呼吁,希望從國家有關部門到企業,給予更多的重視,一方面盡快出臺相關保護公民個人隱私的法律法規,為消費者營造一個真正健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企業需要保護好注冊用戶的個人信息,通過嚴格措施防止泄露。 (記者 薛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