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社會新聞中心 - 社會 - 首個中國“剩男”研究報告出爐 六成以上是宅男


首個中國“剩男”研究報告出爐 六成以上是宅男



社會  加入時間:2013-3-13 16:11:54  來源:新聞晚報 

  日前,世紀佳緣發布全國首個專門針對“剩男”人群的婚戀狀況調研。調查顯示:上海“剩男”的平均年齡最大,而春節被父母逼婚的比例全國最低。A男太挑,D男沒人要,“剩男”中的無房無車者比例近半,但也不乏“鉆石王老五”表示完全無壓力。 34歲,成為光棍們“剩感”最強的年齡。

  滬“剩男”平均年齡最大

  世紀佳緣此次收集了全國56013個男性樣本,發布《剩男研究報告之剩男的自白書》。受訪者大多生于上世紀70及80年代、大學以上文化程度、收入屬于社會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28到39歲的單身男士人群占總人群比重最高,比“剩女”的平均年齡大了兩歲,而在25個重點省份直轄市中,排名最高的三個省份分別是廣西、廣東和江西。上海、北京等發達城市亦排在了前列。其中上海列第五位,達到33.2%。

  有意思的是,上海“剩男”的平均年齡最大。世紀佳緣首席婚戀專家張佳芮分析:大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以及上海“丈母娘”對女婿過高的經濟要求成為他們晚婚的最主要原因。

  男性34歲“剩感”最強烈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別比則高達206:100。同時,30-39歲男性中有1195.9萬人處于非婚狀態,而同年齡段女性中582萬人處于非婚狀態。

  但實際上“男多女少”并未讓單身男士們感到緊張,僅有31%的男性認為自己屬于“剩男”,只有到了34歲的“剩男”才覺得有緊迫感。絕大部分30歲左右的單身男士都表示自己正處在黃金年齡,毫無壓力。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素來有“男人四十一枝花”而女人則“四十豆腐渣”這樣的傳統觀念,造成了女性普遍比男性要著急嫁出去。

  盡管自身壓力不大,但“剩男”們普遍認為來自家里親戚朋友們的壓力“山大”,遭遇逼婚的比例比“剩女”還要高。 32%的“剩男”在春節期間被父母逼婚,比剩女高出了7個百分點。

  不過,上海父母相對全國而言較為開明,23.8%的父母完全沒有催促孩子結婚,該比例為全國最高。

  低薪比例高,近半無房無車

  同“剩女”相比,“剩男”的低薪比例明顯較高,其中月薪低于2000元的“剩男”比例占30%,還有16%的“剩男”甚至沒有收入。接受調研的單身男性中49%的人沒有房也沒有車,文化低、收入少是造成這部分男性被 “剩下”的原因。

  業內專家分析,女性通常喜歡“仰視”,愿意找比自己優秀的男士,而男士也更愿選擇“仰慕”自己的女性。如果按文化程度、收入等將男女各分為A、B、C、D四個檔次,A男往往選擇B女,B男則選擇C女,以此類推,最后A女和D男往往成為最容易 “剩”下的人群。

  “剩男”中約一半人為普通職員,也有36%是中高層管理人員。部分男士屬于帥氣多金的 “鉆石王老五”類型,這部分人群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月薪不低于1萬5千元,歲數在30以上,占受訪總人數的36%左右,屬于A男類型。跟D男相比,A男當然不愁找對象,不少受訪者都表示,之所以還單著,主要是太挑。由此可見,“A男太,挑D男沒人要”仍是普遍趨勢。

  劉亦菲成為首席“女神”

  調查發現,65%的“剩男”承認是宅男,劉亦菲、林志玲、范冰冰成為最受歡迎的剩男“女神”前三甲。此外,柳巖、李冰冰、林熙蕾、楊冪、湯唯也在最受歡迎的前十位中。

  在“剩男”自己看來,他們“剩下”的原因主要是:沒途徑認識異性、不懂如何追求、沒勇氣談戀愛、工作忙、受過傷等。不過這些在女性看來統統都是借口,在她們眼中,“剩男”之所以剩下是因為他們擇偶眼光高、工作忙、花心、挑剔觀望和壓根就不想結婚。對此,專家認為,在這一點上男女存在很大的反差,男性通常會把事業放在家庭之前,女性卻更重視婚姻家庭,很多戀愛中的男性都因此被女友認為 “壓根不想結婚”而最終分手,所以一定要加強溝通。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