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湖南省兒童醫院,媽媽看護著剛做完手術的小宇。圖/實習記者蔣麗梅
本報長沙訊 3月13日上午,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綜合外科病房內,1歲多的小宇(化名)躺在床上,媽媽趴在床頭哭泣。
3月10日,來自株洲市的小宇吃了3兩左右的西瓜子,硬硬的西瓜子殼“累積”在小腸和大腸連接處導致腸梗阻,誘發孩子疝氣,腸子壞死。
3月10日,小宇隨爸爸媽媽,到一個熟人家吃飯。一個盤子里放了不少西瓜子,小家伙一時興起,一個勁地往嘴里送。小宇的爸爸說,“盤子里大概有3兩左右的西瓜子,孩子大概都吃完了。”
到了晚上,小宇就有些不舒服,吵鬧,到當地醫院看了一下,醫生說是感冒。3月12日,醫生建議立即轉診到湖南省兒童醫院。
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綜合外科一檢查發現,孩子有腸梗阻,腸子已出現壞死,應立即手術治療。
“手術中,在大小腸的連接處,發現有大量西瓜子殼殘留,腸管壁發黑,還有疝氣。”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綜合外科醫生張甜說。張甜介紹,手術切除了小宇壞死的腸子,大概10厘米左右。手術縫合后,一周以內小宇不能進食,以后復發腸梗阻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
張甜說,西瓜子表面的黏液混合腸液后會黏連得非常緊密,大量堆積會在腸道里面導致梗阻。若拖延時間過長還會壓迫腸管導致穿孔,危及生命。可西瓜子卻往往不被家長重視,一旦被幼兒吞食過多卻極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