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收入不動產等信息


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收入不動產等信息



財經  加入時間:2013-3-14 10:57:21  來源:揚子晚報 

 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收入不動產等信息

    《征信業管理條例》明起實施,個人不良信息保存不超5年 全省“3·15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宣傳月”同時啟動

  明起,國務院公布的《征信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其中,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過5年,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這是揚子晚報記者昨從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在寧召開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專題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的。會議還透露,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明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3·15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宣傳月”活動。同時,為方便公眾辦理存取款,全省銀行業今年將建小面額現金備付制度、主辦網點和主辦銀行制度;全省今年將新增80臺硬幣兌換機和30臺硬幣存款兌換一體機。據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黃向慶介紹,截至2012年末,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已納入江蘇省地區自然人5601.32萬,入庫貸款余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19.27%;開通查詢用戶2.65萬個,去年累計查詢856.32萬次,日均查詢約3.57萬筆。

  延伸閱讀>>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貨幣金銀處處長孟建華在昨天的會議上就消費者反映最多的假幣糾紛舉證難以及殘損幣兌換難、券別調劑難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超市醫院車站小面額貨幣供應足

  問:今年為何要建小面額現金備付制度、主辦網點和主辦銀行制度?

  答:為了方便公眾辦理存取款,特別是超市、醫院、車站等對小面額貨幣需求大的單位,都將有主辦銀行負責。目前全省銀行業機構中已設立205個主辦銀行及2719個主辦網點,南京有18家銀行237個網點。銀行名錄將通過報紙、網絡等形式向社會公布。

  問:江蘇10元以下小面額現金投放比2011年增長58%意味著什么?

  答:去年部分省份出現了“零鈔荒”,江蘇沒出現,供應反而加大。像最近鐵道部票價降5毛錢,人行就調集了大量的5毛貨幣保證市場供應。

  問: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如何解決硬幣兌換難的問題?

  答:去年新增紙幣兌換硬幣自助服務設備150臺,全省自助服務設備數量達202臺,累計兌換硬幣6284萬枚、4946萬元;分別在金融機構和南京蘇果超市啟動硬幣自助存款、“硬幣超市”項目,全省16臺硬幣存款兌換一體機和4家“硬幣超市”共回籠硬幣47萬元、66萬枚。

  今年底前全省聯網查詢人民幣冠字號碼

  問:今年將如何完善銀行與客戶假幣糾紛舉證機制?

  答:《利用冠字號碼查詢解決銀行業金融機構涉假糾紛工作指引》正在起草中。2013年6月30日前,江蘇所有銀行業機構網點全部實現柜面現金支付記錄冠字號碼。同時,加快“江蘇省人民幣紙幣冠字號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年底前,實現全省聯網查詢人民幣冠字號碼。聯網后,便于銀行與客戶一旦出現假幣糾紛好舉證。

  個人信息征信解讀

  據悉,由人民銀行組建的我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8年來,已收錄1800多萬戶企業、8億多個人的有關信息。對于明起實施的《征信業管理條例》中涉及到個人信息征信的內容,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征信管理處處長王錚就記者感興趣的問題作了詳細解讀。 揚子晚報記者 沈春寧

  個人信用不良記錄保存5年有說法 如果一直拖欠還款系統始終會保留

  《條例》亮點1: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采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同意不得采集;向征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的,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過5年,超過的應予刪除;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他人向征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并約定用途,征信機構不得違反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問:《條例》中提到要嚴格規范個人征信業務規則,其中,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過5年,超過的應予以刪除。這個“5年”年限怎么理解?

  答:規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個人改正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期限過長,信息主體信用重建的成本過高;期限太短,對信息主體的約束力不夠。國際上一般都對個人的不良信息設定了保存時限,但期限并不相同。如英國規定保留6年;韓國規定保留5年;美國規定,個人破產信息保留10年,其他負面信息保留7年,15萬美元以上的負面信息不受保存期限限制。我國香港地區的規定是,個人破產信息保留8年,敗訴信息保留7年。在《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時,有不少公眾意見和專家提出,應當對不良信息設定一定的保存期限,且期限不宜太長。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并借鑒國際慣例,《條例》將不良信息的保存時限設定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刪除。

  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個“5年”是指個人信用不良記錄產生一直到事件終止后,才開始計算5年。比如某人此前產生了一筆逾期還款的不良記錄,必須要還清欠款后才開始計算保存時限,而不是從產生不良記錄起計算保存時限。如果某人一直拖欠還款,那么系統會在“當前逾期記錄”中顯示出未結清的欠款金額、欠款類型,包括常見的住房貸款、信用卡、個人消費貸款等。也就是說,不論多少年,未歸還的欠款記錄都會保留并顯示。

  問:如果個人到銀行要辦理貸款,銀行采集個人信貸信息時是否要告知貸款人?是否需要在貸款合同中告知?

  答:商業銀行在發放個人貸款,必須明確貸款人并與其簽下書面合同,征得貸款人的同意,才能采集其個人信貸信息。目前人民銀行總行正在制訂相關細則。

  問:如果貸款人上次的不良記錄消除半年后,又逾期還款產生不良記錄,怎么計算不良記錄的保存時限?

  答:這中間的半年可以計入上一筆不良記錄的保存年限中,但之后的逾期還款記錄必須要等貸款人將欠款還清才可以再重新計算。

  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收入存款等信息 個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信貸交易及信用狀況

  《條例》亮點2:禁止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征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書面同意采集的除外。

  問:聽說外面有些機構聲稱能幫助個人消除其在個人征信系統中的不良記錄,到底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答:金融機構的信貸系統的管理非常嚴格,任何人在其信貸系統中的真實信貸記錄都不可能被更改。而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所記載的個人信用信息均來源于金融機構的信貸系統,因此個人在金融機構的不良信貸記錄一旦加載到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中,就不可能被抹掉。人民銀行一旦發現有此現象將嚴厲查處。

  問:《條例》提到的個人信用信息包括哪些?

  答: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個人信貸交易信息以及反映個人信用狀況的其他信息。個人基本信息是指自然人身份識別信息、職業和居住地址等信息;個人信貸交易信息是指商業銀行提供的自然人在個人貸款、貸記卡、準貸記卡、擔保等信用活動中形成的交易記錄;反映個人信用狀況的其他信息是指除信貸交易信息之外的反映個人信用狀況的相關信息。

  個人每年免費兩次可以查詢信用報告 若對報告有異議向人行提出書面申請

  《條例》亮點3:個人可以每年免費兩次向征信機構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個人認為信息錯誤、遺漏的,可以向征信機構或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異議受理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限內處理;個人認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核查處理并限期答復。個人對違反《條例》規定,侵犯自己合法權利的行為,還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問:南京人可以到哪些地點免費查詢打印自己的個人征信報告?

  答:南京市中山東路200號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營業管理部可以免費查詢打印。省內各地市縣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均可以免費查詢。

  問:如果個人對自己征信報告有異議,認為有錯誤信息的,受理部門處理的“規定時限”到底是多久?

  答:個人可通過所在地人民銀行征信管理部門或直接向征信服務中心、異議信息相關的金融機構提出書面異議申請。征信服務中心或金融機構在接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并將結果書面答復異議人。(記者 沈春寧)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2份任職許可公布,涉及蓬萊農商行董事長、行長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下發,山東今年電解鋁綠電消費比例26.2%
·> 盒馬的新“坐標”
·> 王文京重掌帥印后,用友網絡攜連虧成績單沖刺港股
·> 倒計時1天!第五屆山東省應急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即將舉行!
·> 2022年年收入僅6萬、高管薪酬卻數百萬,思哲睿科創板上市有動靜了!
·> 萬華化學增51億!山東國資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現(7月7日至11日)
·> 經導財評丨財政政策“持續用力”空間足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2025182043號-1 公安備案號:魯公網安備37010002000297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