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2000個樓盤業主信息敞開賣 記者調查信息泄露三大源頭


2000個樓盤業主信息敞開賣 記者調查信息泄露三大源頭



財經  加入時間:2013-3-26 8:15:39  來源:華西都市報 

   數十萬人都被“賣了” 2000個樓盤業主信息敞開賣

(制圖 楊仕成)

保存在電腦中的樓盤業主信息。

成都首例非法買賣樓盤業主信息案告破

  今年1月,通過微博報料,記者發現了一個公開售賣上千樓盤業主信息的網站。調查屬實后,本報及時向成都市公安局報案。現在,這起涉嫌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正式告破,3名嫌疑人被處強制措施。在當今這個“大泄密時代”,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迫在眉睫!

  今年1月11日,有網友在微博報料稱,一網站(www.1818md. com)公然售賣成都市上千樓盤的業主信息,并在網站中公布了上百個業主電話,供客戶試用。記者調查后發現,該網站公布的名單系真實業主信息。本報隨即向成都市公安局報案。

  昨日,記者了解到,這起成都市首例非法買賣樓盤業主信息案已告破,3名嫌疑人目前被采取強制措施,涉案金額近萬元。民警從嫌疑人的作案設備中找到近2000個樓盤,數十萬業主的個人信息。

    ■網上賣
  每個樓盤售價200元

  接到報料后,記者點開該網站,發現該網站將樓盤業主信息分為最新樓盤、高端樓盤、別墅樓盤等幾大類,每個種類下都標出了數百個樓盤的名稱。

  在網站的左下側還提供了部分樓盤數百業主的電話供“試打”。記者在名單中隨機挑選了5人,發現這5人的信息全都準確無誤。

  記者從網站公布的信息中找到一個“業務”聯系電話。撥通后,記者假稱需要購買樓盤業主信息來做業務推廣,并隨口報出5個樓盤的名稱,詢問是否有相關業主信息售賣。男子查驗后說,所有5個樓盤的業主信息都有,每個樓盤信息售價200元,5個一起買的話,還可以打折,“900塊就行。”涉案廣

  2000樓盤數十萬業主

  1月11日當天,記者便將相關信息反饋給了成都市公安局,隨后,成都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對案件進行調查。通過網站公布的QQ和電話,民警鎖定了一名彭姓嫌疑人。隨后,民警順藤摸瓜又找到一名黃姓嫌疑人,“他的賬戶不時有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資金流動,比較符合這種交易的特征。”

  今年1月29日上午10點,民警兵分兩路,分別在錦江區沙河堡一家網絡公司和武侯區機投鎮武青東路的一間網吧內,將彭某和黃某擋獲。隨后,民警又將一名涉嫌購買業主信息的廖某擋獲。在嫌疑人彭某和黃某的電腦、U盤中,警方共發現了近2000個樓盤,數十萬業主的個人信息。嫌疑人

  沒想到已構成犯罪

  彭某和黃某今年27歲,成都本地人。黃某說,他曾在裝修公司上班,掌握了成都市700多個樓盤的業主信息,黃某離職后便打算出售手中的業主信息獲利。

  去年9月,他邀約朋友彭某參與,兩人分工,由彭某建立網站,黃某則負責收集業主信息和洽談義務。“這些信息都是通過‘同行’間的交換、網購和向小區保安購買等方式獲得的。”

  黃某交代,自己雖然知道買賣這些業主信息是“不對的”,但沒想到已構成了犯罪。

  目前,彭某、黃某和廖某均因涉嫌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已被采取強制措施。

    ■現狀
  僅兩成市民 有“防泄露”意識
  專家建議重要資料“不聯網”

  記者在川大附近隨機對20位成都市民進行了調查,15人明確表示,自己的個人信息曾遭泄露;6人表示大概知道自己的信息從哪些渠道被泄露出去;4個人稱會有意識地保護信息不被泄露;沒有人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或者走司法程序維護自身權益。

  社會學家胡光偉認為,公民對個人信息的認知和維權意識很淡薄。過去,中國傳統對個人信息和隱私沒有完全的認知,直到近幾年,隱私才得到了重視。“此外,填寫各種表格已成為中國公民委托相關部門辦事的習慣,久而久之,公民對于自己的姓名、手機、家庭住址等信息失去了保護意識,不假思索在一些表格上填寫了自己的信息,”胡光偉說,“由于維權成本很高,不少公民會‘嫌麻煩’放棄維權。”

  “重要的資料不要存放在能聯網的電腦上,或者使用時斷開網絡。”四川大學副教授魏驍勇建議說,目前來講,在電腦上做到資料的絕對安全是不可能的,“只能說,越少接觸網絡越安全。”

    ■律師觀查
  量刑無明確標準成最大法律障礙

  盡管目前非法獲取、售賣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已經入刑,且有關部門近年來一直對涉及個人信息的犯罪采取高壓打擊態勢,但始終面臨著兩個現實的問題,到底什么是公民個人信息?起訴和量刑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標準?

  “沒有相應的司法解釋對個人信息進行界定,也沒有具體的量刑標準。也就是說,到底是賣一條就算犯罪,還是賣10條才算,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四川華敏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陳軍說,缺乏具有法律效應的界定和量化標準成為了目前打擊涉及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最大的阻礙。

  另一方面,對于地產開發商和教育機構這類有機會接觸和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單位和企業,行業的自律和操守也成了“大問題”。

  四川省室內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要求所有入會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規定和協會規章制度。在企業監管上,協會對被法律制裁的企業進行公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的誠信度會受到影響。”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由于協會沒有行政管轄權,在遏制非法獲取個人信息中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記者調查
  信息泄露的三大源頭
  地產開發商、個人電腦、智能手機

  剛買了新房,各類裝修公司的電話就不斷打來;剛生了孩子,推銷嬰兒用品和玩具的短信便接二連三;剛報考了某個考試,培訓甚至出售考試答案的消息就已出現在了手機或者郵箱里。到底是誰在泄露我們的個人信息?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源頭1:樓盤開發商

  “獲取樓盤業主信息早已是裝飾公司內部的‘明’規則了。”成都市一位長期從事裝飾行業的業內人士透露,中間商專門從開發商的工作人員手中拿到業主信息。中間商會爭相爭奪第一手的業主資料,雖然價格要貴一些,但是他可以轉賣給二三十家裝飾公司或裝飾材料公司,每個樓盤的價格為二三百元,中間商賣一個樓盤,就可以賺2000至5000元不等。業內人士表示,大約從2005年起,倒賣樓盤業主信息的“黑色產業”就一直存在。

  源頭2:個人電腦

  互聯網時代的電腦,已經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要端口,而所謂的正規軟件也有可能成為“幫兇”。

  今年3月22日,記者找到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的魏驍勇副教授,他向記者展示了一些電腦程序的“小動作”。記者在現場看到,即使不進行任何操作,一些電腦軟件也在頻繁地掃描和讀寫用戶的電腦硬盤,頻率最高的達到0.5秒一次,如果沒有專業監控軟件,根本無法察覺。

  源頭3:智能手機

  如今,不少智能手機都使用安卓操作系統,而其開放源代碼的開明行為屢獲業界肯定。可是,相比蘋果的IOS系統,安卓開放的背后也掩藏著危險。

  通過隱私監控軟件,記者發現自己手機內安裝的55款軟件中,有51款涉及獲取設備識別碼,38款軟件涉及讀取通話時長和號碼,3款軟件涉及獲取本機號碼。從事手機游戲軟件開發的劉先生說,一些廣告公司和軟件開發商“合作”,通過游戲軟件獲取識別碼和電話,然后廣告公司用以做業務推廣。

  其他源頭:

  除上述幾種方式,快遞物流、報名考試、保險登記,甚至投送簡歷等行為都有可能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

    ■新聞背景
  去年四川破獲54起侵害個人信息案

  2012年,公安部組織包括四川省在內的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網絡展開偵控。成都等11市公安機關,同時開展統一抓捕行動。破獲非法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案件54起,抓獲了涉嫌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相關人員80人,其中非法買賣,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1人,“中間商”64人,“非法調查人員”15人,打掉利用個人信息實施下游犯罪團伙2個,繳獲作案電腦10余臺,扣押汽車2輛,涉案資產總計38萬元。

    ■記者手記
  防不如管

  采訪和調查的過程中,無數次地感覺到,這真是一個“大泄密”時代,要想做到個人信息不泄露,也許只能像魯濱孫一樣,漂流到無人的孤島,一輩子不和電腦、手機、房產商打交道。

  可換個角度來講,為什么要把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的重擔交到個人的身上,畢竟,真正違法犯罪的不是我們個體。就像盜竊一樣,丟了東西,當然是小偷的責任,不能怪受害人“不小心”。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出臺對應的法律法規,畢竟,防不如管。(記者 郝飛)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2份任職許可公布,涉及蓬萊農商行董事長、行長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下發,山東今年電解鋁綠電消費比例26.2%
·> 盒馬的新“坐標”
·> 王文京重掌帥印后,用友網絡攜連虧成績單沖刺港股
·> 倒計時1天!第五屆山東省應急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即將舉行!
·> 2022年年收入僅6萬、高管薪酬卻數百萬,思哲睿科創板上市有動靜了!
·> 萬華化學增51億!山東國資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現(7月7日至11日)
·> 經導財評丨財政政策“持續用力”空間足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2025182043號-1 公安備案號:魯公網安備37010002000297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