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落實“國五條”還看地方執行力


落實“國五條”還看地方執行力



財經  加入時間:2013-3-27 7:48: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25日,首個地方版“國五條”細則正式落地。廣東省細則要求廣州、深圳兩地需于3月底前公布房價控制目標,并明確指出,至2013年底廣東全省地級以上城市(含順德區)完成住房信息聯網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并未對限價目標、二手房交易征20%個稅如何操作等焦點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隨著廣東省政府“國五條”細則的發布,多地可能從本周起陸續發布調控細則。網民認為,“國五條”的一些條款是否能起到作用,還要看地方政府的執行力。而且,房地產市場調控最終要從增加土地供應、弱化土地財政功能等方面入手。

    廣東版細則太“粗”

    對于廣東率先落地“國五條”細則,網民表示支持,稱這給其他地方政府盡快落實該細則作了表率。

    不過,有不少網民抱怨廣東版的細則太過“粗”了。網民“貍貓”說,在限購方面,細則指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市要繼續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而目前廣東執行限購的城市正是這4個城市,這意味著限購令僅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收緊。

    而且,網民也注意到,對于人們普遍關心的20%個稅,這份細則中并未明確提及。

    網民“向下看”說,20%個稅是此次“國五條”落實當中最受百姓矚目的事項,這一條款如何落實并實施,是眾多剛需族拭目以待的、事關“荷包”的大事。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全款征稅還是差額征稅,最后買單的都會是這一族,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恰恰是傾盡畢生心血來買一套房的人。不能讓20%個稅成為加重購房自住者的一座大山。

    對于正在一些地方逐步推進的房產稅試點,細則也未明確提及。網民“山風”說,房產稅試點沒能在細則中提上議事日程,說明該項稅收推廣之不易,也說明對存量房的有效監管阻礙甚多。

    “國五條”作用有待觀察

    臨近3月底,各地有關“國五條”的細則呼之欲出。不過網民指出,“國五條”的一些條款能否起到抑房價的政策制定初衷還有待觀察,并認為“國五條”細則的出臺與落實考驗各地政府的執行力。

    以征收20%個稅為例,網民“我是風”說,最近我在看房,雖然這里的地方細則還沒落地,但我發現中介公司已將手中的部分房源劃分成了“無稅房”和“有稅房”,且這種劃分是建立在對20%個稅進行差額征收基礎上的。不過,我這里的房子一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居多,這幾年房價瘋漲,使得全額與差額的金額相差不多,即使是差價按20%征稅,也是一筆不菲的金額。

    網民“我是風”進一步說,即使“無稅房”被“單拎”了出來,但我發現這類房的單價往往比條件相仿的“有稅房”要高,當我將這一疑問向中介提出時,中介人員也支吾著默許了我的“發現成果”。也就是說,現在有一個趨勢,“無稅房”房價正向“有稅房”納稅后的房價靠攏。依據現在的供求關系,賣方市場十分堅挺,因此20%的個稅往往由買房人承擔,這實際上助推了房價的上漲。

    再如二套房首付問題,有網民認為,既然國家鼓勵居民擁有財產性收入,一個家庭想擁有第二套房的訴求很正常,因此對二套房的首付款政策應差別對待。

    多管齊下控樓市

    網民認為,房地產調控不應將降房價作為核心任務,而應從增加土地供應、征收房產稅、弱化土地財政功能等方面入手。

    網民“李驍”說,從調控和經濟原理的角度看,價格只是外在表現,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形成中國房價連年快速上漲的內在機制,著力于治理內在矛盾才有望使得高房價問題得到真正緩解和解決。造成中國房價連年快速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須綜合梳理制度創新、標本兼治才可以。

    對于土地財政問題,網民“劉春龍”說,政府只有從這個利益鏈中拔出來,才有理清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思路的可能。

    網民“隨緣”說,增加土地供應亦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題中應有之義。完善該政策的抓手是對土地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統籌,以及土地出讓政策的進一步完善。

    在多數網民看來,適時適度征收房產稅也很重要。網民“啼曾”說,從保有環節入手征收房產稅更有助于調節住房市場供需,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記者 于璐 整理)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