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國軍”陸軍上將湯恩伯因出賣義父陳儀而蒙受蔣介石恩寵,可有幾人知道湯恩伯因救陳儀而失去蔣介石寵信并因此而喪命?
蔣介石說湯恩伯死了好
國民黨兵敗大陸,“國軍”(南)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率殘部逃往臺灣。赴臺不久后,湯恩伯便諸病纏身。他曾向蔣介石申請去日本治病,蔣介石冷嘲熱諷地說:“有大過的人,還想到國外治病,浪費國幣! ”隨后,在湯恩伯的申請報告上簽了“就地醫治”4個字。
1954年4月,湯恩伯突感腹部疼痛,醫生發現他的十二指腸部位有一個腫瘤,判斷可能是癌癥,建議他到國外做手術。湯恩伯的家人立即給“總統府”打報告。蔣介石這次同意了。
1954年5月26日晚,湯恩伯在家人的護送下,乘飛機前往東京醫治。6月29日,湯恩伯做手術時,因失血過多,死在手術臺上,終年56歲。
蔣介石得知湯恩伯客死日本的消息后,反應極其冷淡,只說了一句:“死了也好。 ”為何蔣介石對湯恩伯之死如此冷漠?這還得從湯恩伯先害后救其義父陳儀說起。
湯恩伯拜陳儀為義父
湯恩伯早年東渡日本,求學于明治大學。勤工儉學中他與同窗合伙做點小本生意,因經商失敗,負債累累,1924年,他休學回國另謀出路。湯回到國內后四處碰壁,后來,經好友引薦,他得以拜見浙軍某主力師師長陳儀。
經過一番交談,陳儀認為湯恩伯是“可造之材”,遂慷慨解囊為湯恩伯償還債務并從此每月出資50元,供其回日本完成學業。湯恩伯感激涕零,當場拜陳儀為師,后又認其為義父。此后,陳儀又將義女王競白許配給湯恩伯。至此,陳儀由湯恩伯的義父變為岳父。
湯恩伯重返日本后,刻苦攻讀。1927年,成績優秀的湯恩伯學成回國。在陳儀的提攜和湯恩伯本人的努力下,官運亨通,年年晉級,直至成為中外聞名的“中原王”。
陳儀被出賣成了階下囚
陳儀早年與蔣介石結盟,后因政見不同而與蔣同床異夢。1948年春,蔣介石委任陳儀為浙江省政府主席,陳以年邁精力不濟為由相辭。后經湯恩伯數番苦勸,才勉強赴杭就職。9月底,陳儀的舊部鄭文蔚持周恩來的親筆信前往杭州,勸陳儀脫離南京政府,迎接人民解放軍渡江。
深明大義的陳儀早就想與中共接觸,然而,陳儀手中只有一個保安團,他認為這點兵力棄暗投明,在國內影響不大。因此,他想到了他的義子——時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的湯恩伯。 1949年1月27日,陳儀特派外甥丁名楠帶親筆信趕赴上海,勸湯恩伯臨陣起義。
湯恩伯閱信后,隨即寫了一封親筆信交丁帶給陳儀。湯恩伯在信中說,不日將來杭州與陳共同謀劃起義具體事宜。就在陳儀翹望湯赴杭之時,湯恩伯卻已將陳儀“謀反”的證據密送給蔣介石。
蔣介石接到信后,立即密令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毛人鳳對陳儀?取“囚奸行動”。陳儀被密捕后,很快就被押到臺灣。蔣介石對陳說:“你只要寫張悔過書,我馬上就可恢復你自由。 ”但陳儀對此毫不理會。
這時,孤島臺灣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蔣介石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決定殺一儆百,便動了“借陳儀首級而樹天威”的念頭。
為“正名”湯恩伯救“恩師”
自從湯恩伯出賣陳儀后,便背上了賣師賣父而求榮的罵名。湯恩伯成了“受氣包”的消息被蔣介石知道后,他為了促使湯恩伯與陳儀徹底反目,同時也為了“教育”那些對“黨國前途”喪失信心的“搖擺分子”,決定將湯恩伯從幕后推到前臺。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臺灣“國防部高等軍事法庭”對陳儀進行開庭審判。
在法庭上,湯恩伯抽搐著嘴唇,站在證人席上說:“我對犯人陳儀,確實是受恩深重,正圖報不暇,何以會舉報他?只因我忠黨愛國情深,不敢因私廢公……”陳儀巧妙地避開了與湯恩伯個人之間的恩怨,義正詞嚴地對湯恩伯的指控進行逐條反駁。在陳儀的駁斥下,證人湯恩伯汗如雨下,幾近虛脫。
毛人鳳背后下毒手
自首次開庭審判陳儀后,湯恩伯就開始擔心蔣介石為泄私憤而處死陳儀。他想,如果陳儀成了蔣介石的刀下鬼,這“賣師求榮”的帽子他將戴一輩子,連“將功補過”的機會都沒有了。
湯恩伯為了營救陳儀,前往臺北晉見蔣介石,但遭拒見。焦急的湯恩伯四處求人,但因陳儀是“欽犯”,無人敢去觸霉頭。
在此情況下,湯恩伯轉求毛人鳳去游說蔣介石。此時的毛人鳳深得蔣介石寵信。毛人鳳在送別湯恩伯時說:“我一定竭盡全力為你辦好這件事。 ”湯恩伯見毛人鳳古道熱腸,略為心安。
湯恩伯做夢都沒有想到,毛人鳳陽奉陰違,他用花言巧語“穩”住湯恩伯后,立馬晉見蔣介石,面呈《誅陳(儀)十利留陳(儀)十弊》手書,力主殺陳。1950年5月19日,臺灣軍事法庭判決陳儀死刑。
陳儀被處死后,湯恩伯為了消除、減輕在世人中“賣師求榮”的印象,他在寓所內設置靈堂,每天焚香跪拜,反復嘮叨:“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卻由我而死……”后來,湯恩伯像被陳儀的冤魂纏住似的,他竟私下請人捉刀,為陳儀著書立傳。在這本約40萬字的書稿快付梓的時候,蔣介石獲悉此事,命人抄繳書稿,并將湯恩伯隔離反省一周。從此以后,湯恩伯徹底失去了蔣介石對他的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