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新華調查:手機“實名制”遭遇執行難


新華調查:手機“實名制”遭遇執行難



財經  加入時間:2013-3-29 14:05: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天津3月29日專電(記者鄧中豪)我國不少地方自2010年9月起陸續開始施行手機“實名制”,力求做到手機號與手機用戶真實身份的完全匹配。但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這一治理垃圾短信、信息詐騙犯罪等手機使用亂象的“利器”卻遭遇了執行難。專家指出,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終端正成為網絡信息的重要來源,手機“實名制”落不到實處,將給我國信息安全帶來重大隱患,亟須引起關注。

    手機“實名制”難以落實

    手機“實名制”實為“手機卡號實名制”。按照相關規定,新購手機卡號的用戶都需用身份證登記,做到手機號與真實身份的綁定。記者走訪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發現在運營商的營業廳,這一規定被嚴格執行,辦卡者必須登記身份證信息。而在營業廳之外,實名制卻已“名存實亡”。

    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在大量的報刊亭、手機維修點,用戶可以方便地買到不需登記身份證號的預付費手機號。一張包含30元話費的中國移動或中國聯通手機卡,價值約50元,并不需要登記任何個人相關信息,開通即可使用。

    在淘寶網上,各種不需要綁定身份證號的手機卡更是被公開叫賣。記者在淘寶上搜索“手機號”關鍵詞,可以搜到多達208612條結果,許多手機號的資費非常便宜。例如在天貓一家網店,網頁上表明所有的手機卡都是不綁定身份證信息的,可以提供多種套餐資費,當月已經成交1443件。

    在廈門國際銀行工作的小林,家住福建泉州,卻使用了一個廣西的電話號。小林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都在淘寶上買電話號,并不需要登記身份證號等信息。一些偏遠省份的電話卡,資費很低,流量很大,對喜歡用手機上網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天津市存在幾十萬張外地“串貨”過來的手機號。這些手機號往往不需要實名登記,資費也相對較低,對當地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干擾。

     手機“實名制”遲遲不到位將帶來重大隱患

    中央財經大學民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壯認為,手機“實名制”的真正目的是“人機合一”,即可以通過手機號回溯到用戶。但目前各大運營商實行的所謂“實名制”卻很多僅停留在糊弄人的技術層面,即:手機號確實綁定了某個人的身份證,但綁定的這個人卻未必是真實的用戶。

    “如果手機號都和身份證信息嚴格綁定,只要綁定手機號,就可以間接做到網絡實名。”南開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副教授史廣順認為,“如今微博、郵箱、一些門戶網站都可以綁定手機號,通過手機號登錄互聯網應用在技術上也是非常成熟的。然而,如果手機號并不能真實對應用戶,那么這種間接的‘網絡實名制’也只能是技術層面上的實名。”

    史廣順認為,在手機“實名制”未真實執行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擁有上百個手機號,即可以注冊上百個“實名賬號”,如果專業的水軍公司操縱大量的“實名賬號”進行發帖、評論等操縱輿論的行為,其影響力遠大于“僵尸粉”。

    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如今移動互聯網越來越普及,通過手機完成的發帖量急劇上升。事實表明,越來越多的“造謠”行為、詐騙行為都是通過手機來完成的。如果手機號不能真實綁定個人,就很難“定位到人”,將極大加大對網絡謠言、詐騙行為“溯源”的難度,從而對我國的信息安全產生重大隱患。

    專家建議多重手段落實手機“實名制”

    史廣順指出,手機“實名制”未真正落實,最重要的原因來自市場競爭。三大運營商競爭激烈,一般要通過報刊亭等渠道增加銷量,而這些地方并沒有登記身份證信息的條件。另外,通過淘寶網等途徑流入的大量“外地串貨”,也給本地運營商帶來很大的壓力,堅持“實名制”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市場流失。

    專家認為,落實手機“實名制”,應上升到保證我國信息安全和輿論安全的高度。首先,應加強治理通過報刊亭等途徑發售非實名電話卡的現象,嚴格身份信息登記制度;其次,對通過網絡發售非實名登記手機卡的行為進行大力整頓;最后,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運營商的監管,對市場競爭進行合理引導,確保手機實名制可以真正落實。

    張毅表示,我國個人信息登記最嚴格的是銀行系統,重要的金融業務必須本人持身份證辦理。銀行可以做到,網點密集的運營商同樣也可以做到。手機“實名制”能否真正落實,關鍵還要看運營商是否嚴格執行。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