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至1944年8月,蔣介石擔任了一年半時間的中央大學校長。既然當了校長,當然要有個校長樣子,在知識分子中注意樹立“儒雅”形象,在青年學子中做出“長者”風范。然而,蔣某人在中央大學的所作所為,如同東施效顰,適得其反。
蔣介石一上任為了對付進步學生,維持他的所謂學校穩定,便將中央大學原來的校警全部換成對他忠心耿耿的憲兵警衛隊,并派遣大量的“特務學生”、“職業學生”混在學生中,監視師生們的一舉一動。1943年3月4口,蔣校長首次來校視察時,身著筆挺的戎裝,前呼后擁,好不威風。不少教師私下議淪:“這哪像一位校長,分明是一個三軍統帥嘛!”
此話很快通過“職業學生”傳到蔣介石的耳里。為了讓自己的形象更為“儒雅”,接近知識分子,他再來學校時便身著便裝。但身著便裝的蔣介石在學校的做派仍是“蔣司令”的那一套:他在中央大學的禮堂作報告,先是照例讓老師坐在前面,學生站在后面。后來干脆把所有凳子統統撤掉,讓老師不管你是古稀之年還是體弱多病,一律與學生一同站著聆聽訓教,一站就是一兩個小時。對此,許多教師很有意見。后來,再開類似的大會時,許多人便借故推托不參加。
抗日戰爭期間,中央大學較長一段時期供師生食用的是摻有砂子、細石子、稗子、稻子等雜物且又發霉的米,這種米做出來的飯被學生們戲稱為“八寶飯”。長此以往,師生中對時任校長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有人暗地里開始了“反對蔣校長”的串聯活動。為了平息學生的不滿情緒,慣于耍陰謀詭計的蔣介石提出要與學生“共餐”。一日,蔣介石來到學校食堂,因食堂內僅設有餐桌而無板凳,他便和兒個學生圍在桌邊,在一聲“開動”的口令后,蔣介石拿起一只碗走到大飯桶前滿滿地盛上一碗飯,取一份菜,作立正姿勢開始就餐。他一面吃一面問學生:“你們每天都吃這樣的飯菜嗎?”同桌的學生回答:“一年四季都是這樣!笔Y介石連聲說:“米質太壞,要改善。肉也太少,資金要增加!蹦侨眨暌56歲的蔣介石居然一氣吃了三碗“八寶飯”。“職業學生”們大肆宣染校長與學生同吃一桌飯。就這樣,一場潛在的學生運動就被蔣介石“吃”下去了。
為了使中央大學的學生都成為他蔣校長的“順民”,學校要求“見到蔣校長時,要立正敬禮!蹦橙,蔣介石路過學校操場,見一群學生正在操場上打籃球,因沒有注意到他的到來,沒立正敬禮,惹得他大發脾氣。只見蔣介石用手杖狠狠地搗了幾下地面,大喝一聲:“校長來了!”學生們都被這冷不防的叫聲嚇懵了,對著蔣介石呆呆地發愣。而蔣介石則以為學生向他行“注目禮”,滿意地笑了,轉身離去,邊走邊講:“玩去吧,玩去吧!
蔣介石也深知,一所大學的成敗,關鍵就在于教授。為了顯示校長對教授們的“關心”,他又將帶兵的本領用于大學。一次,蔣校長召開院長、系主任會議。全校7個學院的院長和40多個系科的主任約50余名教授在會議室的長桌周圍坐定,等待校長。身著筆挺中山裝的蔣介石在教育長等人的陪同下進來了。“全體起立!”一聲令下,只見蔣介石邁步向桌子頂頭走去。待他落座后示意,大家方才坐下。全場一片寂靜!艾F在本校長點名!笔Y介石此言一出,各位教授驚奇。試想,大學里何嘗出現過“點教授名”的事情。蔣介石一個名字一個名字地點,教授們一個一個站起來,他又一下一下地點頭,那情景很有幾分滑稽?稍谑Y介石的眼里,“點名”是對這些著名學者的一種“恩典。
蔣介石自知自己對辦大學教育是外行,由于心虛,從不敢過問教學的事情。每次來校巡視,他大多只是過問些環境衛生狀況等雞毛蒜皮的事情。蔣介石最喜歡巡視的地方是食堂和學生宿舍。有一次他轉到學生宿舍樓的洗臉間,幾個學生正在沖涼水澡。這幾個赤身裸體的學生忽然見到校長進來,行禮也不是,不行禮也不是,愣在那里。尷尬的蔣介石只好干笑地支吾道:“你們的體質還是很不錯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