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兩層小樓,門前茵茵草坪,白色柵欄環繞四周,這幾乎是美國夢的標配之一。不過,那真的是曾經了。對現在的美國年輕人——千禧一代們而言,這樣的房子不再是他們短期內生活的必需品了。由于經濟原因和住房文化,據統計,千禧一代購房的比例,幾年來一直在“穩定地下降”。“回巢族”、“租一代”正成為千禧一代的新代名詞。
購房已不是最重要的事
千禧一代,也被稱為Y一代。他們在千禧年左右步入成年,大約相當于中國的80后、90后。
最近幾年,美國的房屋抵押貸款利率幾乎跌到史上最低,房價也在下降,對于剛剛步入社會的千禧一代們來說,這幾乎是買房的最佳時期。然而,房地產商們卻發現,千禧一代對政策和市場的示好并不買賬,他們購房的比例,幾年來一直在“穩定地下降”。
據美聯儲最近一項調查,2009年至2011年間,年輕人按揭買下自己第一套房的比例,只有10年前的一半。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的研究則顯示,2006年至2011年,35歲以下的房屋業主數量減少了12%。與此同時,那種認為組成家庭就必須買房的想法也逐漸瓦解。皮尤研究中心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8歲到34歲的白人中,只有12%的人堅持認為,買房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
《大西洋月刊》將千禧一代稱之為“最便宜的一代”。他們不再愿意背負30年的貸款,辛辛苦苦付月供、裝修、修剪草坪,他們更愿意選擇租房了之。越來越多的人住在城市中心,五分鐘就能走到購物中心。社會學家凱瑟琳·紐曼對此認同,認為我們可能正在見證美國“租一代”的形成。他們不僅共享交通工具(租車),同時也共享住所。
“現在年輕人傾向買房的類型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他們喜歡住在購物方便的地方,附近最好能有自行車或者小型汽車租賃點。他們喜歡那種彼此相連的感覺!泵绹禺a經濟商協會戰略規劃副總裁香農·威廉姆斯·金說。
簡而言之,千禧一代們喜歡的未來房子應該是:更小,更便宜,更適應千禧一代的新型經濟。
“回巢族”正在形成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樓建波曾經在國外生活多年,他對新京報記者介紹說,國外年輕人畢業之后與人合租仍然是最為普遍的選擇。
除了政府的力量,還有不少慈善機構提供相對較為便宜的房源給年輕人租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年輕人租房的壓力。此外,由于租賃市場相對穩定,體制比較成熟,租房并不會帶給年輕人“不穩定”的感覺。
還有一些人,則選擇了回家合住,于是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都出現了所謂的“回巢族”一代。這個群體已經很龐大。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報告指出,18歲至34歲的美國年輕人中,有39%的人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或者不時搬回去同住。還有24%的人獨自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后,還是回家了。而且接受調查的人中,78%與父母同住的人表示他們覺得很舒服,不覺得和父母住有什么“不光彩”。
社會學家還注意到,最近幾年,年輕人結婚的年齡普遍推遲了。2012年全美健康數據報告顯示,女性初次婚姻的平均年齡是25.8歲,而男性則是28.3歲。隨著結婚的推遲,年輕人也推遲了與此相伴的一系列事情,包括買房。
買房附加意義不大
樓建波認為,相較中國而言,西方的房子情結相對較輕。
“擁有一所有自主產權的房子,對西方人而言,其意義可能沒有我們這么重!睒墙úㄕJ為,這是房子所附帶的附加值決定的!胺孔訉λ麄,可能僅僅是一所房子,并沒有落戶、孩子入學等等這樣的附加值!
年輕人買房比例下降,樓建波認為工作流動性大是個主要原因。他曾在劍橋執教五年,對此感觸很深,“我所教過的學生,很少有非要到倫敦工作的。很多人會去美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還有去非洲做志愿者的。工作幾年之后,當別的地方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時,就又會去別的地方!痹谶@種情況下,他們就沒必要一定要買房子。
的確,在現在這樣一個“流動的”社會,租房給流動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他們不用再被“拴”在一個地方。家庭條件優越但仍選擇租房居住的加拿大青年沃沙司蓋說,“我從周一忙到周五,到了周末,我更愿意和朋友家人聚聚,看看電視劇,而不是去憂心(買房)這個生意是否合算。”
■ 探因
高學費逼年輕人租房
學生貸款債務已成美第一大債務負擔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副首席經濟師本杰明·陶爾預測,未來數年,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選擇租房,這并非因為千禧一代比之前更加瀟灑,而是他們手中拮據所致。
千禧一代出生在史上最長的經濟平穩期,然而當他們畢業后,卻又遇到了1930年之后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商業周刊認為,阻礙年輕人買房的首要原因是龐大的學生貸款。
自從1980年之后,大學學費已經上漲了兩倍。從1996年到2006年,公立大學學生的平均債務增加了一倍,目前美國學生貸款債務的總額已經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一大債務負擔。因此,盡管房貸利率低得誘人,但很多剛剛畢業走上社會的人,對于買房仍持觀望態度。
“年輕不敗”——一個美國年輕人的利益團體去年發布了一項研究,背負學費貸款的年輕人,如果再貸款買房的話,其債務與收入比平均會高達49%,這一比例已經足夠讓他們在申請抵押貸款時被拒之門外。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羅伯特·J·伍斯諾認為,比起文化原因,千禧一代所以不買房或者推遲買房,經濟原因是更加有力的操盤手。伍斯諾對新京報記者介紹說:首先,買房仍然是大多數美國人最大的一筆投資,然而持續數年的經濟低迷中,房產市場受創嚴重,市場的高度不穩定導致年輕人不敢輕易入手;其次,除了房子本身,買房的中介費用、交易等費用也很高。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