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訊 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于4月6-8日在海南舉行。4月8日,博鰲《中國改革議程:釋放新的制度紅利》分論壇舉行。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原世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等參與了本次論壇的討論。
林毅夫在回答主持人關于“習近平主席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時指出,我認為要完成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解決收入不平等和腐敗問題。林毅夫在之后的發言中又強調了這一點。
林毅夫稱,中國必須要從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舉例來說中央政府收了很多稅,但沒有把這些稅花掉,轉到很多地方政府,靠項目轉移支付,地方政府要轉移支付就要找到項目獲得中央政府的批準。以項目為基礎的財政轉移帶來了很多腐敗、貪污等等。
林毅夫表示,我們必須要改變。改成以法制為基礎的,應該有一個模式,這樣能增加透明度,增加效率,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是這樣。
政府沒理由再給國企補貼
林毅夫在論壇上也談到了一些熱點話題。林毅夫指出,中國金融領域的改革非常重要,現在中國的金融體制過度集中在幾家主要的銀行手中。只有中國的大型國企和有錢人才有渠道獲得好的金融服務。
林毅夫表示,現在中國已經到達了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中國的國企變得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中更加具有競爭力,所以沒有理由再給他們補貼。我們現在需要進行改革。
2億中國人生活在城市卻享受不到城市福利
在談到對中國城鎮化的看法時,林毅夫認為,城鎮化是發展的進程,使得農村的農民能夠轉移到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對于中國來說,如果想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就需要改變城鄉之間的差距。
“根據現在的數據,中國有50%以上的人在城市中居住,只有35%的人擁有城市地區的戶口,也就是說大約17%左右的人,也就是2億人他們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卻享受不到城市的福利”,林毅夫認為,中國需要改善自己增長的質量,同時使得自己的增長能夠做到使所有人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