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圖:習近平3月23日在莫斯科參觀了俄羅斯聯邦國防部,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對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國防部表示熱烈歡迎。習近平在紹伊古陪同下參觀了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作戰指揮中心。巨大弧形顯示屏上,俄軍值勤值班和訓練演習的實時畫面交替呈現。 [保存到相冊] |
俄國防部網站23日發表新聞公告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第一位參觀俄羅斯武裝力量中央指揮部的外國領導人。俄同中國發展友好關系并不針對任何國家。
1、俄羅斯武裝力量指揮中心到底是什么?指揮中心在俄羅斯武裝力量和國防部里頭到底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這個中心目前是俄軍全軍除戰略火箭軍外的指揮管理中心,它可實時調度監控全軍的訓練演習,并在低烈度小規模沖突中,擔負作戰指揮功能。在局部戰爭或全面戰爭時,作戰指揮將轉入地下指揮中心。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指揮中心另擇它處,其遠離莫斯科中心區的一處堅固地下指揮所。具備抗擊核打擊的能力。
2、這個作戰指揮中心是如何指揮作戰的?它在俄羅斯歷次戰爭中的“功績”到底如何?
指揮體制是從總統-國防部長-總參謀長-陸、海、空三個軍種和航天、空降、特種兵三種兵種,并直接指揮四個軍區的戰役軍團。通信手段有有線通信、無線通信和衛星通信三種基本方式。
三十年多年來,這個指揮中心(前身是總參謀部作戰中心),指揮了蘇軍入侵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格魯吉亞戰爭等。長期以來,俄羅斯的作戰指揮一直由總參謀部作戰指揮中心擔負,近年軍事改革時轉交給國防部指揮中心,這與俄軍指揮傳統有別,影響了指揮效能。俄軍改革“被委托給非專業人士來實施”,結果這些人“使軍隊發生混亂”。俄軍改革一大失誤,就是偏離了積極穩妥的方針。
3、在美國是不是也有俄羅斯有武裝力量指揮中心的職能部門?
美國的最高軍事指揮所分三處。即國家最高指揮當局的基本指揮所,設在五角大樓;再是國家軍事中心的備用地下指揮所 ,設在雷文洛克山中花崗巖石的地下深處;第三是空中指揮所,在一個空軍基地由4架具備指揮通信功能的飛機組成。
4、為什么這次俄羅斯會邀請中國領導人首次進入參觀,其后的政治背景和目的是什么?這種姿態到底釋放了什么信號?
俄軍向習主席打開最里之門,給中國軍隊統帥禮遇最高,互信最深。俄軍向外國元首開放最高指揮所,第一位給了中國軍隊統帥。沒有給獨聯體國家的首腦,沒有給俄白聯盟的白方首腦,沒有給西方國家元首,寓意深遠。正如俄國防部長所表示,這充分體現了俄中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深意何在?
一是消彌戒心,槍口一致對外。對于像俄羅斯這樣幅員遼闊、防御方向眾多的大國來說修好結盟尤為必要。俄面臨的威脅主要是西部方向的北約擠壓戰略空間,蘇聯解體西部方向喪失了2000公里戰略縱深;在南部方向有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滋擾。因此,緩解其它戰略方向是其迫切的宿愿。而東部方向,與中國構建特殊軍事戰略伙伴關系,可抵數十萬大軍,大幅縮減該方向的軍事部署是完全可能的。
二是表達在軍事合作上要患難與共。在習主席參觀該指揮中心時,俄方專門介紹美國北約反導部署的拓展,共同迫近中俄兩國的威脅已如長矛之尖,刺向兩國的胸前。北約、美國、日本在歐洲西部和東亞建立起的反導網,將使兩邊戰略武器對比發生失衡巨變,猶如古代武士決斗,雙方持箭決戰生死,但一方多出一面盾牌,手握不平等的兵器,生死未決就已定論。因此,中俄應當攜手反制,抱團取暖借力互保,化解美國聯盟長矛的致命威懾。
三與中國建立特殊合作是俄羅斯強軍強國必由之路。曾幾何時,蘇聯大兵在世界上最令人毛骨悚然,它的武裝力量腳踏半個歐洲、從波羅的海延伸到太平洋。而國運衰落使軍隊無法維持優質戰力。21世紀頭十年初期,飛行員每年只能飛行5-7小時。目前,飛行員飛行增加到每年90個小時。普京在視察北方艦隊時說過一句話:“軍隊沒前途,國家就沒有前途!”要徹底改變現狀,非有霹靂手段不可。與中國構建軍事特殊關系即是大謀略、大舉措。不僅減少安全負重,還可發揮1+1大于2的效果,俄羅斯再次傲立世界之林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