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中華遺囑庫,一亮相就業務爆棚,遺囑辦理申請已預約到了明年。老人因何為遺囑而發愁呢?昨日,專門審理遺囑糾紛案件的市二中院法官透露,老人在訂立遺囑時困惑很多,但其實,只要遺囑形式規范,內容真實,即使將部分財產留給寵物,法律也是會支持的。
立不立
生前怕引發矛盾不立遺囑,身后子女鬧官司
老人離世后,遺產分割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近年來不斷飛漲的房價,成了親情間的一道坎!笔卸性好窳ジ蓖ラL周瑞生介紹,經初步調查統計,該院審理的遺囑類案件中,大部分案件涉及到房屋或者房屋拆遷。因為房屋的價值比較巨大,而且升值比較快,容易引發糾紛,這類案件的比重大約占所有遺囑類案件的90%左右。
根據相關法律,如果老人沒有留下遺囑,則財產分割按照法定繼承進行,如有遺囑,則按照老人生前意愿分配!爱斎,即便有遺囑,子女之間往往也會有爭議產生!敝苋鹕f,因此總會有一方想要千方百計地證明對己不利的遺囑是無效的。
周瑞生認為,許多老人在生前不愿訂立遺囑,是顧慮到分割財產后引發子女對自己的不滿和激化子女間的矛盾,正是這種誤區為子女日后的矛盾埋下隱患。他建議,老人在世時,應嘗試把所有子女召集齊,通過家庭會議把財產分割講清楚,并履行完畢;蛘,可以通過訂立遺囑將后事交代清楚,“以免給后代帶來紛爭,影響感情”。
怎么立
遺囑效力起爭議,翻出生前檔案驗筆跡
市二中院民六庭法官胡建勇說,在審理諸多涉及遺囑糾紛案件后,發現許多人對于該如何訂立遺囑、訂立何種遺囑并不清楚,更談不上了解不同遺囑的法律效力差異了。他說,經常有老人子女在法庭上稱,老人生前在與街坊鄰居聊天時,明確表露要分割財產給自己,“他們不了解,這種閑談時的‘意思表示’根本沒有法律效力。”
胡建勇介紹,該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兒子和繼母打遺產分割官司。兒子拿出一份父親生前的自書遺囑,繼母認同該遺囑上的簽名屬實,卻又拿出一份更具時效性的老人自書遺囑。法官經過審理,最終證實第二份遺囑系繼母方偽造。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許多人會說謊!焙ㄓ抡f,自己曾遇到許多偽造老人生前筆跡的自書遺囑和代書遺囑,還會有當事人找來兩個親友,偽造老人曾在他們見證下訂立過口頭遺囑。甚至,有當事人通過鑒定機構或者醫院造假,通過指認老人簽訂遺囑時神志不清醒,來推翻真實遺囑的有效性。
胡建勇說,在審理這些案件中,法官為了證實老人筆跡,往往要從其生前工作單位調人事檔案等能夠進行字跡對比的材料,或者為證實老人簽訂遺囑時的精神狀態,向專業的醫科專家咨詢,才能夠核實遺囑的有效性。他建議,老人生前應盡可能地選擇法律效力最佳的公證遺囑,來確保財產分割的有效執行。
立給誰
遺囑個性化,給寵物留財產也支持
胡建勇說,對于法院來說,主要職責是審查遺囑是否為老人的真實意愿,遺囑處分財產是否明確,該財產是否屬于老人可以分割的個人遺產。但財產該怎么分,分給誰,則是老人自己生前要解決的問題。
市二中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一位喪偶多年的老人在去世后,將過半財產分給了自己生前的保姆,還分出10%的財產給自己養的寵物“小豆狗”,交由自己的妹妹代為保管,卻沒有把財產留給自己的一雙兒女。老人在遺囑中寫道:“他倆都沒有盡孝道,我也沒享受在他們成年后應得的尊嚴和孝順,財產他們沒有份額。”最終,法官經審理認為,老人遺囑的表達方式符合他生前的生活習慣及心理需求,遂判定支持遺囑的有效性。
“老人生前需要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精神的陪伴。”周瑞生說,該院近幾年來審理的案件中,將財產留給保姆和寵物的案件在增多。而在這類遺囑中,只要老人訂立的遺囑格式規范,則他們的決定也會得到法院支持。周瑞生建議,老人在訂立遺囑時應該避免情緒化,應綜合考慮子女們的平衡。而在老人去世后為了證實遺囑真假而爭執不休的子女,真應該在老人生前多盡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