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啟動“整體遷移”,大批用戶無法登錄;分析稱阿里正在加快對美國雅虎的資產清理,籌備IPO
新京報訊 (記者劉夏)中國雅虎郵箱昨日突然宣布,從即日起啟動“整體遷移”,中國雅虎郵箱將于四個月后的8月19日停止服務。大批用戶昨日在論壇上對此消息表示“震驚”的同時,還稱自己的賬戶已經無法登錄。對此昨日中國雅虎負責人稱,部分用戶難以登錄郵箱是因擁堵造成的暫時現象。
8月19日后所有信息將刪除
昨日,中國雅虎用戶的郵箱中收到了一封關于“中國雅虎郵箱將于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務”的電子郵件。
這意味著,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務后,后綴為 @yahoo.com.cn和@yahoo.cn中國雅虎郵箱中的所有郵件信息將被刪除,且無法提供找回的服務;該郵箱也將停止提供發送郵件的服務。
上述郵件內容中建議,中國雅虎郵箱用戶可以注冊并綁定阿里云郵箱,以保存歷史郵件,并代為收發。同時,也可“搬遷”至其他第三方電子郵件供應商。
不同在于,阿里云郵箱將是“在中國雅虎郵箱停止服務后,繼續收取中國雅虎郵箱郵件的工具”;其他第三方郵箱僅有保存歷史郵件功能。不過,阿里云郵箱提供的這項服務也僅持續至2014年12月31日止。
首日“搬遷”難
停止服務的消息一出,便在廣大中國雅虎郵箱用戶中引發“騷動”,用戶集中涌向郵箱首頁進行升級。
但大批用戶發現,平時的登入欄下方多了一個“登錄阿里云郵箱”的按鈕。奇怪的是,無論是采用平時的登錄方式還是選擇轉移到阿里云郵箱,用戶都會跳轉到“升級”頁面上,并且就此卡住無法登錄。
用戶在論壇及微博上紛紛反映“雅虎郵箱登錄不上,更無法升級”,這也引發了用戶恐慌,“郵箱是不是已經徹底停掉了?”
對此,雅虎中國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為用戶保留出的四個月時間不會改變,昨日無法登錄是由于擁堵原因,并建議大家放心不要太急于趕在近幾日“搬遷”。
對于此次究竟有多少用戶受到影響,昨日雅虎中國不予回應。
阿里或提前放棄“中國雅虎”
昨日,中國雅虎郵箱關閉的消息讓部分用戶深感意外。但從中國雅虎郵箱遷移幫助中心可發現,上面已經針對用戶可能遇到的問題羅列好了18條解決方法,足見這一決定并非突然。
根據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與美國雅虎達成的一攬子股權回購方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雙方約定,阿里巴巴集團獲得了繼續以“雅虎”品牌運營“雅虎中國”四年的運營權。而“雅虎”品牌到期后,是否續約目前還是未知數。
“盡管距離到期還有好幾年,但我們和美國雅虎商議后決定早做準備。”中國雅虎相關人士稱,此舉是為了避免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性影響到中國雅虎郵箱用戶,為“遷移”提供充裕時間。
而互聯網分析師葛甲分析認為,“這是阿里巴巴正在加快對美國雅虎的資產、品牌等‘遺產’進行清理,為IPO提前籌備。”
葛甲表示,過去阿里巴巴在支付寶、網絡廣告開發等技術上還依賴于雅虎的平臺資源,但現在這種依賴幾乎消失,前者完全有自己的能力進行自主開發。據知情人士稱,目前中國雅虎的運營人員不足100人,業務被砍掉不少,只剩“空殼一具”。
2005年,美國雅虎以10億美元現金和中國雅虎的全部資產置換阿里巴巴40%的股份。中國雅虎自此被阿里巴巴納入麾下。2012年,阿里和雅虎曾共同宣布了一項全面的股份回購計劃,此前已有風聲,阿里可能會提前放棄“中國雅虎”,歸還給“美國雅虎”。
■ 影響
大批用戶為“身份丟失”恐慌
昨日大批用戶在微博上表示,許多個人信息已經與yahoo.cn郵箱綁定,一旦中國雅虎郵箱停用,相關的身份將丟失。
“中國雅虎郵箱停用,再啟用新的郵箱,要適應一段時間。”中國雅虎郵箱用戶小張告訴記者,他從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用雅虎郵箱,到現在7、8年了。
小張表示,現在最讓他擔心的是,長年積累的工作上的郵件聯系可能會受影響。
日常聯系不便只是郵箱“搬遷”帶來的不利影響之一。更多的用戶則十分憂慮中國雅虎郵箱停用,會牽連一系列使用該郵箱注冊綁定的網站、賬號和服務等。昨日不少網友表示,因為對雅虎郵箱的信任,自己的銀行信用卡、游戲賬戶、淘寶賬戶等都和雅虎綁定了,而要更改非常麻煩。
中國雅虎官方表示,停止服務的僅限中國雅虎郵箱的產品,郵箱賬號仍可使用(比如用來登錄微博不會受影響)。
盡管如此,雅虎郵箱老用戶還是難免遭遇麻煩。比如,相關綁定網站發送的安全驗證信息、密碼找回,甚至信用卡賬單等在郵箱停用后已無法查看。有用戶表示非常煩惱,“多年拿雅虎郵箱賬號注冊了哪些網站,一時間根本想不起來啊。”
目前,新浪微博、支付寶、淘寶等都已經開始提醒用戶更改郵箱登錄賬號。
新京報記者 劉夏
■ 律師說法
“利益若受損可要求雅虎賠償”
律師稱,目前中國雅虎沒有違反合同法,但行為有缺陷
對于雅虎郵箱單方面無預兆地宣布停止服務,北京天地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法學博士鄧志松認為,雅虎沒有違反合同法,但是從“用戶”作為消費者的角度看,如果用戶利益受損,可要求雅虎賠償。
鄧志松說,通常來講,用戶在注冊郵箱前,網站都會彈出協議條款要用戶點擊“同意”或“不同意”,用戶選擇同意才能順利注冊郵箱,而條款中一般都規定了公司有隨時單方面終止服務的條款,從這個角度講,雅虎沒有違反合同法。
但是此次雅虎行為有一個缺陷,就是通知方式過于單一,雖然為用戶預留了處理郵件的時間,但是僅在官網發通告,沒有選擇其他方式讓用戶更快捷看到這個信息,如果用戶一直不登錄網站界面,可能因此會給用戶帶來麻煩。
鄧志松介紹,在合同法上有一個“合同附隨義務”的說法,就是雙方合同中沒有明文規定某些行為,但是根據慣例和合情合理的要求,一方應該充分考慮到另一方可能面臨的問題,如果忽視了“合同附隨義務”,受損害一方可以以此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此外,鄧志松介紹,雖然雅虎給用戶提供的是免費服務,但是雅虎基于用戶量的增長獲得了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講,雙方之間即使沒有交易,雅虎郵箱用戶也是其消費者,若消費者因郵箱被停而造成損失,可以要求雅虎賠償。
新京報記者 李媛
■ 放大鏡
“終生郵箱”6年“壽終正寢”
對于此次中國雅虎郵箱關閉的消息,昨日,眾多網友在論壇及微博上表示震驚,有網友“哭訴”稱,“說好的‘終生郵箱’是騙人的,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公開報道顯示,中國雅虎2007年9月7日曾宣布推出史上首款“終生郵箱”服務,當時公司發出的新聞通稿稱:“我們認為所謂終生郵箱,至少是要符合四個標準,即無限容量的空間、個性易記的ID、安全可靠的品質、值得信賴的品牌。只有全部滿足這四個方面,才能真正實現讓用戶安心無憂、永不刪信、收藏一生郵件與故事的心愿。雅虎不是把終生郵箱當一個產品來經營的,我們要打造的是用戶可以從一而終、共同度過的人生伙伴。”
但不足6年時間過去,該“終生郵箱”就宣布即將“壽終正寢”。
事實上,“永久免費”、“不限容量”等等說辭很多時候都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噱頭”而已。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曾經紅火的Hotmail身上。2012年8月,微軟上線Outlook.com,逐步淘汰Hotmail。微軟通過逐漸關閉Hotmail新用戶的單獨注冊,最終將其徹底整合到Outlook平臺中去。(劉夏)
■ 反應
網易郵箱趁機“攬客”
在中國雅虎郵箱宣布服務將停后,其重要的競爭對手163網易郵箱迅速做出反應,連發公告“招攬”用戶“一鍵遷移”至網易。
網易昨日連發微博表示,“網易郵箱承諾將為用戶提供永久免費服務,并對原中國雅虎郵箱的用戶提供整體遷移服務,可一鍵完成賬戶和通訊錄遷移。”
根據互聯網數據統計機構Hitwise公布的數據,我國目前郵箱服務排名前3位的分別為:QQ郵箱、網易免費郵、搜狐閃電免費郵。中國雅虎郵箱排名第6。(劉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