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是當今最具活力和發展的地區,也是熱點集中的區域。朝鮮半島戰爭一觸即發,中國與南海一些國家紛爭不斷,日本就釣魚島問題頻頻挑釁中國。就在東亞安全環境日益惡劣之時, 2013年4月15日,日本與北約簽署了共同政治宣言,為亞洲安全格局再添變數。
日本和北約簽署首份共同宣言
2013年1月1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派眾議院外務委員長河井克行作為其特使訪問了北約總部布魯塞爾,與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舉行磋商。河井克行遞交了一封安倍晉三的親筆信。信中,日本首相談及了釣魚島問題和朝鮮問題,認為亞太地區的局勢正在發生變化,期望與北約組織加強安保領域的合作。河井還向拉斯穆森介紹了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問題的立場,希望北約能在中日釣魚島問題上站到日本一邊,對抗中國。
日本是北約在歐洲——大西洋地區之外的一個重要伙伴,北約和日本就安全問題會定期舉行磋商。近年來,日本與北約的合作越來越密切。4月13日起,拉斯穆森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15日與拉斯穆森舉行會談。15日晚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拉斯穆森在官邸舉行會談。會談后雙方簽署了共同政治宣言,這是日本與北約首次簽署共同宣言,也是日本首次與一個區域軍事組織單獨簽署軍事合作宣言。宣言主要內容為將圍繞應對網絡攻擊及非洲東部索馬里海域的海盜等安全保障課題進行緊密合作。雙方還同意在救災、反恐、包括削減小型槍械在內的裁軍措施、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領域展開合作。為加強與北約的關系,日本將新設“北約日本代表”,由日本駐比利時大使兼任。
宣言中的一條對北約來說意義非常,“日本的財政援助對于北約駐阿富汗部隊非常重要,北約領導的阿富汗國際安全部隊對日本的作用表示贊賞”。這意味著北約很可能與日本達成一致,讓日本繼續為北約駐阿富汗部隊及其撤軍過程提供財政援助。作為交換,北約將在其他安保問題上給予日本政治上的支持。
拉斯穆森是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時訪問日本的,此前他剛剛去了韓國,到訪了象征南北朝鮮分裂的板門店。盡管共同宣言中沒有就朝鮮問題和軍事合作直接表態,但是拉斯穆森還是就半島局勢多次發表言論。他表示若朝鮮對美國進行攻擊,北約將視之為對全體成員國的攻擊,并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中規定美歐各北約成員國享有集體自衛權。日韓雖然不屬于北約國家,但有大量美軍駐扎,如果美國在日韓的基地被襲擊,北約仍有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屆時,日韓將成為北約國家發起軍事行動的重要基地。他對朝鮮的行為明確表示,“北約予以最強烈的譴責,這是對地區及全球安全的威脅”。同時他也表示,“要通過各種手段,促使朝鮮半島問題能夠和平解決”。
安倍對于拉斯姆森在朝鮮局勢十分緊張的背景下訪問日本,并決定簽署政治宣言,表示歡迎與感謝。在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安倍高度評價了共同宣言,他稱,“這意味著日本和北約將由此建立起新的合作關系”。盡管該宣言沒有涉及釣魚島問題,但是在談到因釣魚島問題導致關系受損的中日關系時,拉斯穆森表示,北約也會和中國進行對話,期待通過外交途徑使該事態得以改善。拉斯穆森在其他場合還提及北約與中國尚未建立磋商框架,表示希望與中國加強對話。
日本與北約共同政治宣言的簽署引人關注,既是對安倍上任首相后積極推行的“價值觀外交”的一次踐行,更是要利用北約達到牽制中國的目的。
“價值觀外交”牽制中國
價值觀外交指按照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制定外交政策,以影響他國國民價值觀為核心的外交手段。這是冷戰時期常用來處理國家政治的一種方法,是西方國家用來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
2013年1月18日,安倍晉三與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舉行聯合記者會,闡明了日本對東南亞外交新的五項原則。安倍表示要擴大民主和人權等“普世價值觀”,推進“價值觀外交”。面對中國的崛起和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關系的不斷深入,再次擔任首相的安倍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針對中國在海上活動日趨頻繁,安倍呼吁依照“法治”解決海洋爭端,以牽制中國。“崛起的中國在經濟上無疑對日本是有利的,但我們也希望中國能夠采取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行動”。
如今,日本和北約基于“價值觀”和“共同安全挑戰”的“政治牽手”,用意明顯,用“價值觀外交”構筑對華包圍圈。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沒有獲得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實際支持,同時與俄羅斯和韓國均有島嶼紛爭。在日本內心深處一直視中國為威脅和挑戰,對朝鮮警惕性也不斷升級。鞏固日美同盟,拉攏歐洲夾擊中國成為“勢在必行”的外交戰略。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歐洲東擴受阻后,不斷向亞太地區滲透、擴張,帶著戰略意圖進入亞洲。美國意圖拉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構建“亞洲版新北約”,以封鎖中國。
北約和亞洲一些被稱為“接觸國”的國家保持關系。這些國家有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其中,日本的人口、經濟、軍事力量和海外發展前景是四個國家中最有優勢的,無疑是潛力最大的國家,因此北約對其抱有很高的期望。近年來,日本和北約的交往與合作越來越密切。2007年1月安倍晉三曾以日本首相身份在北約總部發表演講時說,“日本與北約是伙伴關系”,這句話不僅僅是對雙方地位的一種承認,也表達了雙方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表達了日本有與北約加強合作的愿望。日本與北約一直維持著一種積極的關系,按時進行雙方戰略對話;軍事學員交流機會在擴大;經濟聯系不斷增多。日本為北約在巴爾干半島和阿富汗的行動提供支持。十年來,日本與北約伙伴關系中最實際的就是共同行動,加強情報和信息共享。尤其是在對待中國軍事現代化信息上,他們從中受益。中國正在構建藍色海軍,三大艦隊頻頻進入西太平洋,護航編隊揚威亞丁灣,都讓日本感到不安。共同宣言中第5條,加強網絡安全合作也被認為是指向中國的。
隨著日本與北約的合作與交往不斷深入,東亞安全環境的下降,安保合作政治宣言的簽訂變得更加“水到渠成”。日本利用“價值觀”向北約靠攏,北約急于抓住時機靠近中國。帶著這樣的目的,雙方一拍即合,簽署共同政治宣言,牽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