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首席記者 姜葳)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第10本房地產藍皮書,受供需矛盾影響,2013年房地產調控難度加大,預計部分大城市房價可能出現較大幅度攀升。
藍皮書主編之一、中國社科院專家李景國提醒,“國五條”中加快推進房產稅試點工作內容被個稅新政搶了風頭,應予以重視。他認為,不同于上海僅對增量市場、重慶僅對高檔市場的試點模式,新推廣的房產持有稅將面對包括普通住房在內的各類存量住房,預期在今年中期后,當交易環節的所得稅調控效果不理想甚至助長房價、惡化市場環境時,一些大城市住房持有稅政策有望加快實施。藍皮書副主編李恩平也認為,我國“重交易、輕持有”的稅費結構抑制了市場交易而助長多套持有。
北京落點
今年房價“易漲難跌”
針對北京樓市變化發展情況,多位專家提到去年回暖明顯,商品房量價曾在年中和年底兩度恢復到了“限購”之前的水平,預計今年房價“易漲難跌”。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李菲菲表示,北京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過50萬人,未來首次置業需求仍然強勁,改善性需求旺盛,收入倍增計劃的落實將大大提升支付能力。加之北京已連續四年未完成年度供應計劃,且年度計劃完成率逐年下降,商品住宅市場易漲難跌。
聲音
“預測不準是‘客觀規律’”
一個月前,有媒體刊文批評《中國房價預測的十年亂相》,稱“社科院預測屢出錯不如擲硬幣”。出版《房地產藍皮書》的中國社科院成為唯一被點名的學術機構。在昨天第十本《房地產藍皮書》出版之際,出版方對質疑作出了公開回應。
“預測準了是你賺到了,預測不準是‘客觀規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坦言,中國乃至世界房地產都是一種積極、復雜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每一次分析和預測作為研究者都是本著客觀、公正、科學的方法來做。但由于數據的原因,研究難度很大,在某些年份,關于房價的走勢上難免有偏差。“我經常說一句話,對于所有的預測,包括經濟藍皮書的預測,條件是瞬息萬變的。所以預測準了是你賺到了,預測不準是一個‘客觀規律’。”他強調,大家如果把這十年的藍皮書整合起來看,就是一部中國房地產發展史,它的學術價值也就會逐漸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