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大批內地游客趁假期及低金價特意赴港搶金,而一些金飾品早在假期前夕已被搶購一空,不少旅客感嘆“黃金周”卻“一金難求”。有金店透露,有內地豪客以20萬元(港幣,下同)狂掃一斤黃金,營業額在過去1個月急升近7倍。有位于旅游旺點的珠寶金行表示,客流量自黃金周前夕已暴增,較平時多約30%至40%,凡是足金制成品,無論飾金、金粒都被掃走。
內地游客:搶金潮只能用“恐怖”形容
昨天剛從香港回滬的市民忻先生,用“恐怖”來形容這波黃金搶購潮:“我們逛了香港大埔超級城的周大福[微博]和周生生,發現柜臺里可供選擇的金飾品非常少,龍鳳鐲、項鏈都空了。店員說,每天進貨100件賣出200件,金店根本沒有庫存,只能天天加班趕工!庇捎谀苓x的款式不多,金價也有所回升,他考慮再三后,最終空手而回。
記者了解到,大埔區并不是內地游客常去的區域,而在內地游客去得比較多的沙田區,周生生和周大福的柜臺,放黃金手鐲的架子同樣是空的。住香港荃灣的陳小姐家樓下就是金鋪,前幾天她準備自己去買點黃金時,根本就沒法擠到柜臺邊,最終放棄。
據攜程網節前發布的“五一”出游人氣排行榜,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出境旅游目的地中赴港自由行火熱。在香港帶團的攜程網一名導游告訴記者,團里很多游客都有買黃金的計劃,但是到了店后才發現,要么缺貨,要么沒有中意的款式,只能打消念頭。
香港金店:日日清倉補倉,多年未見過
據香港媒體報道,金價自上月起大挫,雖然近日金價稍有回升,但仍低于平日賣出價,香港全城也同樣陷入瘋狂搶金熱。
在香港有超過60間分行的龍頭金店周大福發言人表示,自上月中旬開始,已有大批市民涌到店鋪購買金飾,客流量較平時暴增30%至40%,無論是金飾品、金粒,以及戒指、項鏈等,都是搶購對象!笆忻褡陨显轮醒ㄟ^傳媒獲悉金價大挫的信息后,搶購人潮一直持續出現至今!薄拔逡弧奔倨,大批內地客也加入香港的搶金潮,“黃金周”變“搶金周”,金飾品更成為散戶的“抄底”對象。香港多間珠寶金行出現人山人海的盛況。
坐落于灣仔已有71年的永安金鋪,店員魏先生表示,已很多年沒有見過如此瘋狂的搶金現象。由于金價暴跌,金飾品銷售火熱,過去一個月店鋪的營業額飆升6-7倍。在“五一”假期,前來買金的內地客人增加10%,占客源約30%,他們買金主要用來作嫁妝或當投資,平均消費為2萬元-3萬元,曾有客人花20萬元狂掃1斤黃金。魏先生稱,因市民搶購瘋狂,店鋪已及時補倉,“賣出100克,亦會買入100克”,故暫未出現斷貨情況。
[購金·上海]
金飾品折扣難覓,人氣卻不打折
□記者 郭文珺
晨報訊 由于黃金的銷量持續上揚,這個假日黃金市場已難覓折扣。在老鳳祥(21.00,-0.22,-1.04%)等多家本市知名金店的黃金銷售柜臺前,咨詢購買的顧客將柜臺圍得水泄不通,柜臺里的各類項鏈、戒指被一一拿出來給顧客試戴,這些購買飾品的顧客對黃金價格的變化似乎并不敏感。
雖說是全價銷售,但顧客的購買熱情卻一點也沒有打折。在銅川路的一家老鳳祥金店,黃金柜臺前不少人前來詢問金價和飾品的折扣。營業員說,今年“五一”除了手工費打8折外,其他已無任何優惠,但這幾天來買黃金的人流較以往“五一”假日增長了至少2成。
[購金·廣州]
像買白菜,不講價,一進店就下單
□據南方日報報道
“五一”黃金周首日,廣州全城就上演了一場瘋狂的搶金大戲。廣州的多家百貨商場,如周大福、老鳳祥、六福、金大福等專柜圍了許多搶購黃金的消費者。“買金像買白菜一樣,不講價,一來就開單、付錢,好像怕慢一步就被別人搶了。”上午不到10時,廣百黃金珠寶大廈剛開業迎客,柜臺前就圍了好幾層消費者。“原價26800元2013版熊貓金幣全套裝僅售22163元,這兩天已有十多個藏家搶先下手。”東山百貨有關負責人稱,有消費者一出手就買了一套熊貓金幣、兩條金項鏈、兩個金戒指及龍鳳鐲等多樣貴金屬產品。
勇猛的“中國大媽”,快醒醒
搶購金飾品和投資型金條是兩碼事 金價短期不排除再探底的可能
□晨報記者 劉志飛(注冊黃金投資分析師)
這個“五一”小長假,新名詞“中國大媽”火了。
在華爾街大鱷出手做空黃金之后,忽然殺出一群“中國大媽”,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香港,見到金店就往里闖,不管是金條還是金飾,統統掃光。國內外不少媒體評論,“中國大媽”抄底成功,機構不敢再做空。
跟風搶金請提防誤區
不過,業內專家提醒,不少“中國大媽”是聽說金價跌了,跟風搶購的,殊不知,別人搶購的是金條,自己搶購的是金飾品,別人是在金價暴跌后的低點買入,自己搶金的時候金價已經反彈大半。如果是存在飾品需求而搶金則另當別論,如果是因為金價下跌而搶購恐怕得不償失。
受市場需求強勁影響,上周國際金價連續大幅反彈,從4月16日1321.5美元每盎司的低位反彈至今,漲幅已超過10%。但有不少以投資為目的的“大媽”發現,金價漲了似乎跟自己沒關系,因為自己買的是金首飾,很難變現。業內人士提醒,不少跟風搶金的“中國大媽”存在誤區。
此前金價暴跌到兩年來的低位,吸引有投資眼光的市民到金店抄底,搶購投資型金條,而不少最近跟風的“中國大媽”發現各個金店金條脫銷,轉為搶購金首飾。殊不知,投資型金條價格在緊跟現貨金價的基礎上每克升水10元至15元不等,并且基本都可以通過回購變現。而首飾金的價格要遠高于現貨金價,還要加上不菲的手工費,更談不上回購變現的可能,因此根本不適合投資。
以4月26日的金價為例,上海金交所AU9999金收盤價為每克296.5元,如果購買投資金條,市場價在每克306元-310元不等,而當天周大福首飾金報價為每克388元,手工費另計。
金價或將再次回調
國際金價自4月16日反彈以來,最高已收復本輪暴跌6成的失地。不過,“五一”假期去香港搶金的“中國大媽”買入的成本已遠非兩周前的低位,現在搶金不僅不是抄底,還有可能是短線追高。
央視紀錄片《華爾街》的顧問陳思進表示,“作為對華爾街了解到骨子里的我,不得不說一句:別說‘散兵游勇’似的散戶,就是歐美政府在和華爾街‘爭斗’時都常處下風。其實,金飾店內的黃金量,本就和整個黃金市場不在一個數量級內;而‘中國大媽’買入的黃金量根本無法從根基上撼動整個金市。 ”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過去三個月的現貨黃金銷售量中,摩根大通(JPM)占據了99.3%。這意味著自2月1日到4月25日之間,摩根大通已經賣出了196.6萬盎司(約合60.9噸)的黃金。
分析人士提醒,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近日繼續減持,該基金4月29日黃金持倉量減少2.41噸,至1080.64噸。黃金ETF持倉量自年初已下降了20%,達到2009年9月來最低水平。此外,對沖基金又開始增加黃金空頭頭寸,預計金價近期將承受部分賣壓,短線不排除再次探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