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社會新聞中心 - 歷史 - 遭受過核污染的烏克蘭為何不愿交出核武器


遭受過核污染的烏克蘭為何不愿交出核武器




歷史  加入時間:2013-5-7 9:00:52  來源:青年參考 

對原蘇聯核武器失控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只要有一枚核彈落入“流氓政權”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驚天之變。

冷戰結束20多年來,全球性核戰爭的噩夢逐漸遠去,取而代之成為核安全議題熱門內容的,是核武器擴散乃至落入恐怖組織之手的危險。公眾對此的恐懼,在不久前上映的美國電影《碟中諜4》中再度得到體現。

蘇聯解體后的一段時間里,確實有不少傳言稱,蘇聯的部分核武器遭到“賤賣”或是不知所蹤。好在從目前能夠掌握的情況看,這種說法距事實相去甚遠。好萊塢的劇本迄今沒有成為現實,要得益于美俄聯手遏制核擴散的努力。

流言頻傳嚇壞西方公眾

按照亞歷山大·列別德將軍的說法,蘇聯解體后,一些“手提箱式核彈”不見了蹤影。

冷戰結束后的20多年間,不時傳出原蘇聯核武器被倒賣的消息。

2005年1月28日,一家韓國媒體援引華盛頓的匿名消息來源稱,“朝鮮很可能從巴基斯坦或某個原蘇聯前加盟共和國那里購買了一枚核武器和全套裝置”。

俄羅斯外交部隨即進行了反駁:“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后,所有核武器都保存在俄羅斯境內,處于可靠的監控之下。其他獨聯體國家都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也就是說,它們并沒有核武器,根本不可能賣給朝鮮這類東西。”

同樣是在2005年年初,美國記者克里斯·赫茨在一篇文章中稱,美國能源部的消息人士透露,“蘇聯剛解體,伊朗就秘密地從阿塞拜疆購買了4到6枚核武器,或至少是相同數量的替代品。”莫斯科對此依舊矢口否認,阿塞拜疆方面更是不以為然。它們給出的原因同先前否認朝鮮購買核武器的說法類似——阿塞拜疆境內早就沒有了任何核儲備。

在所有傳聞中,最驚人的當屬亞歷山大·列別德將軍1997年的言論。他曾短暫主管俄聯邦安全委員會,按照他的說法,蘇聯解體后,一些“手提箱式核彈”不見了蹤影。西方公眾聞訊,著實緊張了好一陣子——“手提箱式核彈”是一種易于攜帶、難以發現的武器,萬一落入恐怖分子之手,說不準哪天,某個人口稠密的城市便會升起蘑菇云。

誰在覬覦蘇聯“核遺產”

只要有一枚核彈落入“流氓政權”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驚天之變。

對原蘇聯核武器失控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據美聯社近日長篇報道披露,蘇聯在1991年擁有戰略和戰術核彈頭2。7萬余枚,其中戰略核彈頭1。1萬枚。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4個新生國家繼承了這份龐大的“家業”,其中俄羅斯占絕大部分(上述4國同時擁有戰略與戰術核武器,其他加盟共和國只有戰術核武器)。

只要有一枚核彈落入“流氓政權”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驚天之變。加之上世紀90年代在阿塞拜疆、格魯吉亞、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等地,不同政治派別乃至種族經常發生沖突,各方想盡一切辦法搜羅軍火。從華盛頓到倫敦、巴黎,許多人因此夜不能寐。

不僅如此,考慮到核武器畢竟儲存在看守嚴密的地點,普通犯罪分子很難獲取,后者遂瞄準了散落在原蘇聯全境的650多噸核材料,這些核材料以金屬氧化物、溶液及廢金屬等形式保存,大約可制成4萬枚核彈頭。俄羅斯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亞歷山大·德沃肯認為,相對軍方核武庫,核電站這種民用設施更容易“出岔子”,因為它們的管理相對松散。

1999年,時任俄原子能部核材料登記和監督處處長葉拉斯托夫透露,蘇聯解體后,獨聯體國家發生了52起核材料盜竊案。如在1993年12月,烏克蘭內務部工作人員當場抓住了一伙準備將鈾-235偷運出國的“生意人”;1993年10月20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在更換3號機組的核燃料時,驚覺123克放射性物質不翼而飛……

白宮以裁軍為籌碼

“負責這項任務的官兵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如果核武器被試圖挑起沖突的勢力控制,接下去發生的事情就不是我們能預測的了。”

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動蕩的形勢,觸動了對核安全高度敏感的白宮的神經。1991年12月21日,美國就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達成協議,要求后3國將在次年7月1日前把各自保存的戰術核武器移交至俄羅斯中央工廠,在監督下拆除。美國答允支付運輸、倉儲及看守這些核武器的費用,并以撤回駐扎在海外的部分戰術核武器為交換。

盡快將數千件核炮彈、核地雷等從原蘇聯各個地區轉移到安全地帶,不僅是一項緊急使命,更面臨重重阻力:存放核武器的倉庫大多設在偏遠的深山老林,犯罪分子、地方武裝乃至軍火販子早就對這些價值千金的“寶貝”虎視眈眈,稍有不慎便可能發生意外。

“負責這項任務的官兵是真正的無名英雄。”俄軍事專家亞歷山大·戈爾茨表示,“如果核武器被試圖挑起沖突的勢力控制,接下去發生的事情就不是我們能預測的了。”

令人稍稍安心的是,除了俄、白、烏、哈,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前,便已將境內的大部分戰術核武器運回俄羅斯。1992年5月6日,部署在白俄羅斯、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的戰術核武器也提前運到。近兩個月后即7月2日,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宣布,美國按照約定,已將2400件分布在海外的陸基或海基戰術核武器撤離。

烏克蘭這顆“炸彈”最難拆

部分美國政要甚至要求把烏克蘭與伊朗、伊拉克等“具有重大危險的國家”相提并論。

接下來就輪到威脅更大的戰略核武器了。在會晤時任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時,俄總統葉利欽保證:上述擁有戰略核武器的國家中,3個將銷毀這些武器,使俄羅斯成為蘇聯核武庫的惟一繼承者。不久后,華盛頓就對白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分別展開了外交攻勢。

前兩者爽快地接受了美俄的共識,與烏克蘭的談判卻卡了殼——烏不同意交出名下的戰略核武器。

按理說,烏克蘭不應該對這筆危險的“蘇聯遺產”感興趣——僅僅6年前,烏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慘烈的爆炸事故,引發的核污染舉世震驚。再者,與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烏克蘭當時的經濟也是一片慘淡,許多曾在蘇軍中服役的官兵放下自尊,兼職當保安或開出租車養家。正如曾任美國駐烏大使的史蒂文·皮弗所說,當時的烏克蘭“既無經濟能力,亦無專業人才”保管這批核武器。

既然如此,烏克蘭為何拒不交出這些“燙手山芋”呢?時任烏總統克拉夫丘克一言以蔽之:我們不想免費奉上!

就這樣,烏克蘭與美國圍繞戰略核武器的銷毀問題打起了口水仗。美聯社報道形容,“其激烈之程度,再老練的外交官也會上火。”部分美國政要甚至要求把烏克蘭與伊朗、伊拉克等“具有重大危險的國家”相提并論。

1993年中,忍無可忍的美國決定采取孤立政策,中止了同烏克蘭的對話和經濟合作,意圖用事實告訴烏領導人,放棄核武器是獲得國際支持的必需條件。內外交困下,烏克蘭的立場開始松動,逐步向美國靠攏。1993年7月,烏國防部長K·I·莫羅茲飛抵華盛頓,簽訂了兩國在國防及軍事方面的合作備忘錄,美國同意撥款3。5億美元幫烏克蘭銷毀核武器——在“金元外交”攻勢下,烏克蘭這顆“定時炸彈”總算被拆除了。

收容核人才終歸百密一疏

美方建議,在俄羅斯成立一個國際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專門“收容”原蘇聯核科學家,防止他們被“別有用心的國家”收買,導致核擴散。

核武器的威脅消除了,西方還沒來得及松口氣,俄羅斯一蹶不振的經濟,又把另一個長期性問題推到了他們面前:規模比核彈頭更龐大的原蘇聯核專家隊伍,又該如何處置?

1992年5月,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在講話中稱,原蘇聯與核武器有關的人員約100萬人,其中高級設計師與工程技術專家2000人左右,從事核原料加工和生產的有3000到5000人。蘇聯解體后,他們中的許多沒了工作,生計窘迫。一些試圖跨越“核門檻”的國家看準機會,紛紛開出優厚的待遇,吸引原蘇聯專家加盟本國核計劃。

針對這種情況,1992年2月17日,美國國務卿貝克提出建議:在俄羅斯成立一個國際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專門“收容”原蘇聯核科學家,防止他們被“別有用心的國家”收買,導致核擴散。為顯示自身的誠意,美國愿為該中心提供2500萬美元啟動經費。

“中心建立后,數千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科學家被吸納進來。”史蒂文·皮弗回憶道,“至于是否吸納了每一個需要吸納的人,我實在說不太準。”

對于這位美國外交官的疑慮,歷史給出了令人不安的答案——日后的事實顯示,華盛頓與莫斯科的算計終歸百密一疏。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伊朗在一名外國核科學家的幫助下,已經掌握了尖端的原子彈多點起爆技術,這名科學家正是來自原蘇聯的維亞切斯拉夫·丹尼蘭科,當外界察覺時,他已在伊朗工作了至少5年。




編輯: 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