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企業漏洞提起訴訟“索賠”,海淀法院發布勞動爭議白皮書,誠信缺失致勞動爭議案件大增
新京報訊 (記者張媛)虛構學歷騙取入職機會,兩年內不停跳槽跟多家用工單位打了40多場官司……昨日,海淀法院發布2012年-2013年勞動爭議白皮書,發現因誠信度缺失所引發的勞動糾紛日益凸顯,未來除了聯合多部門建立違法用工“黑名單”制度,還將對重復訴訟、惡意訴訟、利用企業管理漏洞謀取利益的職場“碰瓷”人員進行披露。
勞動爭議案件爆炸式增長
2011年初,海淀法院成立勞動爭議審判庭開展專業化審判。據海淀法院統計,2011年當年度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數量為3216件,2012年度為3382件,但今年僅1月至4月期間即受理2234件,同比增長32.27%,案件數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態勢。
經案件審理與調研發現,勞動爭議“訴訟爆炸”形勢下,職場誠信與訴訟誠信缺失情況顯著存在,誠信缺失逐步成為收案數量陡增的“重要推手”,出現了虛構學歷騙取入職機會、假勞務派遣逃避責任、違法解聘“三期”女職工、隱匿證據材料、“黑代理”干擾審判。
“碰瓷”者一般干一周就跳槽
海淀法院勞動爭議庭庭長李盛榮介紹,這其中除了常見的用人單位違法問題外,在辦案實踐中又發現了一種職場“碰瓷”獲取不義之財的現象,去年該院曾經受理了一起勞動者訴用工單位的糾紛。由于原告是陸陸續續起訴,一開始立案時并沒有引起注意,但是后來分到庭里后辦案法官卻發現“又是熟臉”,遂在法院內部系統內查閱,發現該勞動者在短短兩年內已經陸續跟用人單位打了40多個官司,“一般就是干一個星期就跳槽,發現漏洞就起訴”。
“違法成本太低,一個勞動官司的訴訟費才五塊錢。”李盛榮表示,部分勞動者參加應聘并非為了謀求工作機會,而是以謀求不當利益為目的,專門挑選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漏洞的用人單位進行應聘,入職后即時刻尋求用人單位在薪酬、考勤、勞動合同制度等方面的管理漏洞,頻繁走上訴訟“牟利”之路。
將聯合多部門曝光黑名單
對此現象,海淀法院除了繼續與勞動行政部門、仲裁機構等探索聯合建立違法用工“黑名單”制度,對部分勞動爭議糾紛頻發、管理制度違法現象突出的企業通過媒體曝光外,未來還將對惡意訴訟、以利用企業管理漏洞為謀取利益手段的人員進行披露,以方便用人單位審查應聘者過去的工作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