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達六成
本報記者 張智 見習記者 栗澤宇 北京報道
5月8日,交通部網站公布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中提到:國家實施免費政策給經營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影響,可適當延長收費年限。該條款瞬間引起軒然大波,外界普遍解讀為:“因為每年節假日二十來天的免費放行,高速公路收費可能要多繳好幾年。”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一次,交通部及節假日免費政策很可能是“躺著也中槍”了。交通部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該條款并不是針對節假日免費的這20天制定的,因為交通部有很多類似的免收事項,比如抗震救災、綠色通道等,這其中的節假日因素是體量較小的,并不能解釋為‘為了這20天,才延長收費年限’!
為何延長收費年限?
本報記者查閱看到,《意見稿》主要變化為,免費政策影響將以延長收費年限等方式予以補償;收費標準明確區分政府還貸與經營性公路,提出經營性公路合理回報的確定方法,以及明確期滿后收費公路處理辦法。
這其中,當收費公路符合“國家實施免費政策給經營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影響”、“因改建擴容增加投資需調整收費年限”等條件時,可以“適當延長收費年限”最受關注。
據了解,在這個方案中,交通部的側重點在于特許經營的方案,這是以前沒提過的。按照表述,確定收費標準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融資成本、當地物價指數、交通流量等因素,對于經營性公路投資還需考慮合理回報率。這些因素的權重以及執行細節,都有待國務院“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出臺。
2006年2月,國務院發文要求“加快完善政府特許經營制度,規范招投標行為,支持非公有資本積極參與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運營”。但是,由于我國在特許經營方面尚無權威性的法律規定,各級政府部門之間在有關特許經營的某些關鍵性問題上還難以形成共識,特許經營實際上被擱淺了。
記者注意到,條款中被熱議的還有:不是“由公共財政承擔養護費用”的公路到期后,仍可以“按滿足基本養護管理支出需求的原則收取通行費”。
“養路費改成燃油稅之后,道路維修歸到稅里,從稅里撥款,但是撥的是普通公路,沒有高速公路這一塊,所以高速公路停止收費后,沒有養路經費!鄙鲜鼋煌ú咳耸拷忉尫Q。
備受詬病的“糊涂賬”
“躺著中槍”背后是高速收費公路多年來糾纏不清的“糊涂賬”:一面賺著大錢,一面又喊窮。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為59.7%,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個百分點,但仍是A股市場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的近2倍,利潤仍遠超房地產業;其中,重慶路橋的銷售毛利率高達91%,再次成為行業“狀元”。
“因為國家實施免費政策給經營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怎樣補償才合理?延期收費的標準如何測算?這些問題都應該攤開來討論!睒I內專家表示。
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主任楊曉光建議,對于公路收費,首先要按時公開收費審計情況,收了多少錢、用到哪里去,應該清清楚楚,F在很多高速公路利用借口拿交叉補貼,將收費弄成一筆“糊涂賬”,這種情況亟待追溯。對一些違規收費、延期收費的公路,應該盡快將其改為免費公路。
據全國政協委員孫繼業統計,除了350萬公里的農村路之外,95%的高速路、61%的一級路都是收費公路。
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測算的結果顯示,2012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9.4萬億元,與GDP的比率約為18%,而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指標在9%左右;我國的物流企業成本中,過路過橋費占到運輸成本的1/3左右。
2011年6月,交通部、發改委等5部門聯合發出整治收費公路的通知,但一年的整治時間過去,停止收費的高速公路屈指可數,亂收費治理進展緩慢,已治理的多集中在二級公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