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國企“天價招待費”拿什么自證清白?


國企“天價招待費”拿什么自證清白?




財經  加入時間:2013-5-20 10:22:45  來源:檢察日報 

漫畫/郭山澤

1720家上市公司招待費137.98億

    252家上市國企招待費65.25億

    前10家上市國企招待費29.07億

    制圖/張宇

    公司數量招待費

    8.37億,讓不少人記住了中國鐵建這家上市央企。因為,這一數字不是其公司營業額,也不是利潤額,而是其公司2012年招待費。

    8.37億招待費,在中央發布“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狠剎公款吃喝風的語境下,這一數字顯得猶為刺眼。不過,媒體隨后公布的一組數據則更讓公眾大呼“天價”:2012年1720家上市公司花掉137.98億招待費,其中252家上市國企業務招待費總計65.25億元。排名前十位的都為國企,其招待費總額為29.07億元。

    公眾提出質疑:如此大筆的招待費都包括哪些內容,合法合理嗎?是否存在大吃大喝、奢侈浪費、官員貪腐和商業賄賂現象?國企“三公”經費應否公開?

    隨著公眾的步步追問,央企“天價招待費”新聞進入各大新聞排行榜榜單。

    根據相關規定,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用于接待應酬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對外聯絡、公關交往、會議接待、來賓接待等所發生的費用,通俗地理解差不多就是吃飯、送禮等內容。應該說,企業存在一定的招待費是正常的,公眾也應該接受。

    不過,為避免招待費“太打眼”,一些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在財報中干脆不設立這一項目,而改用其他名目。比如,根據媒體統計,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筑等企業的財務報告,只公布“業務費用”;而萬科A、招商地產、中集集團、華僑城A、中核科技等企業的財報,則用“人工與行政費用”、“辦公會務費”、“市場推廣費”來表示。在上述費用中,含多少“業務招待費”就不得而知了。港澳資訊統計顯示,中國石油、焦作萬方、新興鑄管、岳陽興長等34家國有企業,就未在年報中體現業務管理費。

    這也難怪,因為8.37億招待費“中槍”的中國鐵建總裁趙廣發公開說,有的企業比他們的業務招待費更高,只是在賬目上做了手腳。

    山東省一位建筑業人士私下向媒體透露,由于哪些算作招待費并無準確界定,在實際操作上,企業經營產生的宴請、工作餐開支、贈送紀念品開支、參觀開支以及由此帶來的交通費等都被算作了招待費。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一家2012年巨虧的央企內部人士的印證:“現在招待費不一定是單純的吃飯費用,有時職工福利管控得比較嚴不能隨便發,但是為了做賬,也得要求職工交上相應份額的餐飲發票來抵。有時候有些敏感費用不好做賬,也會用餐飲費處理,比如說送禮,送現金,送的是一些不能入賬或者是不能開發票的物品。”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認為,國有企業有一定量的招待費很正常,但是應該將具體構成公開,不能什么費用都往里塞,成為一筆糊涂賬。

    網民對國企“天價招待費”之所以反應激烈,也主要是因為這項費用的詳細信息未能公開,加之曾經爆出的“天價燈”、“天價茅臺酒”事件,讓大家對占有公眾資源的國企自律更為懷疑。

    數字之問:8.37億是否合法合規?

    “天價招待費”之所以引起網民強烈反響,還在于這一數字巨大。有網友跟帖稱,“假設一頓飯1萬元,中國鐵建一年可吃83700頓萬元大餐,一年365天平均每天可吃229頓。”

    “這樣計算有點駭人聽聞。企業付出這些費用不是為了吃喝,追求利潤創造更多業績是其目的。”一位研究企業管理的人士認為,這種計算方式其實是在妖魔化涉事企業。

    就在中國鐵建8.37億招待費新聞曝出幾天后,媒體又公布:中國人壽2012年招待費高達14.18億,成為名副其實的“招待費之王”。

    央企動輒幾億甚至十幾億的招待費讓公眾坐不住了:“如此大手筆招待,合法合規嗎?‘天價招待費’有多少是浪費的?又有多少真正被用于必需的應酬?”

    面對“波濤洶涌的民意”,中國鐵建則“喊冤”稱,公司2012年度業務招待費是從分布于全國各地以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萬多個核算單位逐級匯總上來的,每個核算單位平均約7.6萬元,并不算高。再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司招待費可以占比營業額的5%,該公司2012年營業額4843億,8.37億只占其中的0.17%,也即這筆招待費在合法合理范圍內。

    蔣洪對此說法并不認同,他表示,稅法只對總額進行限定,但并不是說只要在此范圍內,隨便怎么花都行。8.37億招待費是否合理,還得等中國鐵建招待費詳細構成公布后才能下判斷。

    制度之問:總額、名目要不要制定嚴格標準限定?

    制度缺失是導致央企出現“天價招待費”的根本原因之一。據悉,關于國有企業業務招待費規定,只在由監察部、國家經貿委、全國總工會等部門于1998年聯合發布的《關于國有企業實行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等重要事項向職代會報告制度的規定》中提及。另外,在企業所得稅實施細則以及中國的會計準則中,對于業務招待費也只有一些零星規定。

    國外公司有無業務招待費一說?如果有,他們是如何處置這筆費用的?

    據蔣洪介紹,國外并無業務招待費一說,當然企業在實際經營活動中會產生一些招待費用,他們通常是在原則上加以限定,即這筆費用是否在經營過程是必需的,同時對數額嚴格限制。“比如,一頓飯不超過多少錢。像旅游、娛樂性的招待費用在法律上是嚴格禁止的,這是基本要求。而我們在這方面的制度非常欠缺。”

    蔣洪建議,我國應對國企招待費等“三公消費”在制度上作出具體而明確的規定,比如,用餐要按照正常工作餐標準來定。另外,不僅要在招待總額上限定,在禮品等可能發生的項目上也要加以嚴格限定。

    有網友擔心,制度歸制度,現實操作中,很多企業就并未將“業務招待費”計入年報,而將其攤平到經營成本中,尤其是中國鐵建、中國人壽“天價招待費”曝光后,相信有更多企業不再在財報中單獨列出招待費這一項目,而是將其“熔化”在其他內容里。對此,蔣洪提議建立獨立的第三方會計審查制度,以防止企業亂做賬。

    監督之問:國企“三公”經費應否納入公開范圍?

    “天價招待費”被曝光后,公眾普遍要求中國鐵建公開招待費詳細內容,甚至有網友表示,要把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接待的、接待了誰、花了多少錢、送了什么禮物,都詳細公開,以消除有關人員大吃大喝、奢侈浪費甚至貪污腐敗的嫌疑。對此,該公司負責人稱,要向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申請后,詳細費用才會對公眾公布。著名財經評論人士葉檀則認為這一答復“站不住腳”,理由是招待費并非商業秘密,公眾有權知曉并予以監督。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一直力推“三公”經費公開的蔣洪也多次談到“公開”二字。他認為,包括中國人壽、中國鐵建在內的國企只有公開招待費具體構成,才能自證清白,才能消除公眾疑問。“國有企業經營需要一定的自主權,但花了錢必須讓大家知道。因此只有有關企業提供招待費用的具體構成后,公眾才能判斷‘天價’招待費里,是否存在不合理招待,是否有人為私人利益進行利益輸送。”

    同時,他建議應盡快把國企“三公”經費納入公開范圍,接受民眾的監督。“現行‘三公’經費公開制度暴露出一個缺陷:目前的‘三公’經費公開還僅限于政府部門,其實,國有企業的錢也是公款,其公車消費、出國考察以及業務接待花的都是‘公家’的錢,因此其‘三公’經費有必要公開。”

    另外,他表示,要消除“天價”招待費現象,最根本的還在于給市場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對于企業經營活動,盡可能讓市場競爭來決定,而不要用行政權力來干預。要減少壟斷的因素,以減少通過過度招待這樣的方式來競爭的必要性,徹底打破“天價招待費”的市場潛規則。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