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業興 繪
■特約記者 周志軒
5月11日,上午上完最后一節課,高偉(化名)向班主任提出請假申請。高偉是河南漯河市的一名高三學生,他說自己腸胃不好,下午陪讀的姐姐會帶他回家鄉周口市檢查。請假后,高偉和同學一起打了場籃球,沒有任何異常。
5月12日凌晨2時許,河南周口市川匯區建安路榮華小區發生一起命案。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周口市鹿邑縣人民法院原院長高天峰及其女兒高瑋藝在家中被害。高天峰和高瑋藝正是高偉的父親和姐姐。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正是高三學生高偉策劃了這起雇兇殺害父親和姐姐的血案。5月16日,周口案件最后一名嫌犯吳某落網。據其交代,高偉曾向他和另一名嫌犯張某承諾,只要二人將其父親、母親和姐姐殺害,事成之后付60萬元酬金。
高三學生為何要雇兇殺害父親和姐姐?這起兇殺案給我們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帶來了什么?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有著怎樣的警示?為此,記者深入實地進行了調查。
案情實錄:兒子預謀殺害親人
他聯系網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和姐姐。案發后4天,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并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法官父女被害案發生后,周口市公安局立即啟動命案攻堅機制,市公安局有關領導帶領技偵人員第一時間趕赴案發現場,并連夜成立了以市公安局局長為指揮長的專案指揮部,組織警力,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接報后,河南省公安廳當即指派省公安廳有關技偵人員迅速趕赴周口,指導案件偵破工作。
經過公安機關多警種、多部門連續奮戰,案件取得重大突破,12日下午4時許,犯罪嫌疑人高偉(高天峰之子)心理防線被突破,交代了主要犯罪事實;下午5時許,專案組民警在登封市將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5月16日凌晨,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吳某在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落網。至此,震驚全國的兇殺案告破。
經初步查證,今年4月底,高偉在網上聯系到兩名網友,預謀殺害自己的父母和姐姐。5月11日晚10時許,高偉通過短信、QQ信息向網友指明其家庭住址。次日凌晨1時40分許,這兩名網友進入高家,用事先準備的兇器將高天峰和高瑋藝殺害(據有關消息稱,案發時,高天峰的妻子不在家,才僥幸躲過一劫),并偽造入室搶劫殺人現場后逃離。
據當地媒體和民間傳聞稱,高偉之所以雇兇殺人,是因為家里人對其“管得太嚴”,遂決定雇兇將自己的父母和姐姐殺害。案發當日,離高偉參加2013年高考只有26天。
高偉是周口項城市人,小學、初中一直在周口上學。2010年9月,到漯河市某高中就讀,案發前為該校高三文科班學生。高偉所在的教室有40多張桌子,高偉的座位在教室的倒數第三排,桌上擺放著他成摞的書本和一個黑色塑料水杯。
班主任回憶,5月11日高偉請假當天,班主任當時沒有準假,要求高偉的姐姐給老師打電話說明情況。中午高偉給班主任打電話,說跟姐姐說好了,接著他把電話交給了姐姐。姐姐在電話中說,要提前回家給弟弟看病,班主任才準假。
據同班同學介紹,高偉平時話不多,性格比較順和,比較大方,脾氣也不錯,從不跟別人抬杠犟嘴,很有禮貌,與同學相處得也比較融洽,在校從未與人發生過矛盾。
一名同學說,他們學習時間很緊,高偉的姐姐從他高三下學期就開始陪讀,每天給高偉送飯。“他姐姐送來的飯菜都有肉,很不錯,他經常把飯菜拿出來,大家一起吃。”
另外一名同學還介紹說,高偉是衛生委員:“每天班里要打掃兩遍衛生,值日的同學打掃衛生時,他經常會幫著一起干,人緣很好。”
“他特別喜歡打籃球。我們經常一起打球,課間打,放學打,上課前也打。我跟他在一起上了三年學,我不敢相信他會做出殺人的事。”高偉所在班的班長王鶴峰說。
在班主任張老師眼里,高偉沒有任何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跡象。“家長對他期望值比較高,管理比較嚴格。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由他姐姐陪讀,管理日常生活和學習。”
談起高偉的學習成績,一位老師說,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成績不太理想。
對于高偉雇兇殺害父親和姐姐的事實,班主任張老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非常震驚、意外、痛心,怎么也不敢相信真的會發生這事兒!”
在眾多初中和高中同學眼中,高偉是個性格好又陽光的男孩,“不可能做出雇兇殺人的事兒”。但在其個人QQ空間里,卻充斥著“寂寞”、“欺騙”、“死”、“瘋”等字眼。
在高偉的QQ空間首頁寫著“不要委屈自己”,但在他的“說說”中,卻時常流露出自己受委屈的話。
2012年3月,他的“說說”提到了“寂寞”。“一個寂寞到骨子里的人,居然害怕寂寞。”“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也只是因為無聊沒處訴說。”
“厭倦了,如果不是被世界欺騙,又怎會變得沉默不語。”“如果我能幼稚點,多好。”他還在“說說”中多次提到了死亡。“想死,想不開了”。
3月30日的一條“說說”寫道:“我堅持不懈,放下尊嚴,你說我纏你、粘你。我默默守候,不言不語,你問我做過什么?那你告訴我,怎么叫愛你?”
4月29日,案發前13天,他在空間里發了一個字:“瘋!”
對于高偉QQ空間流露出的思想問題,他的幾位朋友均表示“不太了解”。
雇兇動機:家庭管得嚴,心理壓力大
據不少媒體報道和民間傳聞,高偉雇兇殺人的原因是“家庭管教太嚴”,但其面對高考的巨大心理壓力也無法忽視。
記者在案發小區——周口市榮華小區采訪時,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只知道高天峰家大人在法院上班,平時兩口子住在家里,孩子一直在外地上學,不常回來。這兩天大家都在議論,有人說小孩父親比較疼他,給小孩的壓力比較大,也有人說小孩馬上該高考了,他姐還專門在漯河陪讀,管他管得太嚴了。”
高天峰及其女兒在家遇害后,周口市中級法院的部分工作人員對此感到非常震驚,都不相信是事實。高天峰的一位朋友向媒體介紹稱,高天峰夫婦從小就對兒子非常疼愛,基于望子成龍的考慮,平時對其生活和學習也確實要求很嚴厲。但萬萬沒想到,親生兒子竟然對父親和姐姐痛下殺手。
榮華小區一名業主還告訴記者,高瑋藝20歲左右,大學畢業后尚未就業。由于高偉父母非常疼愛兒子,管理很嚴。“聽說他父母曾經跟女兒說:‘你一定管好你弟弟,他的前程就靠你了。’”所以,高瑋藝就一邊給弟弟陪讀,一邊復習準備參加研究生考試。
這名業主還說了一個細節:“最讓人痛心的是,兇手去他們家作案時,我聽說姐姐為了保護弟弟,把他反鎖在屋里,可見姐姐是很疼弟弟的。”
對于“姐姐對弟弟管得太嚴”這一雇兇殺人初衷的傳聞,高偉的班主任并不這樣認為:“我見過他姐姐兩次,通話過幾次,她從未當面批評或訓斥過弟弟。”
據多名師生反映,高偉的姐姐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做好早飯后才叫醒弟弟;每天傍晚,她總是提著飯盒到校園門口,給弟弟送晚餐,有時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
記者在高偉用過的筆記本上看到,本子上記錄著公式及他做的總結,字體較小,較為工整。在幾道選擇題旁邊,用紅筆寫著一條批語:“注意做題步驟!很好!”
“既然夢想在地平線上,就留下背影,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在班級“高考奮斗榜”上,高偉定下的目標是浙江大學。
“他的成績不是很好,但學習很用心,高考的目標也比較高。”一名同學說。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高考壓力太大了,家庭又管得嚴,孩子就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又找不到發泄途徑,就走上極端了。”

案發小區——周口市川匯區建安路榮華小區 周志軒 攝
教育反思:做人教育是成才教育的基礎
兒子雇兇殺害父親和姐姐只是個案,但留下的思考卻是永遠的。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學做人比多學多少知識或許都更重要。
漯河一所高中的團委書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汶川的地震是八級,這個學生雇兇殺害父親和姐姐,像一次不低于五級的地震,太嚇人了。”
這名團委書記說,教育界應該從這件事上反思一下,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現在的學生太可憐了,壓力太大。平民家庭的學生壓力大,“富二代”或“官二代”家的孩子壓力可能更大,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可以說更高。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王濱教授,在分析高偉雇兇殺人案時稱,孩子的個性不夠完善,有雙重人格,平時表露出來的是隨和老實的一面,心底卻暗含兇狠殘忍的一面。他的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宣泄,再加上高考臨近,心理壓力增大,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通過一定途徑釋放出來。
洛陽市社會學者、洛陽師范學院副教授安鋒認為,被害人本身就是法律工作者,高偉從小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應該比其他孩子有更強的法制意識和法律觀念,但事實并非如此。這就凸顯了法制教育在當前青少年教育中的缺失。同時,現在的孩子,從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一直都在為上一所名校而拼殺,家長對孩子不切實際的要求,容易使孩子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對學習和生活感到絕望。
“做人教育是成才教育的基礎。當前,基礎教育的結構體系和考核方式都是圍繞學知識和求成才轉,對做人教育重視不夠,這就導致大量青少年出現了自殘、自殺甚至他殺等現象。兒子雇兇殺害親生父親和姐姐的案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安鋒說。
安鋒指出,在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很多家長的工作都十分忙碌,平時與子女的溝通很有限,這就容易產生心理隔閡,導致孩子自閉傾向的產生。“一個人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一旦心理出現了問題,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來。”安鋒說。
安鋒呼吁,希望社會,尤其是學校,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在當前高考制度模式下,可以探索將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識融入高考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引起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的重視。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教授王振存表示,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長的基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當,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既要有追求成功的心態,也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
針對借讀問題,王振存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適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一個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都不一樣,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家長想法設法把孩子送到好的學校去借讀這也可以理解。但是,由于借讀生往往離家較遠,缺少父母親情的關愛,家長更多的只能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這就容易使子女和父母之間出現隔閡,彼此不了解,長期發展就容易出問題。”
對于高瑋藝的陪讀,王濱認為:“她像是家庭的代表,如影隨形,無微不至的照顧反而給了孩子壓力感和內疚感。”
王濱還提出,在對孩子加強心理教育的同時,學校要對教師加強培訓,提高其在心理安全方面的認知水平,讓他們有能力發現并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高中教育管理的工作者,河南省新安縣第二高級中學副校長高新建說:“該案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著很多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家校雙方聯手,共同加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一名學生,不管他的學習成績怎樣,只要他懂得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懂得感激老師的諄諄教誨,懂得感激親人、同學、朋友的友情和幫助,他就會善待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
專家建議:理性對待陪讀,考前壓力須釋放
高考陪讀是否都能發揮正面作用?透過雇兇殺人案,在緩解高考壓力方面,我們還能做哪些亡養補牢的工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孩子備考,不少高三學生家長請假甚至辭職,專門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他們每天送孩子上學,接孩子回家,給孩子做飯、洗衣,陪孩子一起學習到深夜。
一位陪讀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對于即將到來的高考,他比兒子還焦慮:“我白天查、晚上算,最近一直休息不好。”
據河南一家媒體對100名高三家長抽樣調查顯示,48.5%的家長表示愿意辭去工作陪讀。他們認為,陪讀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也能夠更好地監督孩子學習。
對于陪讀問題,紅五月公益聯盟心理專家許錦霞認為,要理性看待。如果家長和孩子都能保證心態平和,陪讀對孩子是有利的。但是,家長陪讀,如果心態稍微有些偏差,對雙方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家長陪讀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還有一些孩子,會覺得被監視,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高三畢業班的孩子正處于心理成長階段,尋求心理獨立的愿望比較強,陪讀容易引起父母對孩子私生活的過分干擾。”許錦霞說。
隨著高考臨近,考生日益焦慮。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期到醫院心理科及專業咨詢中心咨詢的高三學生比平常明顯增多。
據共青團鄭州市委“12355”青少年維權及心理咨詢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該中心“減壓熱線”開通以來,已接到關于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的電話近400個,來訪200多人。其中,有21%的求助者有輕度的考試焦慮,46%的求助者有中度的考試焦慮,33%為嚴重考試焦慮。
河南省伊川縣實驗高中高三年級班主任葉向鋒在接受采訪時說:“雖然現在高考競爭相對減輕了,但很多學生和家長想的并不是能不能考上大學的問題,他們想的是要考高分、上好大學。因此,隨著高考臨近,學生的心理壓力普遍增大,精神高度緊張,性格明顯比平時急躁。”
據葉向鋒介紹,高考前,有的學生胃不好,吃了東西總想吐;有的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眼前發黑;有的成績不錯的學生,突然覺得記憶力下降,還總以為自己這也沒復習完,那也沒學好;等等,這些現象都是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建議減輕復習強度,增加睡眠時間,適度聽聽音樂,舒緩一下心情。同時,要注意把精力主要放在‘培優’上,對于以前沒學好的知識,再花太多的時間去‘攻關’,一是沒那么多的時間,二是會磨滅自信心。”葉向鋒說。
共青團鄭州市委“12355”青少年維權及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專家袁林方認為,作為考生,首先要調整個體的期望值,給自己一個恰當的評價,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只要盡力而為,就沒有遺憾。教師和家長也應理解和體諒學生,不要對他們要求過高,應盡量關心和寬慰他們,以減輕心理壓力。
針對高考壓力問題,高新建表示,一是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引導和教育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從而每天都能感受到收獲和進步,在充實與坦然中迎接高考;二是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過度關心孩子,否則很容易給孩子加壓,孩子背著包袱上考場,即使平時成績不錯,也往往不能發揮出來。
“高考壓力其實并非只是學生、家長或者學校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環境和評價機制所致。因此,必須改變評價學生只看重分數、學生找工作只看重是否名牌院校畢業等傳統觀念,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建立科學全面而又多元的人才觀、成才觀評價體系。只有這樣,高考的競爭小了,高考壓力才有可能真正減下去。”王振存說。
案情回顧
5月12日,河南周口法官高天峰和女兒在家中被殺害。
5月17日下午湖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河南周口“5·12”法官父女被害案的有關案情。據16日凌晨在湖南婁底抓獲的本案最后一名嫌犯吳某交代,他通過網絡與本案的雇兇嫌犯高某結識,并得到過“事成之后支付60萬元酬金”的承諾。遇害法官之子高某在交給殺手的死亡名單上,包括父親、母親和姐姐,且開價是每人20萬元。當日母親不在家躲過劫難。令人唏噓的是,當天姐姐為保護弟弟,將其反鎖在房間里,直到被害仍不知殺手是弟弟雇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