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社會新聞中心 - 歷史 - 母親談鄧麗君一生最大的遺憾:想回大陸去看看


母親談鄧麗君一生最大的遺憾:想回大陸去看看




歷史  加入時間:2013-5-22 10:59:46  來源:文匯讀書周報 

一九八○年鄧麗君唱紅了電影《原鄉人》的主題曲。說著同樣語言、寫著同樣文字、流著相同血脈的兩岸同胞,隔著一片海峽;海棠葉那頭,淬煉著華夏文明五千年,舍不了的鄉愁、忘不掉的親情、回不去的家園……中國大陸,是一九四九年到臺灣的游子的原鄉,他們被稱為“外省人”,之后,無以數計在臺灣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生于斯,長于斯,臺灣就是他們的原鄉。《原鄉人》是如此溫柔地觸動了海峽兩岸的愛與痛,既單純又復雜,既煎熬又充滿希望。

父母把流離失所的悲劇故事告訴了兒女,讓他們不忘原鄉,而眺望著原鄉的兒女就在豐沛而真摯的關懷里成長;這是鄧麗君每每唱這首《原鄉人》都泫然欲泣的原因。鄧媽媽說:“也不懂為什么她從小就關心大陸那邊的事兒,老問咱們為什么會離開大陸,來到臺灣?天性吧!她是很想回去看看的,不是去開演唱會、賺大錢,她沒那心思,只是想回去看看。回去看看,我想,這是她永遠也圓不了的終生遺憾……”

那是我和鄧媽媽的第一次訪談,“一生璀璨精彩的鄧麗君,可有什么遺憾?”我以為自己問了聰明的問題,可以套出她的輝煌情史,和為什么始終沒有結婚之謎等等大家愛談的話題,完全沒有想到,竟是這么“大”的遺憾,鄧媽媽蓄滿淚水的雙眼,全然放空地看著遙遠的地方,不知是在思念她再沒有回去過的原鄉,還是再沒有回來過的女兒?我趕忙安慰她:“不遺憾的,鄧麗君的歌聲回去了,整個大陸都在唱她的歌,不遺憾的!”

鄧媽媽的大顆淚水終于蓄不住地滾落下來,幽幽地說:“就是因為大陸同胞這樣喜歡她,你不覺得更遺憾嗎?”

我的心口重重揪痛了一下!是啊!是啊!如果她能回去,如果她能踏上終生向往的原鄉土地,如果她能抱抱她深愛的原鄉人,如果她能開口親自唱給他們聽,如果她能握著手,頑皮地用鄉音招呼:“哎,老鄉!”如果……如果……

差一點兒世上就沒有鄧麗君這個人

從北投搬到內湖,再輾轉到虎尾,趙素桂終于和鄧樞取得了聯系,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也撐得下去,職務上的調動使這個家不停東遷西搬。老三長富在宜蘭出生不久后,鄧樞就調到虎尾大埤鄉受訓,沒多久再調到云林龍巖,流離搬遷的日子總算是暫時安定了下來。

為了替鄧麗君尋根,大埤鄉公所從戶政事務所的存盤中,找出鄧家的原始戶口資料,證明鄧家一九五二年一月從桃園縣楊梅鎮埔心里,遷入云林縣大埤鄉南和村一鄰二十四戶南和路六號,之后再遷往褒忠鄉田洋村,因而,鄧麗君實際上是在大埤鄉出生三個月后,才遷往褒忠鄉的。

一九五三年的一月二十九日清晨,也正是那一年的農歷十二月十五日,家家戶戶正洋溢著準備要過農歷春節的忙碌氛圍,鄧麗君選擇在這樣歡欣的日子來到世間,成為鄧家最受歡迎的新成員,即使是物質生活艱苦,對小生命的誕生,大家也都懷抱無限欣喜。

當時,擁擠窄小的農村民宅,只有勉強算是隔開的兩房,一間是權充產房的臥室,另一間就是三個兒子同睡的一張木板床。當時的眷村風氣的確是鄰里之間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分娩時刻一近,助產婆婆、房東太太和眷村媽媽們都從四鄰過來幫忙,大冬天里,點煤油爐子燒水,準備衛生用品和嬰兒衣物,不久,特別嘹亮的啼聲劃破破曉的寧靜,鄰居們興奮地歡呼著四處報喜:“是個女兒!是個女兒!”三個當哥哥的從呆愣愣地看著大人忙進忙出,到直奔床前“觀賞”他們的“新玩具”,知道多了一個妹妹而開心不已。

鄧樞得到喜訊不久后,氣喘吁吁地跑回家來,連聲說:“女兒好!女兒好!”抱在懷里端詳半天,喜形于色。天沒大亮,左鄰右舍的媽媽們早已圍過來看鄧家的女兒,兩位鄰家媽媽在一旁壓低了聲音爭執著,其中一位一直磨到過了中午還不肯回家。

原來,當時的臺灣眷村生活相當清苦,鄧媽媽懷孕時曾對鄰人說,三個兒子都快養不起了,如果孩子生下來就送給這位結婚多年膝下猶虛的鄰家媽媽,姊妹倆早就私下口頭約定,這位媽媽想要抱走趙素桂這胎剛剛生下來的孩子,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這一早又看到剛出生的女娃兒這么可愛,說什么也不愿走,抱持著一絲絲希望,巴望著鄧家太太記得曾經允諾過的話,把嬰兒送給她。但是,怎么可能呢?

懷胎十月的辛苦,抱在手中的滿足,日子再窮、再苦也要咬牙撐下去,何況是盼了許久的女兒,無論如何也舍不得送人。鄧媽媽一時為難,不禁放聲大哭,哭得想要來抱小孩的鄰家媽媽六神無主,口頭承諾是相知好姊妹的悄悄話,眼見鄧媽媽的又疼又喜,誰也不忍心“硬要”,只好奉上了本來是用來“換孩子”的老母雞、雞蛋、面線等禮物,黯然回去。

鄧媽媽回想這段往事,不禁感謝蒼天,冥冥中給她這個可愛的小天使,也感謝鄰居姊妹的貼心體己,如果當時那位媽媽堅持要她履行諾言,將孩子抱走,整個中國近代流行歌壇的歷史,可能就不會出現“國際巨星鄧麗君”。

一見你就笑

延續著六歲起就隨李成清老師四處演出的機緣,鄧麗君在金陵女中就讀的時候,也常參加晚會的演出。那時的歌酬當然已超過她九歲登臺第一次所領到的新臺幣五塊錢了,但仍然算是很微薄。不過她并不在意,有舞臺可以讓自己練歌藝、練膽識,有場地可以唱唱跳跳、磨演技,充實自己的表演內涵,又能夠幫忙家中改善環境,那就很夠了!她并沒有想要期許自己成為靠演藝過生活的大明星。

似乎蒼天注定了這條路讓她走,天賦的好嗓子是越磨越圓潤、越清亮,在不知不覺中也養成她有個人獨特品位的臺風。在一次晚會演出里,她的歌藝被某歌廳老板看中,和鄧媽媽溝通之后,問過她的意愿,就正式展開在歌廳駐唱的生涯,沒有多久就一路青云直上,成為幾個歌廳爭相邀請的歌手,慢慢變成最受歡迎的“娃娃歌后”。

“娃娃歌后”也并不是一鳴驚人就一帆風順地紅起來,在她初試啼聲之后,仍然有一段時間是不被重用的過渡期。當時,臺灣歌壇正流行的多半屬于成熟、嬌媚,甚至有些滄桑味兒的路數,然而十五歲的她并不適合這樣的演出,卻又沒有紅到可以有人為她量身定做適合的歌曲來唱。除了朗朗上口的老歌之外,她在謹慎選曲中給自己走出一條明確的路子,定位在清純、活潑、歡樂和健康的形象。

不滿十六歲的她當時就有自己的想法,要以輕松活潑、有禮貌和甜美的姿態出現,親切自然的可愛少女形象成為她的注冊商標。上了臺,她會和觀眾先說說話、開開玩笑,要求一些掌聲,帶動起聽歌的氣氛,觀眾喜歡她就是從這樣的互動開始的。

月亮代表我的心

滿十七歲之后,她立刻迫不及待地和朋友去學開車,這是她第一件自己覺得非常必要學習的大事。因為在交通上她吃過太多苦頭,很心疼小時候媽媽帶著她去各個夜總會表演,為了省一點車錢而搭公交車、轉公交車的苦況。有時碰上刮風、淋雨、人擠人,有時趕不上時間,急得不得了。有一次,鄧媽媽還因公交車緊急煞車而摔到前面的擋風玻璃,半邊臉都失去知覺麻掉了,鄧麗君抱著媽媽直哭,內疚不已。

經濟狀況好一點后,她們開始改搭出租車。那時她已走紅了,幾乎每個出租車司機都認得出是她,她也親切隨和地與他們聊聊。雖然很高興與人多結緣,但也越來越發覺個人隱私的重要,學開車不只是擁有生活必須的一技之長,同時也是希望能多保有一絲隱私權,不再因為缺乏交通工具而處處不方便。

鄧麗君開車是高手,明姊回憶她上工的第一天,鄧麗君就親自開車到赤柱街上接她回家。當時她非常受寵若驚,想想看:這么遙不可及、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此刻就坐得這么近,專程為她開車上山!她心中的感動真難以形容,在香港這么小、這么擠的地方,她靈活地左彎右轉,自在得不得了,一邊開還一邊和她閑話家常,她非常佩服。

另一次印象永遠忘不了的是在人生地不熟的法國,鄧麗君當時已發燒到四十二度,仍然堅持自己開車到醫院去,她幾乎是趴在方向盤上,憑她高超的駕駛經驗趕到了醫院,醫師緊急救治,狀況穩定之后表示,只要再耽誤兩個鐘頭就沒救了。

那次發高燒,診斷出是急性腎臟炎。她人還在急救時,聽到臺灣轉來的電話,知道父親鄧樞過世的消息,她掙扎著要起來辦出院,還吩咐明姊立刻去訂機票,準備飛回臺灣奔喪。當時醫師極力阻止,絕不允許病人私自辦出院。

為了這件事,臺灣的輿論界議論紛紛,認為“父死不奔喪”是極端不孝的行為,其實,真正在她床邊守了她五天五夜的明姊知道實情,她的淚已流干,昏迷中還叫著爸媽,心中的煎熬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當她輾轉病榻,思念、痛苦和病魔交相折騰的時候,媒體給她的不是安慰與同情,而是站在揣測的立場指責她大牌、不孝,面對這樣的捕風捉影,鄧麗君的心痛到極點,但她也沒有出面作任何辯解,清者自清,笑謗由人。

領教到她開車技術高明的另一個見證人是林云大師,這位被影藝圈內尊稱為二哥的密宗研究專家,每次到臺灣演講都引起不少聆聽人潮以及媒體的關注追蹤。有一回,林云大師在臺大校友會演講,鄧麗君也到場來聽她并不了解的“形而上學”,這讓他非常感動,因為鄧麗君是個忙碌的人,晚上的秀約又多,她能來,想必是排除萬難專程來聽,而不是捧個人場、應個卯而已!

演講完畢,林云大師照例被媒體包圍,但他當天實在有急事,只好叫了一輛開車技術很棒的出租車開溜。他的座車一開動,后面立即有十幾輛采訪車窮追不舍,他吩咐司機只要能甩開記者就好,果然開了一陣子之后,司機左繞右轉的甩掉了所有的車,但是一不注意開到一個死巷,看看后面還有一輛車,出租車司機當場搖頭,一臉不可置信地說,能跟得上他的人,開車技術實在太可怕了!

他們從巷口退出來之后,才發現那輛車竟然是鄧麗君開的,她覺得應該盡地主之誼接送他,不該讓他坐出租車,又看到前面這輛出租車一路開得那么快,還專挑小路走,覺得很不尋常,怕二哥被挾持或出意外,才緊追在后。見了面問清楚之后,三人都笑翻了,這件事不但看出她的開車技術有多好,而且看出她為人的細心、厚道和義氣,讓林云大師感念不已!

甜蜜蜜

取材自印度尼西亞民謠的《甜蜜蜜》是鄧麗君的招牌歌之一,錄制這首歌時,正是她對愛情最憧憬、身邊有眾多人追求,還沒有被愛情刺傷過的花樣年華,詮釋起這首歌曲分外甜蜜,也婉轉動聽。大陸君迷相當喜歡這首歌,大部分人都以這首歌做手機的來電答鈴,甚至于香港還以這首歌為故事發展主軸,拍了一部同名電影《甜蜜蜜》,男女主角是黎明和張曼玉,更因而把張曼玉送上了亞洲影后的寶座,浪漫魅力功不可沒。

《甜蜜蜜》是一首愛情氣氛濃厚的歌,鄧麗君唱來傳神、動人,但在真實人生里,鄧麗君的情路卻走得非常辛苦。鄧媽媽提起女兒的情事就不免心疼,其實,在做娘的心里,不管女兒的聲名再響、財富再多,也不過希望看她早日找到好人家。但圍繞在她身邊的人雖多,可惜就沒有一個可以走到她的心里、夢里去,唯一愛到論及婚嫁的卻又傷她最深,她的戀情應該是她心靈角落最不愿被提起的一段。

再見我的愛人

中國人常說一個人的生地和死地都是非常重要的,出生地往往決定了籍貫或所在的國家,不論是哪國人,只要在當地出生,不必再看膚色、血統,就給予該國的國籍;而死亡地卻是一生的休止符,中國人向來有“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的觀念,客死異鄉難免感傷、遺憾。

鄧麗君來清邁偶爾會找一位昆明翡翠玉器店的老板娘楊太太聊天,到清邁找她,主要是向她買玉。鄧麗君聽從命理大師的指示,應該多戴玉飾來保平安。有一兩次,鄧麗君曾打電話向她說心情不好,聲音非常無助,楊太太提議要過去陪陪她。楊太太年輕時在師大念書,也可以說是她十幾年的歌迷了,現在突然成為她的好朋友,當然是對她關懷備至。

鄧麗君喜歡玉器,也異想天開地說要用玉碗來請客,問她會請誰呢?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成龍夫婦啊!青霞夫婦啊!”她用毛筆親筆寫了自己的名字作版,囑咐刻在玉碗的底部,碗面則是雕龍和壽字,這一套玉材是老坑玉,加上刻工要一百多萬,鄧麗君還是要做,她訂了一套六個,他們還沒有全部趕完,她就去世了。




編輯: 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