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經過兩輪發言討論,歷時近4個小時,北京市出租車調價方案聽證會結束,漲價成定局。
在兩個漲價方案中,除了出租車司機及交通運輸業代表,絕大部分聽證代表選擇漲價幅度較小的方案一。而在場的24個聽證代表中只有一人反對漲價。
多數聽證代表同意的漲價方案為基價標準由10元/3公里調整為13元/3公里;計程標準由2元/公里調整為2.3元/公里。燃油附加費由3公里以上運次加收3元調整為全部運次加收1元。
雖然漲價已成定局,但有聽證代表表示,單靠調價不能完全解決北京市高峰期打車難和出車率的問題,建議加強出租車司機服務意識、城市管理者緩解交通擁堵以及做好出租車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
參會的聽證代表此前做了調研,反饋回來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出租車運營管理體制以及“份子錢”(承包費)上。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成本調查隊對駕駛員單車支出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駕駛員的支出總額為12718.72元/車/月。其中,承包費是6201.47元,約占駕駛員總支出的48.76%。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杜立群認為,出租車的租價是由三方的關系形成的,就是駕駛員、出租車公司、乘客形成的價格支付能力。此次聽證的方案只涉及乘客和駕駛員,而忽略了出租車公司的責任,在調研中大家意見比較多。
“現行方案提出增加的費用全部歸于司機,只是暫時緩解但不是完全消除了關于份子錢的爭論。很明顯租價和份子錢之間確實存在邏輯關系,不可能簡單割裂開來!毕M者代表、北京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鄭實說。
不過在北京市出租車價格連續7年沒有變動的情況下,從第三方提供的企業成本監審報告中可以看出,除了車輛本身的價格在下降以外,其他各種成本在不斷上升,出租車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在壓縮。
經北京市發改委成本調查隊審核確認,出租汽車企業單車月成本為5279.85元,收入扣除成本后,出租車公司單車利潤不足千元。
出租車企業代表,首汽集團副總梁海晨也回應稱,公司單雙班平均單車月成本為5380元,但是由于行業吸引力差,駕駛員匱乏,平均單車月收入為6172元,凈利僅537元。
對此,鄭實也表示,企業的管理效益可以進一步提升,但是提升空間可能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多。
來自西城區的消費者代表彭鳳琴表示,希望出租車企業能夠把份錢更加透明化、細化,提高出租車司機的福利,比如節假日或者雙休日免去一天的份子錢,這樣能增加司機工作的效率和積極性。
對于參會的聽證人來說,提高出租車司機的待遇沒有任何異議,但以消費者的身份在兩個方案中選擇仍然壓力很大,正如唯一反對漲價的來自騰訊的聽證代表吳婷所言,“在這個問題上能否出租車公司和政府多承擔一些,而不是一定要消費者來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