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張家然
在不到30天的時間里,包括董事、監事等高管在內的9人合計26次共減持1293.345萬股公司股份,累計套現10.69億元,山東煙臺大牛股杰瑞股份(002353)正在上演的高管套現潮令人瞠目。關鍵是,在此波減持潮中,公司實際控制人孫偉杰及其一致行動人王坤曉套現近9億元,由此也讓部分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產生了幾許擔憂。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杰瑞股份上市3年利潤連續大幅增長,公司股價目前正處于上市以來的最高位。不過在投資者期盼公司業績繼續增長的同時,杰瑞股份應收賬款卻持續飆升,截至2012年末,其應收賬款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高達38.8%,存貨也大幅增加。而這兩項正是會計界人士眼中,最容易出貓膩的地方。 “應收賬款所占比例太高了,有些不正常。”23日,山東匯德會計師事務所一位專門給上市公司做審計的注冊會計師表示,利潤是虛的,公司業績要有持續的現金流入才有保障。而杰瑞股份上市以來的3份年報顯示,該公司只有2012年經營性現金流為正,其余皆負。盡管不能就此質疑杰瑞股份的增長,但高管層大肆套現背后,部分投資者還是擔心公司未來的增長質量。
正副董事長領銜
20日,杰瑞股份董事長孫偉杰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票120萬股,均價82.06元/股,套現9847.2萬元;同日,孫偉杰還通過競價交易減持88.82萬股,均價84.12元/股,套現7471.54萬元。在同一天內,作為實際控制人的孫偉杰,通過兩種渠道共計套現1.73億元,減持的迫切心情可見一斑。 導報記者注意到,杰瑞股份自2010年上市以來,凈利潤增長率一直在50%以上,由此公司股價也是一路攀升,目前的復權價在360元左右,處于上市來的最高點,相比上市首日62.08元的最低價,漲幅已在5倍以上。 在如此高位減持,顯然更有利于兌現持股利潤,而孫偉杰20日的減持,也不過是過去一個月內該公司高管層大幅減持的縮影。 導報記者查閱深交所記錄發現,4月24日,杰瑞股份副董事長王坤曉以84.05元/股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100萬股,套現8405萬元,由此拉開杰瑞股份高管層減持序幕。當天,杰瑞股份董秘程永峰則通過競價交易減持15.815萬股,套現1376.54萬元。 4月25日,孫偉杰加入減持大潮,當天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00萬股,套現7915萬元。此后,孫偉杰又于5月2日和3日兩次共減持250萬股。本月,在20日通過兩種方式減持后,21日孫偉杰再次通過競價交易減持23.59萬股。近一個月時間內,孫偉杰累計減持693.75萬股,套現5.72億元。 王坤曉則在4月24日首次減持后,又進行了多次百萬股級別的減持,并且隨著股價的走高,也拋棄了大宗交易的減持方式,在5月20日進行了90萬股的競價交易,累計減持406.25萬股,套現約3.34億元。 在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引領下,杰瑞股份的高管層也紛紛加入減持大軍。除董秘程永峰外,財務總監呂燕玲、監事劉世杰、總經理王繼麗、副總經理劉東、訾敬忠、李志勇等先后減持,套現金額從17.3萬元到5400萬元不等。 一個月下來,杰瑞股份高管層共減持1293.345萬股,累計套現10.69億元。
應收賬款不太正常
導報記者注意到,杰瑞股份上市以來凈利潤連年增長,2010年-2012年分別為2.82億元、4.24億元和6.43億元,凈利潤增長率均超過50%;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更是高達1.51億元,凈利潤增長率達到驚人的148.05%,以至于二級市場投資者紛紛預期杰瑞股份的股價會繼續攀升,走出長牛行情。 可高管們的大肆減持,除了引發投資者不滿外,也有部分投資者開始審視杰瑞股份連續多年的高增長。由此,應收賬款持續高企、經營性現金流上市后大部分時間為負等,開始引起投資者重視,他們進而也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可持續性產生了疑問。 導報記者查閱財報發現,杰瑞股份2010年-2012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44億元、14.6億元和23.84億元,但在收入高增長的同時,其應收賬款更是以接近翻番的比例攀升———相應年份數額分別為2.14億元、5.25億元和9.25億元,應收賬款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22.67%、35.96%和38.8%。今年一季度的應收賬款更是高達10.77億元。 而從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來看,杰瑞股份2010年和2011年分別為-4475.94萬元和-13951.09萬元,只有2012年短暫轉正,為1.75億元。 “企業的應收賬款過多,可能是因為業務量也較大。”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山東分所審計員李娜表示,但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現金流太少,也預示企業償債能力差,發生壞賬的風險大,同時也表示企業的資金成本增加,財務風險高。 上述注冊會計師則表示,以年收入20多億元判斷,應收賬款保持在2億-3億元屬于正常。如果企業業務依附于某個巨型的企業,應收賬款比例可能偏高,但杰瑞股份接近40%的應收賬款還是太高了,不太正常。 導報記者也注意到,2012年末杰瑞股份存貨有9.49億元,2011年和2010年則分別為5.49億元、2.61億元,如果把存貨和應收賬款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則更高。 知名財務專家馬靖昊表示,判斷上市公司的利潤質量有兩種方法:如果存貨增長幅度大大超過銷售成本的增長,應收賬款增長幅度遠遠高過銷售收入的增長,說明資產質量差,利潤的含金量低;要關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如果連續3年是負數,十有八九那個利潤、收入有問題。 在杰瑞股份高管層大肆減持后,有投資者在網上發帖表示,“應收款和存貨比例的快速上升,減弱了我們對其業績增長質量的確定性。對于杰瑞公司來說,這一變化恰巧發生在上市后和大非解禁之前,更值得我們對其增長預測采取慎重態度。” 對于投資者的疑問,導報記者曾致電杰瑞股份,但接聽投資者聯系電話的工作人員以董秘不在和自己不懂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而針對一系列疑問,杰瑞股份只是通過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表示,大股東登記的減持股份已經全部減持完畢,“控股股東遠比高管對公司的發展更有信心”;至于應收賬款高企,“國內主要通過催收壓庫來保證,提高海外收入,增加非國有企業的收入”控制壞賬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