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王石的頭銜是訪問學者,他研究方向是江戶時代日本的國民普及教育、知識分子的西學訓練以及工商界的社會地位。
他很欣賞日本,每年都要去很多次,有很多日本朋友,提出過“萬科[簡介 最新動態]必須學習豐田”。住宅產業化是他為萬科制定的三大戰略之一。2006年,萬科聘請日本專家伏見文明作為工廠化住宅的建筑技術總監,全面負責相關技術研發。
2012年底的一個論壇上,他強調“作為轉型成功的東方國家,日本是很值得學習的”。今年年底,他在哈佛的學習報告也將出版,他用西方學術的框架來總結對日本的思考。他的日本朋友知道后,立刻預約日文版。
他喜歡日本,但在他的游學計劃里,沒有日本這一項。他說日本的進步是因為成功學習西方,那干嘛不直接到西方去。2013年,他要去劍橋大學研究猶太史,然后再去耶路撒冷。
聽起來,這像是一個內心信仰的追求之旅。幾年前,王石寫了三本和倫理、宗教有關的書——《靈魂的腳步》、《徘徊的靈魂》和《靈魂的臺階》。
王石是一個軍人的兒子,從小接受無神論教育,但功成名就后他經常發現身邊的朋友突然有了宗教信仰,這極大沖擊了他的思維方式,讓他困惑。他在一次公開講座中說“你可以不信,但是你不能不知道”。
因為登山,他對藏傳佛教有所認知,“玄奘之旅”讓他了解伊斯蘭教。很早以前,他就有意“全盤西化”——登山、航海、玩賽艇、出國不吃中餐、用現代企業管理辦法治理萬科。他發現基督教在西方現代文明中的地位,他想追尋問題的根源。在哈佛學習后,他曾經對媒體解釋:“我們現在是西學中用。我們學習西方的東西,更多是技術層面。如何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理解、吸收,到最后一定是宗教信仰。”
在他看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契約精神密不可分,而基督教文明突破了傳統的法律和宗法制度,是契約精神建立的根源。
聽起來王石的思考有些玄妙,但如果把學習宗教看作是理解世界的方法論,就不難理解。所以他會在選課時放棄“資本主義商業史”,改聽“現代戰爭起源”。因為后者教授的方法論更具有啟發性——“民主國家比獨裁國家更傾向和平嗎?”
偶像的黃昏
5月10日,48歲的馬云正式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只擔任董事長。在幾萬人的體育場里,他的離職儀式被搞成了勵志祈福大典,堪比巨星演唱會。
14年前,48歲的王石讓出總經理,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登山和社會公益上。
很難比較馬云和王石在交班問題上誰更灑脫,兩個人都說一旦企業有問題,都不會回來。
對王石而言,這樣的表態更像是對自己價值觀的慣性表達。他多次說過,萬科不是我的兒子,而是我的作品,但顯然這個作品集中了他太多的理想和情懷。
兩年前在一個論壇上,談到萬科是不是向要多元化,他說:“誰要是多元化,就算我死了,在棺材里也要伸手出來反對。”
萬科上市前,王石曾擁有四成股份,但他主動放棄了,這個有違人性的決定讓他獲得了對萬科掌控權的道德優勢,這給所有試圖去挑戰他權威的人設置了一道難以翻越的藩籬。
王石被視為一個理想主義者,這直接影響到萬科的企業氣質。他大概是中國唯一一個敢于一直在公開場合宣揚“不行賄”的企業家,他的承諾不只是包括個人,還包括整個公司。他說,萬科員工行賄就是我行賄。
不行賄加上不賭“地王”的策略,在很長時期,萬科都只能開發郊區大盤,而房屋質量、物業管理水平和社區文化則為萬科贏得了消費者。
在形象曖昧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群體里,萬科的氣質顯得有些另類,這家公司不鼓勵狼性競爭,也不提倡為了工作而耽誤家庭,總是希望通過一些有技術含量的手段來取勝。這是一家職業經理人味道非常強烈的公司,而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在中國本土企業中,還非常罕見。與此同時,創始人的威望猶存,新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還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與進取心,并去實現一個共同的理念。
從一線退出后,王石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企業之外的事情。他廣為人知的標簽是登山家,他給很多企業做廣告,也給很多上市公司做獨立董事。
在哈佛的日子里,他直接推動萬科參與哈佛公開課項目,這不單是一個視頻項目,還包括了在線教育、討論、學生提交作業等一系列活動。
他在擔任阿拉善生態協會會長期間,引入了羅伯特議事規則,在中國企業家群體中實踐了一把民主治理。在擔任壹基金執行主席期間,讓這家中國最具知名度的民間NGO從私募走向公募,并確立了發展方向。這兩個標桿的意義,或許在很多年后才會被真正認識到。
上世紀80年代到深圳創業,王石已經三十多歲,從那時起,他才算真正意義上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從那時起,在并不太長的時間里,他成功拓展了人生的寬度,他一直追求有技術含量的生活方式,始終不放棄自己的好奇心,所以才會對方法論如此在乎。
在名利之間,他從不諱言自己會選擇名,他極大挑戰了中國人“悶聲發大財”的理念,他的種種行為也注定了在中國企業家群體中的“另類”形象。
他說自己的人生已經處在拋物線的下滑部分,還沒想好要怎么去退出公眾視野,但已經開始淡化自己。去年的“紅燒肉”事件,讓他再一次成為網絡狂歡的焦點,王石打造的道德形象在這場對隱私的集體窺探中被廣受質疑。而這場狂歡也讓人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也許并不完美,但有更豐滿的人性,如同希臘神話里的神和英雄。
或許要到很多年以后,王石對于這個國家的意義才會體現出來。這就像在波士頓的語言學校,老師和同學對他另眼相看,不是因為他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而是他兩次登上了珠峰。
對此,王石的總結是:大家覺得重要的是,一個人究竟能不能突破自己。
王石簡介:
1951年1月23日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軍人家庭
1968年參軍,服役于空軍汽車三團,
1973年復員到鄭州鐵路局的水電段做鍋爐大修車間當工人。
1974年至1977年就讀于蘭州鐵道學院(現為:蘭州交通大學給排水專業畢業)
1977年經學校分配后供職廣州鐵路局
1980年進入廣東省外經貿委
1983年進入深圳特區發展公司
1984年組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任總經理;
1988年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1988年萬科上市
1994年榮獲“深圳市第一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1998年受到國家總理朱镕基接見,朱對王石對房地產的市場走勢和看法給予充分肯定。
1999年9月應邀出席《財富》論壇,并作專題演講,在會上呼吁21世紀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走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適應新世紀、新市場的挑戰。
1999年發起組織“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協作網絡”,并被推舉為首任輪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推動中國城市住宅產業的良性發展。
1999年不再兼任總經理
2001年5月應邀出席在香港舉行的“2001《財富》論壇”。
2001年11月,榮獲“深圳市第二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2000年、2001年,萬科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世界最佳小企業” 。
2000—2002年連續三年當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
2003年5月,被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創業企業家”稱號。
2003年5月,登上了珠峰,并創造中國最年長登頂珠峰的記錄
2004年擔任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第二屆會長
2005年4月、12月,他分別滑雪抵達北極點和南極點,完成了“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南北極點”(7+2)的探險計劃。
2007年底,提出樓市“拐點論”,引發廣泛爭議
2008年5月陷入汶川地震“捐款門”
2010年5月,再次成功登頂珠峰,并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中國最年長登頂珠峰的記錄。
2011年1月任壹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2011年3月赴美游學,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2012年10月傳出婚變
王石身份表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集團董事會主席
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
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第二屆會長
壹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中國最年長登頂珠峰記錄保持者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
哈佛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