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首席記者 時超 濰坊報道
繼*ST海龍(000677)之后,又一家濰坊上市企業身陷債務黑洞。 28日晚,*ST亞星(600319)發布公告稱,由于資金緊張,導致不能按時歸還部分貸款,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逾期貸款達4.7137億元。 這是本月內該公司第三次發布逾期貸款公告。至此,*ST亞星逾期貸款總額已徹底超過公司一季度3.67億元的凈資產額(按每股凈資產1.16元推算)。 經濟導報記者29日赴濰坊了解到,作為國內CPE產品龍頭企業,*ST亞星近期處境頗為困難,不僅融資渠道受限,主業經營更是不見起色。面對債務、退市等危機,其能等待的只有當地政府以及新進大股東———山東鹽業集團可能提供的幫助。 不過,山東鹽業進駐近一年時間里的沉默,以及導報記者采訪中,公司所在地相關政府部門對此事的回避態度,卻使*ST亞星的償債之路顯得撲朔迷離。 對此,導報記者30日致電*ST亞星董事長、山東鹽業總經理孫樹聲咨詢,其僅表示,“公司生產正常,正在協商解決一些事。”而對于山東鹽業下一步是否會提供幫助的問題,孫樹聲也僅以一句話一帶而過。 *ST亞星將如何面對這一困局,會不會走上*ST海龍破產重整才得以擺脫債務負擔的老路,令人關注。
猛增的逾期貸款
29日中午,位于濰坊市寒亭區民主街路的亞星化學新廠區內,機器轟鳴聲隱隱傳來,一輛輛運貨車沿廠區西側的亞星路駛出,顯得頗為熱鬧。 “從這里往北,還有亞星歐萊化學、亞星熱電等好幾個亞星的分公司,占了很大一片地。”站在亞星路南口,當地一居民告訴導報記者,從表面看,亞星還是一家不錯的企業。 不過,正是這家看似不錯的企業,近期的處境卻是急轉直下。根據*ST亞星的相關公告,從4月25日至5月28日的33天內,*ST亞星及其控股子公司累計增加逾期貸款2.6億元,目前逾期貸款總額不僅超過公司一季度持有的現金,更是超過其凈資產總額。 “公司正同政府一起,與銀行協調這個事情。”29日,*ST亞星證券事務代表田原對導報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銀行就逾期貸款事項起訴公司。不過,涉及逾期貸款的銀行再發放貸款的難度較大,而且僅靠信貸融資成本較高,“公司現在正在接觸各種融資渠道,盡量把財務成本降下來,比如說租賃融資,它的利率就低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恐怕并不是*ST亞星最糟糕的時候,因為6月份*ST亞星的銀行貸款到期更為集中。據2012年年報披露,今年6月,*ST亞星及子公司亞星湖石將有4筆貸款到期,金額合計7.29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公司資金面不能改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公司的逾期貸款就將增至10億元左右。 導報記者注意到,*ST亞星也曾經因為貸款逾期而惹上過官司。其2012年8月份的公告就顯示,公司收到兩則借款糾紛訴訟,分別涉及華夏銀行青島分行以及平安銀行上海分行,金額總計1.5億元。公司及大股東亞星集團更是因此被凍結部分資產。 “那次是因公司當時的領導班子存在違規行為,銀行比較擔憂。而這一次出現逾期屬于經營情況。”田原再次強調,“銀行有銀行的想法,目前他們主要與政府協調,所有事情都處理完,再去考慮逾期貸款問題。銀行與公司沒有太大沖突。” 銀行謹慎
不過,即便不會有沖突,該還的錢還是要還,而如何籌錢,正是*ST亞星目前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有逾期存在,銀行放貸的空間就小了。想要解決問題,還得政府出面或者有實力的資金方擔保。”濰坊一家股份制銀行某支行的中層向導報記者表示,據其了解,該行沒有涉及*ST亞星的貸款,“現在更是不敢貸了。” *ST亞星此前曾宣布,2013年度擬向銀行申請16.1億元綜合授信,這與2012年其從銀行要到的21.89億元額度相比,縮水較大,可見銀行對其業務已頗為謹慎。 為了解目前銀行就*ST亞星逾期貸款問題與政府部門的協商進展情況,導報記者28日分別采訪了濰坊市國資委、市金融辦等。出人意料的是,這些部門的相關人士均對此持回避態度。 濰坊市國資委辦公室一杜姓負責人表示并不知情,并向導報記者提供了一個電話,然而電話那頭的人士稱自己是濰坊市財政局的工作人員,對亞星化學更不知情。隨后,導報記者再次撥打杜姓人士電話,再無人接聽。 濰坊市金融辦一名工作人員在得知導報記者采訪意圖后,忙表示領導都在外開會,辦公室主任更是在外學習,如要聯系采訪,需等一周以后。 融資遲遲沒有定論之時,*ST亞星的經營也難現起色。公司報表顯示,2012年巨虧4.77億元,2013年一季度虧損169.47萬元。另有媒體報道稱,今年4月,公司利潤總額為-320.9萬元,虧損再次擴大。 “生產還算正常,就是有不少人嫌收入少走了。”28日中午,在亞星化學新廠區門口,一李姓工人向導報記者表示。彼時雖然正值下班時間,但亞星化學的大門口,除了堆積較多的貨物,只有寥寥數人騎車離去。
前車之鑒
多名投資者在*ST亞星連續發布預期貸款公告之時,就向導報記者表示,感覺公司很像在走同城企業*ST海龍的老路。后者去年3月因資金緊張逾期貸款累計超過10億元,進而引發兌付危機,后開啟了破產重整之路。 另外有相似經歷的還有*ST鋅業(000751)。這家公司去年底時爆出的逾期貸款額度就已經高達25億元,嚴重資不抵債,隨后也是不得不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不過,齊魯證券分析師劉保民對此卻表示,事情并沒有投資者想象的那么悲觀。“首先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向好的;其次,公司背后的大股東山東鹽業,實力不容小視。” 在劉保民看來,*ST亞星的境況并沒有*ST海龍那么糟糕,只要度過資金緊張期,還有發展空間。不過他也表示,公司的發展需要山東鹽業的大力支持。 導報記者也注意到,雖然*ST亞星的逾期貸款不斷增加,但是其股價近日來卻不斷攀高,已從本月3日的3.56元漲至如今的4.2元附近,漲幅達到18%。分析指出,投資者的信心或源于對山東鹽業的期望。 不過,就山東鹽業本身來說,其入主*ST亞星后的表現卻頗為低調,除了從亞星集團受讓*ST亞星17.5%股權花費的2.83億元,并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對于今后是否給予資金支持,孫樹聲30日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僅表示,“需要按照程序辦理。” “山東鹽業有他們的想法,不然不會進來。但是具體有何想法,還要看公司公告。”田原對導報記者表示。至于對破產重整的猜測有何回應,他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