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藝謀(資料圖)
·中國式作坊運作,不規范難持久
與張藝謀張偉平有過多次影片宣傳合作的麥特文化傳媒總裁陳礪志,曾這樣評價他們之間的合作,“導演沒時間顧及家人、生活,張偉平卻能對他的穿衣購物、父母女兒都照顧到,這就是因為兄弟感情”。雙張長達16年的合作,全都建立在信任和情誼的基礎之上,甚至沒有任何形式的契約。用一部電影名形容這種合作模式正合適——“愛”的捆綁。
基于信任和義氣的合作,不規范,更難以持久。電影研究者周黎明稱這種合作模式為“中國作坊式運作”,他認為張偉平并非是現代意義上的電影監制,“兩人捆綁在一起不是靠法律合同,更像是靠哥們兒義氣,這種東西不會持久。”一個電影公司首先不可能只做一個導演,而張偉平劍走偏鋒的宣傳營銷方式,比如新片上映前放出張藝謀與前妻復合之類的八卦,也讓人承受不來。
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二張”組合基于“義”而長久存在,又因“利”產生裂痕,有了解內情的知情人士曾經爆料,“張偉平并不按影片實際產出利潤分賬,虛報了《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的拍攝成本,張藝謀在這兩部影片中既無片酬也無分成,等于是分文未收”,再加上“張偉平所策劃的一系列報復性行為,包括曝光家人、發律師文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受害者姿態,等等,也讓張藝謀心寒”,最終兩人漸行漸遠,落得“不能好好道別”,讓人唏噓感嘆。
“新雙張”:愛你就是要放你自由
·互惠互利的雙贏,或迎來“攜手白頭”
“我感覺自己掉溝里了,我不討厭商業電影,但害怕被商業裹挾。”張藝謀說過這樣一句話。外界普遍認為,“舊雙張”合作時期,張藝謀深受張偉平的捆綁和制約,分手后無非是要話語權和自由。
業內傳聞,樂視首先以“3年2億元的天價簽約費,以及樂視藝謀基金的85%利潤分成”這等真金白銀吸引張藝謀,再保證了他充足的自由度,再加上新媒體的全新平臺,最后得以抱得名導歸。但樂視影業CEO張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了這個簽約價格和分成比例,“都是胡編”。雖簽約費至今成謎,但據業內人士們推測,樂視影業此番簽約應該不低于2億這個數目。據悉,樂視影業將在2-3年內開啟國內A股市場的IPO之路,目前A輪融資已經談妥。同時,張昭表示樂視影業已經允諾給予張藝謀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權。
張藝謀與樂視的合約期是15年。“新雙張”是否能攜手共赴這漫長美好的未來?鳳凰娛樂連線數位業內人士,大部分持肯定、看好的態度。但同時,也有人提出兩人的合作在短期內可能還面臨著必要的“磨合”與“兼容”。
年過花甲、美譽度嚴重受損的張藝謀來說,需要在中國電影導演新老交替的時刻,需求新的轉型和發展;而樂視影業則需要張藝謀來大幅度拉升業界影響力。雙方的合作,在業內人士看來,是一場互惠互利的雙贏,張藝謀有極大可能與新東家“攜手白頭”。
“這個合作,樂視是贏家,張藝謀是中國電影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他將對整個樂視的發展產生拉動。同時張藝謀也是贏家,因為他從此可以爭取到更多的決策權、話語權和創作自主權。”既然雙方都是贏家,就沒有理由散伙。”張昭和張藝謀多年的合作伙伴高軍曾這樣分析過。
張昭曾強調,樂視的模式是市場驅動模式,他設想,“我們會先收集樂視網提供的網上觀影用戶數據、樂視影業地面系統提供的影院觀眾調研數據,再結合其他合作伙伴提供的行業數據,在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后,再進行電影選題的操作。”對此,有電影人指出,“相比于老東家的‘偽商業’,樂視這個新東家可是太商業了”。所以話不能說死,“新雙張”仍然面臨著“理念”、“價值觀”、“處事方式”等一系列的磨合,外人圍觀,也只是看個門道,湊個熱鬧,“新雙張”的明天會怎樣,我們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