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電:近日,菲律賓不斷在南海制造事端,早在上世紀90年代,長期覬覦南沙島礁的菲律賓就在1995年2月挑起第一次美濟礁事件、1998年10月挑起第二次美濟礁事件,但均以失敗告終。軍事專家張召忠在接受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采訪時解析了美濟礁的地理位置及戰略意義。
美濟礁(英文名稱:MischiefReef),是中國南沙群島中的一個暗礁,位于北緯9度55分,東經115度32分。美濟礁是個環礁,東西長約9公里,南北寬約5.2公里。1935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南惡礁。1947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美濟礁。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名稱為美濟礁。包括美濟礁在內的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菲律賓政府屢次在美濟礁挑起事端,與中國政府爭奪該島礁,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1995年5月13日,菲律賓軍方蓄意將爭議升級,組織了38名本國與外國記者,分別用船只和直升機載運到美濟礁進行所謂的“采訪”。張召忠表示,菲律賓請外國38名媒體工作者到美濟礁上來,主要想把問題國際化,它做了非法的事情,還想將其合法化,欲占領輿論最高點,以達到長期占有的目的。
在談到美濟礁在南海獨特的地理位置時,張召忠表示,美濟礁應該算是我們的南沙群島中,距離菲律賓最近,但距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島礁,我們通常叫做前進基地,前沿存在。它最危險,但是正因為它危險,所以價值最大。美濟礁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菲律賓政策的一種探測,也是對我們膽量的一種考驗。美濟礁到三沙市距離一千多公里,與黃巖島,三沙市構成一個三角形。物理上,三角是最穩定的格局,從戰略上來說,戰略部署也是非常好的。從黃巖島往南,經過仁愛礁到美濟礁,這又構成一個戰略防線,整個割斷了菲律賓所謂的卡拉延群島和巴拉望省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