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目前菲律賓登陸艦上的物資已經難以為繼,特別是淡水所剩不多,估計只能維持10多天。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菲方“賴著不走”的姿態依然沒有改變。著名軍事專家、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對《世界新聞報》分析,針對菲律賓的“無賴”之舉和不斷挑釁,中方在仁至義盡之后,將以步步為營的策略奪回仁愛礁。
菲占島礁補給難維持
從航拍的照片來看,菲律賓在仁愛礁坐灘的報廢登陸艦早已破爛不堪,如果不是還標著軍艦的舷號,它看上去就如同一堆廢銅爛鐵一般;其存在于仁愛礁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體現菲方的所謂“軍事存在”。
實際上,由于長期未進行加固,這艘破爛軍艦正在逐漸下沉和解體。菲媒體報道稱,菲律賓海軍目前正千萬百計地想要打樁加固該軍艦,并向駐守在艦上的海軍陸戰隊提供補給,而艦上所剩補給最多只能堅持半個月了。
據路透社5月29日報道,菲律賓向西方媒體公開了在仁愛礁上的菲駐軍照片,停留在仁愛礁的這艘廢棄軍艦殘骸或將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菲方聲稱,中國派出一艘軍艦、兩艘海監船和一些漁船于5月8日“入侵”仁愛礁水域。菲海軍稱,截至5月28日,中國的兩艘海監船仍在留守,并且距離菲律賓的這艘殘船只有5海里的距離。
有菲律賓官員稱,目前集結在南海仁愛礁附近的中國船艦可能會切斷礁上菲駐軍的補給。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甚至稱“為保衛領土與中國戰斗到最后一人”。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5月30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菲方應該保衛自己的領土,而不是保衛他國的領土。耿雁生還表示,中國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海軍艦艇在管轄海域進行巡邏是完全正當的。菲律賓在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非法坐灘,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中國政府和軍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
觀察人士指出,在海上補給路線被封鎖的情況下,菲方有進行空投補給的可能性。對此,羅援分析認為,空投補給意味著出動的飛機要在幾平方米的范圍內準確投送,其難度較大,成本和風險也很高。而且,這種方式可持續性不強,長時間的空投補給將難以為繼。
中方圍困逼菲方撤兵
1999年,菲律賓的這艘軍艦就以“擱淺”為借口,占據了中國南沙群島的仁愛礁。對此,中方曾多次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該艦。然而,菲方罔顧中方嚴正立場和自己的承諾,一直賴著不走,企圖永久性地非法侵占仁愛礁,這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時至今日,中方不得不采取措施,準備對菲方占礁人員進行驅逐。
羅援說,中國的應對手段分為幾個層次,先禮后兵,警告在先,首先力爭在民事范圍內解決問題;如果菲律賓繼續“賴”下去,那么就要在執法層面來解決。在此過程中,中方可以采取的一個策略就是“圍三缺一”。中方將對仁愛礁從三個方向進行合圍,同時給菲律賓放出一條“去留生路”。如果菲方軍事人員主動撤離,中方將會“歡送”;但如果其繼續賴著不走,中方可以把他們的“撤退路線”也堵住,對其進行長期的圍困。
羅援認為,接下來,對廢舊軍艦上的菲方人員進行斷糧、斷電,并最終迫使菲方撤走,是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他說:“這樣做,并非軍事行動,而是一種準軍事行動。”如果菲律賓方面認為,仁愛礁上的駐軍難以為繼,那么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主動撤離,二是繼續拖延下去。如果選擇后者,那么這些菲律賓軍人的身份最終不得不轉變,他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能作為“難民”向中方申請救助。在此情況下,中方可以對其進行人道主義救援,但對方身份將不再是軍人,而是在海上擱淺遇難的“難民”。
此外,即便中方對這些“難民”進行補給,菲律賓方面還要按照國際法的相關規定,對中方予以補償。而如果菲方在這種情況下仍堅持不走,那么中方可以按照“難民非法入境”處理,對其進行驅趕和拘捕。可以想見,如果菲方人員堅持“賴”在仁愛礁,一段時間以后,菲方軍人將面臨嚴重后果:要么被困死,要么被驅離或拘捕。菲律賓還會堅持多久?羅援說:“實際上,菲律賓現在的明智之舉,就是主動將擱淺的破船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