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趙雪 宗曉
實際控制人不明晰、不斷累積的巨額逾期貸款、公司官司纏身,這些不利于上市公司運轉的“病痛”,都被*ST亞星(600319)一 一撞見。 省屬國有企業山東鹽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鹽業”)去年9月入駐后,*ST亞星的投資者一直期待其能夠重組公司,未料至今一直沒有動靜。目前山東鹽業與公司原大股東亞星集團“雙頭控股”的局面將如何發展下去,也頗令人好奇。7日晚間,*ST亞星2012年年報更正公告中的一段文字,更是透露出微妙意味。
年報更改玄機
*ST亞星的實際控制權問題不僅困擾著投資者,甚至連負責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感到迷惑。 在*ST亞星原2012年年報全文“第十節財務會計報告”中“八、關聯方及關聯交易”關于“(一)本企業的母公司情況”一項中,備注的第二條原本為,“2013年2月4日經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本公司董事會主要成員由山東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委派,本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山東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在更正后的報告中,這一項變為,“2013年2月4日經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新一屆董事會成立,至此亞星集團與山東鹽業同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共同管理公司。” 從“實際控制人”變為“同為第一大股東”,這一更改似乎讓山東鹽業進入亞星化學后原本就尷尬的公司控制權問題更令人好奇。 對于上述似乎不是筆誤的更改,*ST亞星證券事務代表田原對經濟導報記者解釋說,這是由于會計師事務所不明白具體情況,認為實際控制人是山東鹽業。 那么,這一疏漏是否緣于會計師事務所不知其詳呢?導報記者13日聯系了為*ST亞星做審計的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聽到導報記者的問題后,對方忙用略帶焦急的語氣反問說,“公司是這樣告訴你的?哪個部門?我去跟他們溝通吧。”隨即便掛斷了電話。 導報記者注意到,中瑞岳華是*ST亞星今年3月剛更換的會計師事務所。 年報多次被“非標”的*ST亞星,因為2011年半年報虛假記載、未披露關聯方關系等違法事項,不但遭證監會查處,前兩任董事長也因此被市場禁入。 正因以上種種,在首次預約年報披露的前一周,*ST亞星宣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跟以前“劃清界限”。 不過,公司在披露2012年年報時仍然出現了上述差錯。 *ST亞星證券部部長范銘華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說,這件事公司的失誤是,因為時間倉促,事務所在將報告交給公司之后,公司方面沒有審出來。至于為何事務所會做那樣的備注,范銘華猜測說,可能是由于事務所看到董事長來自山東鹽業。
膠著的實際控制人
“股權上現在是雙方共同管理,具體決策按照公司法的程序,提交董事會和股東大會。”面對導報記者對于公司現在控制權、管理次序上的疑問,田原如此解釋。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雙頭控股”局面不但罕見,而且在公司治理方面更難總保持一致。山東鹽業花費2.83億元取得*ST亞星17.5%的股權,更不可能僅僅是“友情援助”。 從*ST亞星董事會構成看,山東鹽業力量似占上風。新一屆董事會6名非獨立董事中,新任董事長孫樹聲、董事譚新良均來自山東鹽業;亞星化學本部僅有孫巖一人入選。 不過,范銘華卻說是雙方各派兩名董事。導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除了來自山東鹽業的兩名董事外,朱秉新、魏嶸兩名董事均來自*ST亞星另一股東香港嘉耀國際投資,現任公司總經理、董事李白賢則是山東海化原副總經理。 關于誰是實際控制人,李白賢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事“也不好說”。 據了解,山東鹽業對有關*ST亞星的事一直比較低調,導報記者幾次在采訪中問及未來會不會對上市公司提供更多幫助時,同時還擔任山東鹽業總經理的孫樹聲一直未置可否。 業內人士分析說,在現在控制權不明朗的情況下,濰坊跟省里都有“試探”之意,一方不決定放權,另一方就不會注入資產。日前甚至有媒體報道,“如今亞星化學內部也是人心不穩,傳聞滿天飛,有人說山東鹽業有意退出,有人說公司正在接洽中化。”不過,*ST亞星隨即作出澄清,但有關公司管理主次的問題,依然語焉不詳。
負債累累
無論控制權如何,現在背在*ST亞星身上的負擔仍然沉重。至上月底,公司逾期貸款額高達5.58億元。根據以往披露,其從工商銀行獲得的6000萬元貸款也將于6月25日到期。 自4月24日公司發布第一條逾期貸款公告始,至6月1日,亞星化學共接連發布5條逾期貸款公告,均表示,“由于公司資金緊張,導致公司不能按時歸還部分貸款,造成銀行貸款逾期的情況發生。” 今年以來,該公司僅對中國銀行濰坊城東支行就有4筆逾期貸款共計1.3億元。此外,*ST亞星為子公司亞星湖石提供的4家銀行綜合授信擔保也于今年4月到期,額度共計2.79億元。 依靠銀行貸款解決資金問題致使公司財務成本高企,令人擔憂。對此田原表示:“因為前任領導有違規操作,導致公司受到證監會處罰,一些融資渠道存在障礙,因此暫時選擇向銀行貸款的方式,未來將會逐步嘗試其他融資渠道,力求將財務成本降到最低。” 雖然亞星化學負債累累,償債能力頗受質疑,今年一季度依然虧損,田原卻表示,“目前公司自身的運營沒有問題,只是最近經濟形勢不好影響公司利潤,而且一季度是傳統的整體淡季。” 即便如此,為了維持公司正常運轉,*ST亞星仍然申請了2013年26.1億元的融資計劃,包括向銀行申請的16.1億元綜合授信以及向國泰租賃有限公司融資10億元。對于債務和融資的前景,田原坦言:“需要政府和銀行的協調。” 除此之外,*ST亞星還因自身及亞星集團,面臨幾筆被追債的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