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肉餡櫻桃引發消費恐慌 農產品安全事件該如何危機公關?


肉餡櫻桃引發消費恐慌 農產品安全事件該如何危機公關?




財經  加入時間:2013-6-14 16:30:1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6月14日電(記者葉婧 陳灝 潘林青 呂福明)近日我國多地出現“生蛆櫻桃”的傳言,引發消費者恐慌,果農也因此遭受沖擊。除櫻桃外,近年來,柑橘、楊梅、香蕉等水果都曾因為類似問題遭受信任危機,并對整個產業造成損失。業內人士認為,政府部門與行業組織應做好“危機公關”,穩定消費者信心,避免“一顆壞水果”毀了整個產業。

    櫻桃“生蛆”是真是假

    時值6月,正是櫻桃購銷旺季。然而,端午前后,微博、微信中傳出一些今年櫻桃“生蛆”的“緊急通知”,稱“櫻桃里寄生了一種蛆蟲,幾乎100%都有”,呼吁大家不要購買櫻桃。一些網友還將生蟲的櫻桃戲稱為“肉餡櫻桃”。

    為了驗明真假,陜西、北京、青島、廣州等地的一些網友自己買回櫻桃,根據網上介紹的檢驗方式做起了實驗。有些櫻桃經鹽水浸泡后,真的出現了線狀小蟲。有人還附上照片,直呼惡心,稱以后不敢再吃櫻桃。

    不過,也有很多人反映,櫻桃泡了一個小時,仍然顆顆完好。“昨天剛買了2斤櫻桃回家,用鹽水泡了,沒看見有蟲子。”濟南市民萬穎告訴記者,她對于“櫻桃生蟲”的傳聞并不太在意。她說:“蟲子還看得見、摸得著、避得開,總比農藥殘留好。”

    為檢驗櫻桃里是否含有蟲子,記者在北京市佟麟閣路及周邊四家便利店購買了約三斤櫻桃,按照網上流傳的方法用鹽水進行浸泡。然而,在浸泡三個小時之后,記者隨機選取的一百多顆櫻桃樣本均沒有蟲子爬出。

    少數櫻桃為何生蟲

    北京市民陳先生經營水果超市多年,他也關注到了櫻桃生蟲的消息。“這幾天有許多顧客問起,但生蟲的只是少數產區的櫻桃。”陳先生告訴記者,近期他的店里已經停止銷售這些產區的櫻桃。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少數櫻桃“長出肉餡”呢?記者從山東省部分櫻桃產區了解到,今年櫻桃蟲害確實高于往年,但受影響的主要為晚熟品種,帶蟲櫻桃屬極少數。

    山東省農科院果樹所研究員劉慶忠告訴記者,根據他長期從事櫻桃育種的研究經驗和此前在果園里的觀察,櫻桃中出現的蛆蟲為果蠅幼蟲。“蘋果、桃子、杏等水果都有果蠅幼蟲寄生。”他說,這類果蠅以植物果實為食物,在果皮下產卵,是水果中常見的蟲害之一。

    “櫻桃生蟲子的現象往年也零零星星有,但今年偏重。”煙臺市牟平區曲格莊村支書曲仕波告訴記者,櫻桃“五一”前后坐果,生長期只有一個月左右。今年由于同期氣溫較低,櫻桃成熟期往后延遲了半個月,與果蠅幼蟲的生長期重合,導致蟲害重于往年。曲仕波所在的曲格莊村是一個果樹專業村,櫻桃是當地的主打產業。

    “在櫻桃的幼果期,打一次農藥就可以避免蟲害。”劉慶忠說,由于櫻桃成熟周期短,噴藥可能造成農藥殘留,近年各產區都不提倡打藥;加上通常果蠅幼蟲還沒孵化櫻桃就上市了,所以櫻桃很少發生顯著的蟲害。他認為,當前櫻桃大部分都已經上市,受到影響的只是晚熟品種,而且被蟲子鉆過的櫻桃只是極少數。

    多位專家均向記者表示,目前尚無任何研究表明果蠅幼蟲對人體健康有危害。但在不少消費者看來,誤食帶蟲的櫻桃還是難以克服心理上的不適。

    信任危機如何“公關”

    本是少數櫻桃生蟲的正常現象,經過網絡發酵,最后卻演變成市民對櫻桃的集體恐慌。記者發現,近年來類似的事件還在柑橘、楊梅、香蕉等水果品種上先后上演,部分產區還因此而“果賤傷農”。專家認為,這類事件的發生與恐慌情緒的擴散,以及缺少權威聲音和正確的信息引導有關。

    食品工程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認為,櫻桃生蟲的現象并不普遍,之所以被過度關注和夸大,原因就在于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調查和澄清,導致以訛傳訛。他告訴記者,歐美國家發生類似事件之后,學術團體會積極從純科學的角度發布信息,供社會參考。

    “很多事在專業人士看來是常識,但公眾不知道,因而做出非理性的選擇,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云無心說,無論是有益消費者還是生產者,擁有專業知識的人都有義務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真相。

    專家認為,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也應在食品公共事件當中積極作為。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鄧偉志認為,政府部門若能及時公布今年櫻桃產量、品質情況、受病蟲害影響情況,消費者就不至于被小范圍事件牽著走。同時,消費者對生產環節了解不足,不少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輕消費者容易覺得“沒蟲”才天經地義。鄧偉志認為,行業組織可以發揮橋梁作用,引導“城里人”下鄉看看果樹種植過程,了解農業。他說:“消費者與果農相互了解得多了,誤解和謠傳就會少了。”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