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重啟、貨幣政策放松無望等利空的打壓下,早盤再現慘烈下跌。其中,IPO可能在7月底重啟的消息,無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大智慧財經統計,從IPO歷次重啟經驗來看,大盤總是在重啟之前“用腳投票”,走得很弱;但是在IPO出來之后,反倒是利空出盡、反彈有望。那么,目前的下跌會不會是最后一跌呢?
大智慧分析師洪書敏表示,經過連續的下跌后,市場有這樣的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IPO真的會在7月底重啟,目前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此期間,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以下兩點至少可以提前預見:
第一,A股市場將進入中報披露期,傳統周期性行業又將面臨業績大考,就目前的整體經濟形勢而言,很難對其抱有幻想。同時,創業板很有可能將面對業績分化的現實。換句話說,在業績層面上,并不支持A股觸底轉強。
第二,從全球經濟政策上看,目前美國退出QE仍是大概率事件。而在日本方面,“安倍經濟學”也是面臨一定風險。反觀國內,遲遲未見經濟刺激政策出臺,市場期待的城鎮化會議也沒有召開。也就是說,基本面、政策面也不支持市場發生逆轉。
因此,洪書敏認為,接下來這一個半月,即使市場能夠消化IPO重啟的因素,也還需要面對其余的負面消息。不過,如果這段時間A股能夠堅持下來,成功穿越“地雷陣”,也許等到IPO真正出來時,反倒是A股撥云見日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