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電:日本ZAKZAK網站6月17日撰文稱,日本可利用蘇巖礁的問題分化中韓雙邊關系,扭轉中韓不斷加強雙邊交流、“聯手對抗日本”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學者王曉鵬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蘇巖礁的問題上,中韓并不存在領土爭端。日本若對中韓飛機進入蘇巖礁上空的所謂“防空識別圈”進行攔截,可謂“既無知又無賴”。
日媒日前炒作中韓蘇巖礁的問題,宣稱中韓在蘇巖礁上存在分歧,但蘇巖礁本身卻位于日本防空識別圈內。鑒于此,日本可利用蘇巖礁離間中韓兩國的關系,借此牽制中韓合作。
日媒文章還認為,中韓兩國的飛機一旦出現在蘇巖礁上空,都必須事先向日本通報,否則“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有權實施攔截”。
中韓對蘇巖礁達成三方面共識,不存在領土爭端
據王曉鵬介紹,中韓兩國在蘇巖礁的主張上雖然存在一定差異,但在該問題上已達成三方面共識。
一是蘇巖礁不具有領土地位,中韓不存在領土爭端;二是蘇巖礁位于中韓雙方的專屬經濟區的重疊區域,蘇巖礁的問題可在中韓專屬經濟區劃界的過程中求得解決;三是該問題不會影響中韓雙邊關系的正常發展。
防空識別圈是各國單方面劃定,不具排他性作用
防空識別圈是世界上一部分國家根據本國的防空需要劃定的空中預警范圍。王曉鵬指出,防空識別圈的范圍一般大于該國領空。通常情況下,沿海國家的防空識別圈范圍還大于其專屬經濟區上覆空域。
王曉鵬特別指出,防空識別圈是各國單方面劃定的,既不具有領空地位,在法律上也不具有排他性的作用。另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并沒有劃定防空識別圈,很多國家甚至不承認這一原則。
對進入防空識別圈內飛機攔截“既無知又無賴”
即便是劃定了防空識別圈的國家,也是遵循一定慣例和規則的。王曉鵬強調,一般情況下,當他國飛機進入某國防空識別圈后,該國可進行雷達或飛機監視,但絕對沒有權力對他國飛機采取攔截、迫降或擊落的行動。“日本若在這一問題上刁難中韓,是既無知又無賴的表現。”他說。
據王曉鵬介紹,中國并沒有設定防空識別圈。而對于我方飛機進入其他國家劃定的防空識別圈,中方一向主張在一般情況下告知對方。但對于日本非法擴張的所謂“防空識別圈”,我方是絕對不予以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