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社會新聞中心 - 社會 - 臨時工十年同工不同酬 男子告單位獲補發38萬元


臨時工十年同工不同酬 男子告單位獲補發38萬元




社會  加入時間:2013-7-2 8:57:27  來源:大河網 

  核心提示|同事一月拿幾千元,自己卻僅拿幾百元。朱先生拿了10年的不平等工資后,向單位提出同工同酬的訴求,勞動部門支持了朱先生的請求后,朱先生所在單位將朱先生起訴到法院,要求撤銷勞動仲裁部門的裁決。7月1日,記者從鶴壁市山城法院了解到,法院最終作出朱先生所在單位給其補10年間同工同酬差額工資38萬余元的判令。

  7月1日起,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同工不同酬現狀將會有望改變,新勞動合同法將會讓臨時工有尊嚴地拿到勞動報酬。

  【案例】

  同事月薪幾千元,他一月只拿幾百元

  1994年12月,朱先生參軍入伍。2000年7月,朱先生退伍后被分到鶴壁山城區某公司上班。單位并未給朱先生簽訂相關勞務合同。

  “干同樣的活,別人一月能拿幾千元工資,自己僅能拿到幾百元錢!边@讓朱先生很苦惱。2007年至2009年,朱先生的工資單顯示:他的月平均實發工資分別是434元、545元、541元;2010年1月至9月,朱先生平均實發工資544元。而同期,朱先生同單位正式工的工資則在2900元至3400元之間。

  面對高昂的物價,朱先生的工資幾乎無法養家糊口。朱先生認為,工作期間,單位不按同工同酬規定給其合理工資待遇,支付的工資也未達到最低工資標準。向單位多次協商未果后,2012年10月,他將自己的遭遇反映給勞動仲裁部門,要求單位支付其同工同酬等訴求。

  【判決】

  “臨時工”維權,要求同工同酬獲勝

  2012年10月,勞動仲裁部門作出裁決,要求單位支付朱先生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同工同酬工資差額279411元;支付朱先生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雙倍工資差額111441元;為朱先生補繳養老保險金59812.12元。

  朱先生所在單位接到裁決后,遂將朱及其下屬第三方公司起訴到法院。單位認為,2000年7月,被告朱與被告下屬第三方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2004年10月,朱由下屬第三方公司內部派遣到原告公司工作。2010年10月,原告與被告朱先生解除勞動合同。故朱與原告沒有建立勞動關系。請求法院判令撤銷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請求。

  法院最終判決,朱先生的單位為朱先生補發2000年7月22日至2010年10月同工同酬工資差額270551元;并為朱先生補發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二倍工資差額111441元。駁回原被告雙方的其他訴訟請求。

  【現狀】

  單位鉆空子,讓同工同酬成“法律白條”

  我國1995年施行的《勞動法》規定工資收入分配制度要體現同工同酬。針對這一判決,主審法官認為,勞動仲裁部門裁決依據的僅僅是一個司法精神,還沒有上升到法律制度層面。

  現實中,像朱先生這樣的“臨時工”大量存在,《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實施后,用人單位為規避法律,使用“勞動合同短期化”用人方式,如訂立11個月的勞動合同,合同期內身份為“臨時工”,不享有“正式工”待遇等。合同到期后,勞動者應享有的合法權益如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無法實現。這就導致本來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而制定的法律,反而成了套在勞動者身上的枷鎖,讓“同工同酬”成了法律白條。

  法官在裁決類似案件時,一般會盡可能作出有利于勞動者的裁決。但由于沒法律依據,法官往往顯得底氣不足。而7月1日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明確要求被派遣勞動者應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律師看法

  實現同工同酬,還需執行細則

  “臨時工”與“正式工”同工同酬,也面臨實施難題。河南言東方律師事務所主任閆斌認為:什么叫同工?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臨時工”一般都吃預算內的“皇糧”,看門的、保潔的、做飯的,不算少,但也有外出執法的,協管、協警、協防……究竟什么是“同工”,如果語焉不詳,很難落實。

  “同工不同酬”的根源在于“勞務派遣”。一些大企業利用這點,大量采用“派遣工”,降低成本。如何把紙上的權利落實到實際中去,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一是進一步細化同工同酬標準;二是企業應自覺遵守法律規定;建立勞務派遣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三是切實加強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四是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編輯: 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眲撔峦粐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