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郭超 安穎)針對近日網上熱傳的“北京導游持刀威脅游客”的視頻,北京市旅游委昨天舉行發布會稱,經初步調查,曝光車牌號的旅游大巴,并不是正規旅游大巴。因線索有限,市旅游委向社會公布該事件舉報電話,以獲取更多信息。
男子旅游車持“刀”嚇乘客
7月4日起,一段視頻在網絡流傳,發布者稱,7月3日,一個北京一日游旅游團的大巴車,搭載游客到八達嶺長城等地游玩,途經六個購物點,期間脅迫游客購買烤鴨、果脯等。當日12時許,游客在景點未達到購物要求,司機拒絕開車,游客要求開車卻遭到導游謾罵。
視頻中可見,一男子手持水果刀狀物體,在一個身著綠色短袖男子身后大罵,臟話不堪入耳。多次威脅“弄死你”。
爆料大巴車號或為冒牌
市旅游委執法大隊迅速聯系市公安局刑偵、交管及交通執法部門介入調查。目前,經公安交管部門核查,事發大巴車號牌為北京一輛民用小客車車牌號,并非旅游大巴車的車號。據了解,網上爆料的大巴車牌號屬于一輛黑色現代小轎車,是房山一小學的“公車”。該小學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說:“不可能拉旅游的人啊,車現在就在院子里停著呢。”
市旅游委通報稱,提供視頻者有可能將當事的大巴車車號記錯,或當事大巴冒用了民用車牌號非法運營。由于事發地在昌平區,昌平警方昨天稱,從視頻上看,無法判斷事發地是否在該分局的管界內,警方正在核查。
目擊者可撥010-65159181
鑒于當日車上有多名游客,市旅游委向社會公布受理電話:010-65159181,希望目擊游客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指認當事大巴車牌號,以便相關部門及時查處。涉嫌違法犯罪的,游客也可撥打110。
市旅游委表示,執法大隊將聯合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加大對旅游大巴車的規范管理,嚴格禁止正規旅游大巴車被變相租用到“非法一日游”,以此擠壓“非法一日游”市場空間。
■ 探訪
旅行社“夾帶”購物點 稱“旅游局”規定必去
昨日,前門地區,多家旅行社業務員介紹情況時,數次提及“北京市旅游局”字樣。事實上,北京市已沒有“旅游局”這個政府部門。北京市旅游委于2011年4月掛牌成立,其前身是北京市旅游局,這意味著“旅游局”的稱號已經消失兩年多。
在人民大會堂南側,名為“北京市金水橋旅行社”的單位辦公場所門前,大喇叭一直喊著,該單位是北京市唯一的國營“一日游”單位。
進入門店,桌上介紹線路的板子上介紹,長城一日游包括八達嶺長城、居庸關外景、定陵等。全天費用180元。工作人員說,這180元含門票費、車費、午飯費、保險費。返程路上經停一個購物點。工作人員強調,這個購物點是“北京市旅游局”規定必須要去的,但不會強制購物。
見記者無意交費,一位女工作人員打開電腦里的視頻文件,內容是央視歷年對天安門“一日游”亂象的報道。“那些黑導游就收你100塊,但是上車就要你180,還帶你們各種購物。我這里是不便宜的,但確保質量。”
在北京市旅游委官網,可以查到北京市金水橋旅行社的信息。昨日,北京市旅游委相關人員回復,“該旅行社是北京市唯一的國營‘一日游’單位”說法不實,旅游委不會授權“唯一的國營‘一日游’單位”。另外,國家旅游局規定,取消一日游購物。北京市旅游委不可能規定“一日游必須到一個購物點”,正規一日游合同也沒有購物點這項。這種說法是旅行社不負責任的宣傳。
新京報記者 劉春瑞
■ 綜述
“運動式執法難治非法一日游”
專家認為北京旅游行業監管多頭執法,執法效率不高
聽說“導游持刀威脅游客”事件后,導游阿土判斷,事發大巴可能是非法營運車輛,持刀男子應該是黑導,該車初期宣傳的人均收費可能不超過50元。
阿土是正規導游,他說,有些地方的黑導游已形成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產業鏈,這勾連了多個環節:假大巴車、假導游,專門宰客的商鋪、飯店……
黑行當號稱“雁過拔毛,你鼓著錢包上車,穿著褲衩下車。”阿土說,“他們不怕旅游大隊的人,不戴導游證執法隊也管不了。”
相關部門的監管情況,真如阿土所說嗎?
現狀:旅游執法受制行政管理權限
“導游持刀威脅游客視頻”傳播后,7月6日中午,市旅游委宣傳部門負責人接到大量媒體問詢電話,“你們怎么處理了?”
放下電話,該負責人聯系旅游執法大隊隊長,執法大隊隊長先后聯系了公安、交通運輸部門確認事件。
1小時內,市旅游委經過與多個部門核實,初步確認,該事件的主角并非正規導游,游客乘坐車輛也非正規旅游大巴。這些游客參加的,不是正規一日游。
此次事件已經啟動辦公室聯合整治程序,昨天,市旅游委執法大隊向北京警方發函協查車輛牌照。
執法大隊隊長祝學慶坦言:“受行政管理權限限制,我們只能查處正規的旅游企業和導游,黑導游即使我們查到了,也沒權直接處理,只能移交相關部門。”
專家:運動式執法難以深入持續
2012年,市旅游委掛牌一年后,牽頭成立了一個由十幾個職能部門組成的“打擊非法一日游”辦公室。按照治理辦的分工,查處“非法一日游”施行聯合執法屬地管理的模式,工商負責企業備案,交通負責查正規旅游車輛,城管查街頭旅游小廣告……
王富德,北京外國語學院旅游研究所副所長,他對聯合治理這種常規套路“并不抱太大希望”。他認為,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多頭執法、執法效率不高的狀態。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直言,旅游中發生的事件,往往標的小,行政執法部門也認為,這些事情在他們要辦的事務中并不緊急,導致聯合管理的積極性不高。
分散的管理職能像一灘粘不起來的沙土,只有形勢所迫,他們才會來一次運動式的執法。運動式的執法難以深入、持續,導致“非法一日游”屢禁不絕。
建議:明確執法主體管理才能到位
劉思敏建議,在今后的管理中要明確管理和執法主體。此外,旅游市場管理還需要一部法律來支撐。
雖然今年10月就要實施我國第一部旅游法,但業界普遍對這部法律持不樂觀態度,原因大致是其中的條款只是框架性的,實操性小。劉思敏說,雖不能寄望于一部法律解決所有問題,但《旅游法》真的可以在“非法一日游”管理中發揮重大作用,如果隨后有更細致的司法解釋、實施細則,可以對各部門之間的責任明確,旅游管理有法可依,才能使中國的旅游真正地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