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7月9日電(記者 陳愛平)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其中翹尾因素成為當月CPI漲幅擴大的主導。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漲幅2.4%,業內人士預計全年物價將平穩運行。食品價格“低頭”了,百姓更希望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住、行價格也能保持穩定。
翹尾因素“撐”起CPI
在連續3個月的“俯臥”后,6月份CPI同比漲幅“撐”了起來。翹尾因素成為當月主導,國家統計局測算,在6月份2.7%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9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9%,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59個百分點。其中,主要的影響因素肉禽及其制品、鮮菜、鮮果分別上漲4.8%、9.7%、11.4%,分別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34、0.26、0.2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6月份由于鮮菜和鮮果上市量增加,鮮菜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鮮果價格由5月份的環比上漲轉為本月的環比下降,兩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20個百分點。
在上海市廣元路菜市場買菜的朱旭也有類似體驗。“近期青菜等蔬菜價格挺穩定,質量也挺好。水果價格變動也不大,但似乎比去年略高。”
而豬肉價格則有抬頭之勢,根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統計,本月肉類價格總體回升,其中豬肉價格相比5月中旬的年內低點已經上漲超過4%。
另外,七大類非食品價格環比兩漲兩降三平,漲跌幅度在-0.3%至0.1%之間,非食品價格總體與5月份持平。
年內物價將平穩運行
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漲幅為2.4%。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殷醒民認為,近期物價不會明顯上漲而全年物價也將保持穩定。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指出,目前物價穩定與當前肉禽蛋菜價格總體穩定的局面分不開。鮮菜、鮮果進入消費旺季,根據農業部消息,今年全國夏糧生產有望再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豬肉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7%。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經濟分析師唐建偉表示,進入夏季豬肉需求可能會有所回落,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壓力不大。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認為,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會使得全球炒作大宗商品的熱情有所降低,從而緩解我國輸入性通脹的壓力。
交通銀行預計,年內物價上漲的需求端壓力較小,下半年物價運行仍將總體平穩,可能僅比上半年略高。
在物價穩定的同時,朱寧認為這也給調結構和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帶來更多可操作的空間,無論是金融領域還是實體經濟領域,保障民生也將有更多更務實的舉措。
衣住行價格能否保持平穩
食品價格僅僅是牽動居民生活感受的一根弦。專家指出,除了平抑食品價格波動,保障居民生活還應兼顧低收入人群對“衣住行”商品的剛性需求。
今年上半年居住類商品價格同比上漲2.9%,漲幅僅次于食品。在國家統計局衡量“住”的CPI商品類別中,水、電、煤價和房屋租金給消費者的感受也很直觀。
近期國內多地啟動水價調整方案,在上海的水價聽證會上,代表們就建議應在水價上調的趨勢中盡量減輕居民負擔。例如,把反映居民日常需求的第一檔價格與職工工資掛鉤,區別開工業用水和居民用水的差價等等。
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房租價格的變動就更為敏感。房地產專家、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今年有近700萬大學畢業生,大量畢業生涌入北上廣等重點城市,租房需求明顯增多,勢必會抬高房租水平。
上半年漲幅與CPI“同步”的衣著類商品,也讓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有些無奈。“在商場買正價甚至對折衣著都算是奢望,以前還能尋求網購平臺淘低價,現在發現網購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去年參加工作的朱心琦說,“今年就沒買過新衣服。”
在上海流通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汪亮看來,包括建設農副產品平價商店、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以及推廣農超對接、農批對接等措施,將有利于平抑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基本生活用品的價格波動;同時,應進一步加強物流建設,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