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聯合—2013”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已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拉開帷幕。這次中俄海軍聯合演習的科目很多,包括打擊海盜、解救被劫持人質、海上補給、共同強渡危險海域、保護海上交通線等。而任何一種艦艇都有其特點,不是全能的。要完成如此多的科目,需要相關的多種艦型搭配互補。此次演習,中國海軍出動了4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和1艘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世界海軍強國俄羅斯的艦艇包括其太平洋艦隊派出的巡洋艦、大型反潛艦、導彈驅逐艦、導彈快艇、常規動力潛艇等主力艦船。那么中俄海軍這些艦艇通常擔負何種作戰任務?性能特點如何呢?
中國參演艦艇
旗艦 沈陽號導彈驅逐艦
沈陽艦,舷號115,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051C型導彈驅逐艦,艦長155米,寬17米,滿載排水量6500噸。沈陽艦2006年服役于海軍北海艦隊,此次擔任中國海軍參演編隊的旗艦。
沈陽艦因安裝有相控陣雷達系統和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是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導彈驅逐艦,因此被軍迷們稱為“中華神盾”。該艦裝備有“鷹擊-83”型反艦導彈、100毫米主炮、7管30毫米高射速炮等武器裝備;搭載1架直9型直升機。
該艦主要擔負編隊區域防空的任務,攔截來襲飛機和導彈。艦上安裝的防空導彈采取垂直發射,導彈可以實現360度全方位攻擊。100毫米主炮可高射或平射兩用,射速每分鐘25發;7管30毫米高射速炮的射速為每分鐘4200發。在沈陽艦上,高射速炮和主炮都已不再需要官兵到炮上操作,人員在艦體內通過雷達、影像系統和紅外線等多種方式搜索目標,用控制桿對炮體進行控制。
石家莊艦,舷號116,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051C型導彈驅逐艦,艦長155米,寬17米,最高處約10層樓高,滿載排水量6500噸。石家莊艦2007年起服役于海軍北海艦隊,近年來先后參加科研、三軍聯演等重大任務20余項,2009年成為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多國海上閱兵的閱兵艦,隨后又出訪了智利等南美三國,被譽為海軍新一代的大洋旗艦。
石家莊艦在艦艏安裝有主炮、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在中部安裝了高射速炮、反艦導彈,在后部安裝了第二套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艦長介紹說,有一次訓練打靶機,“靶機非常小,我們在很遠的距離發現了它,一發命中。”
該艦采用全封閉設計,所有通道的熒光燈24小時打開,艙室的燈只有在休息時才關閉。為了讓官兵分清白天還是夜晚,艦上的鐘表均采用24小時制。該艦水兵艙最大的為16人一間,每個床位1.8米長、0.8米寬,上下床之間的距離也較大,官兵24小時都能洗上熱水澡。
武漢艦,舷號169,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艦長155米,寬17米,滿載排水量7000噸,最大航速29節。可搭載1架直升機。屬多用途驅逐艦,具備了均衡的防空、反潛及反艦能力。武漢艦2004年起服役于海軍南海艦隊,入役后相繼完成護航、演習等重大任務,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武漢艦裝有“鷹擊-83”型反艦導彈,100毫米主炮、防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7管30毫米高射速炮和魚雷發射裝置等武器裝備。該艦裝備的防空導彈是俄制“施基利”防空系統。該系統在技術上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卻非常可靠,“只要是發現的目標,幾乎都逃不掉。”2座875型7管30毫米高射速炮和4座18聯裝無源電子戰系統組成該艦的末段防御體系,可以有效抵御掠海導彈在內的各種威脅。
蘭州艦,舷號170,是我國自主研制的052C型導彈驅逐艦,艦長155米,寬17米,滿載排水量7000噸,最大航速29節。可搭載2架直9型直升機。作為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導彈驅逐艦,蘭州艦2004年起服役于海軍南海艦隊。曾參加遠海訓練和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等任務。
蘭州艦安裝有“鷹擊-62”型亞音速反艦導彈,100毫米主炮、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座7管30毫米高射速炮等武器裝備。該艦可擔負編隊區域防空和反艦任務,攔截來襲飛機和導彈。艦上安裝的防空導彈采取垂直發射,裝備的“紅旗-9”型防空導彈可以實現360度全方位攻擊。
在蘭州艦上,主炮和高射速炮都已不再需要人員到炮上操作,人員通常在艦體內通過雷達、影像系統和紅外線等多種方式搜索目標,用控制桿對它們進行控制。
煙臺艦,舷號538,是我國自主研制的054A型護衛艦,艦長135米,寬16米,滿載排水量4200噸。編制180人。航速27節。煙臺艦服役于海軍北海艦隊,主要擔負編隊的防空、反潛、警戒任務。2012年曾圓滿完成了在亞丁灣的護航任務,創造了護航時間最長、艦載直升機飛行時間最長等紀錄。
煙臺艦裝備76毫米艦炮;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2座7管30毫米口徑730型近程防御武器系統,2部87式6管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等武器裝備。
在煙臺艦上,主炮和高射速炮也都已不需要人員在炮上進行操作。根據反潛作戰的需要,該艦裝有307型主/被動聲吶系統。
參演的鹽城艦,舷號546,與煙臺艦是同類型的護衛艦。
旗艦 “瓦良格”號巡洋艦
俄海軍參演旗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屬于“光榮”級導彈巡洋艦,是前蘇聯海軍為了對付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威脅而建造的,素有“航母殺手”之稱。特點是具有突出的對艦攻擊能力,但反潛能力較弱。它屬于前蘇聯第二代燃氣輪機導彈巡洋艦。首艦“光榮”號1976年開工,1979年下水,1982年編入蘇北方艦隊服役。“光榮”級導彈巡洋艦以遠洋反艦和防空為主要任務。“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在1989年入役,其滿載排水量11500噸,艦長186米,寬20.8米,全燃氣輪機動力裝置,最高航速32節。編制476人,其中軍官62人。
在“瓦良格”號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船舷兩側各有4對巨大的導彈發射架,這些交叉疊放的筒狀設施沿前部上層建筑兩側成階梯形傾斜排列,它們就是SS-N-12反艦導彈發射架。發射架內裝載的是8座雙聯裝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它的攻擊力非常強,可以打擊相距900公里處的大型水面艦艇。這也是“瓦良格”號被稱作“航母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艦上還裝備了8座SA-N-20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座雙聯裝SA-N-4導彈發射裝置。SA-N-20與SA-N-4導彈系統是其主要防空武器,SA-N-4導彈作為近程防御系統,攔截來襲的導彈和飛機,最大射程為10至15公里,2座發射裝置共配彈40枚。SA-N-20導彈射程約120公里。
“瓦良格”號通常每年都有5至6個月的出海訓練,包括到國外訪問和參加多雙邊聯合演習。目前,“瓦良格”號巡洋艦幾乎到過亞太地區的所有國家,包括遠航到美國及加拿大等國。
參演的“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屬于“勇敢”級大型反潛艦。“勇敢”級大型反潛艦是大型反潛驅逐艦的簡稱。它們是前蘇聯海軍在1980至1987年相繼設計建造的。其滿載排水量8500噸,艦長163米,寬19.3米,全燃氣輪機動力裝置,航速30節,18節時續航力7700海里。編制249人,其中軍官29人。
武器裝備有兩座100毫米炮、4座6管30毫米炮,8具SA-N-9垂直發射的導彈發射裝置,導彈射程12公里,速度2馬赫;兩座4聯裝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導彈射程50公里;兩座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兩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兩座干擾火箭發射裝置。兩架卡27型反潛直升機。
“快速”號驅逐艦
參演的“快速”號導彈驅逐艦,屬于“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是由俄羅斯北方船廠建造。其滿載排水量8400噸,艦長156米,寬17.2米,航速32節,18節時續航力4500海里。編制344人,其中軍官31人。
武器裝備有兩座130毫米艦炮、4座AK-630型6管30毫米炮,8具10連裝PK-10誘餌發射器,2座KT-190四連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8枚反艦導彈),2座3K90 M-22防空導彈發射器(48枚9M38),兩座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兩座6管RBU-1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1架卡27型反潛直升機。
該艦裝備的反艦導彈由于可以掠海飛行和蛇形機動,且射程達上百公里,所以可對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構成極大威脅。該型艦綜合作戰性能較好,也可當成一種“萬能艦”單獨使用。中國曾經引進了4艘該型驅逐艦。
“基洛”級潛艇艇長73.8米,寬9.9米,排水量3000噸。潛航航速17.5節。武器裝備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18枚魚雷。魚雷型號包括T3T-71M3線導魚雷等,這種魚雷在發射前由計算機裝定目標參數,并在發射后由測控導線不斷根據目標變動情況提供彈道修正。
該艇可配備“俱樂部”反艦導彈。該導彈系統包括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可以從潛艇的魚雷發射管中發射,射程達到300公里,擁有一個400公斤重的彈頭,從而大大提高了其遠程打擊能力。
該艇采用的火控系統為MBY-110M模擬式作戰情報指揮系統,能夠同時跟蹤和攻擊兩個目標,從探測轉入攻擊的準備時間約60秒。
該艇的最大特點是優異的靜音性。其設計目標是將安靜性置于快速性之上。但是作為提高安靜性的代價,其17.5節的潛航速度甚至要低于某些老式的常規潛艇。由于該級潛艇的噪音降到了118分貝以下,在冷戰期間,該型艇曾秘密跟蹤美國的航母編隊未被發現,也因此獲得了“大洋黑洞”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