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當地時間10日下午,中俄“海上聯合—2013”聯演實兵演習結束。中俄海軍進行了聯合防空、聯合補給、通過潛艇威脅區等10余個課目的演練,對空、對海、對潛實兵實彈射擊均取得優異成績。
訓練射擊成績都是優秀
在聯合記者會上,俄方總導演、俄羅斯海軍副參謀長蘇哈諾夫說,這次演習雙方共派出不同類型的艦艇19艘,“在今天的對海、對空以及發射火箭深彈演練中,所有目標均被擊落。”
中方總導演、中國海軍副司令員丁一平說,中俄雙方參演官兵圓滿完成任務。一是全面完成既定的演習課目;二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所有兵力按計劃出動,完成了任務保證了安全;三是訓練課目和射擊成績都是優秀的。從目前的情況看,演習提高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這次演習也為兩軍特別是兩國海軍全面合作進一步奠定基礎。
丁一平用三句話概括了這次演習的特點:更協調、更融合、更默契。演習中,中俄雙方4000余名官兵共同完成一個課目、一個作戰行動,如果沒有很好的協調、高度的融合和指揮的默契,是無法完成任務的。
聯演有助維護地區穩定
蘇哈諾夫認為,演習進一步提高兩國海軍的訓練水平和戰備水平。作為亞太地區的兩個大國,今后兩國海軍可以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安全威脅,維護本國利益。
“有些國家相信,中俄兩國的聯合演習有利于維護本地區的安全穩定,但有些國家與我們的意見不同。”蘇哈諾夫說,我堅信,兩國演習有利于維護本地區安全穩定和本國利益,這也為其他國家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
“中俄兩軍特別是海軍今后將繼續保持密切合作。”丁一平說,他已與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契爾科夫進行了全面的交流,涉及下一步海軍合作的問題。今后,中俄兩國海軍合作將會進一步發展,演習也將逐步向常態化、機制化方向發展。
■ 現場直擊
聲吶兵聽海尋找“敵”潛艇
推開厚厚的水密門,刺耳的電噪聲瞬間從聽音室傳出,如同大功率音箱接通電源,將音量開到最大發出的聲音一般。
12時,由俄1艘基洛級潛艇扮演的“敵”潛艇潛入演習海域。中俄雙方艦艇編隊各自組成反潛隊形,采取反潛機動,展開通過潛艇威脅區演練。
聲吶,擔負著水下導航、警戒、防蛙人、探測、反潛等任務,是這個課目的“主角”。它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而用它們來“聽”清水下世界的,就是坐在這間聽音室里的聲吶班長宋吉賓。
“海水的溫度、流向,船的行駛方向等對聲吶的效果都會有影響,在使用前,必須要對聲吶進行校正。”宋吉賓告訴記者,刺耳的電噪聲就是在校正聲吶。
基洛級為常規潛艇,具有出色的水下隱蔽能力、機動能力、突防能力和自持力,被稱為“水下黑洞”。
打開主動聲吶,各種無法用語言表述的聲音隨之傳來,有的如電子音般靈動,有的如老鼠磨牙般難聽。
與聲音相對應的,是屏幕上不同顏色的斑點。聲吶根據回波能量的大小來區分不同的危險等級,輔以各種顏色。但哪里需要仔細查看,哪里需要變換手段,都還要靠人來判斷。
海軍聲吶兵的訓練十分枯燥和艱苦,至少數千組聲音數據要反復聽、記。“我第一次不到5分鐘就受不了了。”走下戰位的宋吉賓對記者說,但當能準確區分各種聲音后,就有了常人難有的樂趣,“你就能‘聽’清海里的一切:珊瑚、洋流、銹跡斑斑的沉船,以及穿梭其中的魚群……這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6年前,海軍組織聲吶兵專業考核,宋吉賓以滿分的優異成績通過了考核。“你有一雙鋼琴調音師的耳朵!”考官對宋吉賓說。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