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居臺灣、百歲高齡的王東明,前些日子口述完成追憶父親的新書《王國維家事:王國維長女王東明百年追憶》。百年追憶,總有些飄零之感。王東明留在大陸的兄弟有著怎樣的命運?其他民國文化大師的后代又有哪些遭遇呢?
王國維次子服下“敵敵畏”
一代國學宗師王國維共有兩次婚姻,育有6子2女。1949年后,其長女王東明等在臺灣的家人和留在大陸的二哥王高明、五弟王慈明、六弟王登明斷了聯系。直到1987年9月,王東明與三哥和五弟、六弟才在香港重逢。
王高明在1949年后,到北京任改組后的郵電部秘書處副處長。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并開除公職。“文革”開始后,他被卷入“朱學范、谷春帆特務集團”案。1969年11月,他服下“敵敵畏”自盡。
朱自清長子“鎮反”中遭錯殺
朱邁先系現代文學家朱自清的長子。朱邁先出生于1918年9月,1936年秘密入黨,1937年11月參加了江都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簡稱“江文團”)。1938年,經中共長江局批準,“江文團”集體參加了國民黨軍隊,參與抗戰。后來,朱邁先先后在國民黨后勤總署組訓司、廣西桂北第八專署任秘書。1949年12月,朱邁先代表桂北國民黨軍政人員向共產黨的桂林市政府聯系起義,獲得成功。
1950年,朱邁先被分配至桂林松坡中學任教,而這年12月卻在“鎮反”運動中被逮捕了。次年11月,湖南新寧縣法庭以“匪特”罪判處朱邁先死刑并立即執行。直到1984年,他才被恢復名譽。
胡適小兒子精神崩潰后上吊
胡思杜是文化巨匠胡適的小兒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當解放軍包圍北平時,胡思杜不愿隨父母南行。北平解放后,胡思杜進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寫出文章《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表示與胡適劃清界線。結業后,他作為副教授,被分配到唐山鐵道學院教歷史。
1954年,在批判胡適風潮中,胡思杜以“大義滅親”的方式痛罵“美帝國主義走狗胡適”。1957年胡思杜響應號召,積極主動地給他所在的院部領導提了關于教學改革的建議。結果,他被定為向黨猖狂進攻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右派分子”。胡思杜精神崩潰,于1957年9月21日晚上吊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