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社會新聞中心 - 歷史 - 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重慶大山深處發現1500余后人



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重慶大山深處發現1500余后人




歷史  加入時間:2013-7-15 9:32:21  來源:重慶晚報  

“按輩分算,我是成吉思汗第28代子孫。”昨日,說起自己的家族史,76歲的張友安一臉自豪。他說,和他一樣出生于彭水縣鹿鳴鄉向家壩的張、譚二姓,有1500多村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彭水有個蒙古村

張友安出生于彭水縣鹿鳴鄉向家村,此地聚居著張、譚二姓1500多名蒙古族人,當地人稱蒙古村。

據全國第五次人口統計,彭水全縣590238人,其中苗族273488人,土家族74591人,漢族238264人,蒙古族1871人,回族523人,維吾爾族60人……少數民族人口中,蒙古族為第三位,主要集中居住在鹿鳴鄉向家壩。

1984年11月,彭水第二期《綠陰軒》專刊“血淚凝詩句、僻壤隱天驕——向家壩蒙古族的由來考察記”(簡稱“考察記”)一文記載:1368年秋,朱元璋軍隊攻進大都,推翻元帝國統治,先后攻克西北、東北和西南廣大地區,把原來居于統治地位的蒙古族人往中國南部驅趕。元朝末任皇帝奇渥溫妥歡貼睦爾8弟兄被逐散后,向南潰逃,其中5兄弟逃到四川西涯。1374年,朝廷派兵入川征剿,5兄弟被追到鳳柳江邊橋頭(今嘉陵江畔合川一帶),決定解散自求生路,盟誓吟詩:“本是元朝帝王家,洪軍追散入川涯。綠楊岸上各分手,鳳柳橋頭插柳椏,各奔前程去安家。咬破指頭書血字,揮開眼淚滴痕沙,后人記得詩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5兄弟中一人改姓譚,漂流在今天奉節地區,定居240多年,繁衍九代子孫。

清代順康年間,清廷查剿反清復明殘余勢力,譚啟鸞攜眷屬潛來彭水下塘口,隱居在張幫墨家。因張妻姓譚,便攀親認張幫墨為姑爺,并從其姓,改名攀桂。夫妻育有3子,一名張僑,一名譚能,一名斗,后遷到鹿鳴向家壩定居。

《四川蒙古族》一書記載:“明時,有部分駐防江南、安徽、江蘇、長沙的蒙古族統帥和軍戶,隨著紅巾軍起義,朱元璋的崛起,元朝王室北遷而無法北撤,退到當時屬蒙古人統治的地區。住長沙、武漢(即譚州)的拖雷支系的一支人馬,從譚州順長江撤出后,駐在長江沿岸地區的萬縣、忠縣、開縣及酉陽、秀山、石柱、彭水等大山中,改姓譚,少數改姓花、張、余……只有彭水一個村(向家村)約1500人。”

村廟曾供泥塑白馬

張友安是該縣原高谷區武裝部部長,3月3日,聽說記者尋訪聚居在鹿鳴鄉的蒙古族村,他自薦做向導。

向家村距彭水約兩小時車程,村口是塊長約700米,寬約80—100米不等的平地。張友安說,聽祖父張敦三講,這是蒙古族人當年練習騎射的場地。騎射場由點將臺、馬槽、跑馬場、箭池、跑馬拐彎的窩子等組成,農閑時,同族人聚集在此,訓練騎射。

考察記稱:“67歲的張友亮繪聲繪色地講道:八世祖張汝器在高坎子招生練武,一批招四五十人不等,一人一騎,專門訓練騎馬射箭。人在馬上背三支箭,馬在道子里長驅直入,到盡頭急轉彎時,騎士連發三箭,箭箭命中靶心,才算畢業。”

為證明全村蒙古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張友安將記者帶到村里八角廟前。張友安和張遠楊稱,此廟原來規模很大,供有一匹泥塑白馬,村里同族人每年都要到廟里祭祀。文革破四舊,八角廟大部分建筑被毀,隨之被毀的還有泥塑白馬。張友安說,蒙古族很多,但供奉白馬的蒙古族才是真正的皇族,即成吉思汗的后代。為此,他曾查閱過很多資料,請教過很多專家。

淡忘的蘇魯定節

81歲的張遠楊告訴記者,自他記事起,每年農歷2月17日,全村蒙古族人都要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祀他們的先祖。祭祀儀式上,由族里傳人講述蒙古族逃難遷徙的歷史,然后一起吃頓飯,當地人稱蘇魯定節。

張遠楊說,1947年,全村蒙古族人舉行了最后一次蘇魯定節,此后,族人再沒舉行過蘇魯定節。“除年紀高一點的人知道蘇魯定節外,現在的年輕人已少有這個節日的概念。”

考察記中寫道:“向家壩、馬頸一帶的張、譚兩姓聚居地所殘留的遺文、遺物和遺址足以證明,他們有不少蒙古族痕跡,弟兄分手時的八句詩,大人小孩多能背誦;為使后代不忘本民族和被追趕分散時是八弟兄,兩姓人共建一個祠堂;屋內石凳、水缸、灶頭等用具都喜歡做成八面、八方或八個角,有的連菜刀把也呈八棱形。房子結構也很少見,一幢多間,中間一間的柱頭比兩邊小一間的柱頭高出一公尺多,四角如虎爪高高伸出,正中有頂,稱為紗帽頂,大致同蒙古包的頂部式樣相仿。”

73歲的張友明告訴記者,現在,同族人中有老者去世,寫包封時,有人還會把成吉思汗叫汗,當作祖先寫上。

家譜被焚的遺憾

張友安說,原來,族間有本世代遺傳的家譜,前面一部分是蒙文,后面一部分是漢文,由每代傳人保管。幼時,他與伙伴在張攀桂家玩耍,從靈牌里翻出該書,被族間長輩狠狠訓斥了一頓。家譜除保管的傳人,其他人不能隨意翻看。文革期間破四舊,家譜被焚毀,留下永遠的遺憾。

張友安說,向家壩蒙古族最后一個傳人是他大哥張友恒,21歲病逝。傳人突然斷代,家譜流入張攀桂家。張友安推算,奇渥溫妥歡貼睦爾及其8兄弟是胡必烈第6代嫡親,其中5兄弟分手后,一人流落到奉節繁衍9代,到彭水后,張友安一代是13代,即成吉思汗第28代子孫。

記者發現,向家村幾乎每家靈牌上都有這樣一副對聯:元蒙尚古揮戈耀祖一代英豪乃文乃武千秋百代振箕裘;舜堯虞后討伐榮宗百載雄王能謀能征億年萬世建宏閣。張友安說,這副對聯之所以被供上靈牌,就是紀念先祖成吉思汗,讓他流芳百世。

專家尚不敢下結論

向家村的蒙古族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彭水縣民宗委民族研究所所長安仕均稱,當地人的推算和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因歷史久遠,需要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有待進一步挖掘,因此,他不敢妄下結論。

安所長稱,去年,長江師范學院王希輝《散雜居民族的文化變遷與文化固守——重慶蒙古族的個案研究》課題,已申報立項成功。國家民委、財政部等在全國開展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向家壩蒙古族聚居點,已被列入中長期建設規劃,將于2010年—2015年期間,對其進行特色打造。

新聞鏈接

蒙古族祭禮蘇魯定

蘇魯定是成吉思汗遠征時所向披靡的旗微,又是太平無事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陰歷三月十七日舉行祭蘇魯定的儀式。祭祀時,祭桌上擺放整羊、馬奶酒、奶食品等。參加祭祀的蒙古族群眾各自帶著祭品,虔誠叩拜蘇魯定,借以表達對成吉思汗的敬仰,緬懷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




編輯: 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