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7月17日報道】題:俄羅斯舉行針對中日的大型軍演俄羅斯正在遠東地區舉行自蘇聯解體以來的最大規模軍事演習。官員們強調,此次軍演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事實表明,此次軍演證明了盡管最近俄中兩國在某些領域——例如能源和軍事合作(上周兩國舉行了它們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聯合演習)——取得顯著改善,但兩國關系仍然十分令人擔憂。尤其是許多俄羅斯官員強烈懷疑中國正企圖針對俄羅斯遠東地區啟動一項長期吞并戰略,因為近年有大量中國人移居到了這一地區。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6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察了該國自蘇聯解體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參演部隊人數達到約16萬。
俄軍事分析家赫拉姆奇欣認為,此次軍演的目的是打消中國的擴張主義念頭。
俄羅斯和中國在過去幾個世紀里一直存在領土爭端。中國與蘇聯曾在20世紀60年代斷絕來往,還在1969年爆發過短暫的邊界沖突。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14日報道】題:海軍演習剛落幕 俄立刻在中國邊境舉行大演習 俄羅斯和中國聯合海軍演習落幕,中國軍艦剛剛離開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立刻開始在中國邊境附近舉行蘇聯解體之后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有評論認為,這次有十多萬人參加的大演習的一個目的是向鄰國展示實力,并施加威懾。
此次演習地點鄰近中國邊境。據報道,演習中的一個最主要項目是檢驗從俄羅斯的歐洲和中部地區經過數千公里,向同中國接壤的遠東和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大規模運輸和投送兵力的能力。
從俄官方媒體報道角度來看,由于遠東地區人口稀少,演習的一個目的就是向日益強大的鄰國展示力量,施加威懾。
【俄羅斯軍事觀察網7月15日文章】題:俄中軍事合作中國統治精英密切關注世界局勢,尤其是地區和全球力量對比。北京的政策旨在同所有大國維持伙伴關系,包括與在中亞地區的戰略伙伴俄羅斯。俄中上世紀90年代末形成的關系使得雙方建立起成功的軍事政治合作體系。這—合作的成果之一是上海合作組織。今天,俄中努力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與安全,并保障相互安全。
俄中軍事政治雙軌的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拉美和歐洲國家的極大興趣。有朝一日,倘若任何、國家的行為威脅到國際和平,莫斯科和北京將有能力共同改變該國的行為模式。
今天,東北亞局勢愈發緊張。這既與朝鮮核試驗有關,也同美日韓日益頻繁的聯合軍演分不開。在這種形勢下,俄中作為希望東北亞穩定的國家,亟須明確自己的立場。
【印度和平與沖突研究所網站7月10日報道】代號為“海上聯合-2013”的中俄海上演習值得關注。
美國及其盟國一直在密切關注中俄聯合軍事演習。有人認為,“海上聯合-2013”演習是為了應對美國和日本今年6月的“黎明閃電”兩棲作戰演習,后者顯然針對的是中國。中俄當前開展的演習被認為是針對美國在亞洲的再平衡戰略以及中國與日本、越南及菲律賓的海上爭端所作的反應。這次演習還讓中俄有機會重申自己的地區大國地位,并在海上投放力量。
中俄安全合作伙伴關系似乎與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的安全聯盟形成對抗之勢。
中俄建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合作基礎上的伙伴關系有可能成為與目前主導該地區的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并行的一支力量。鑒于伊朗與中俄保持著良好的外交、經濟和軍事關系,伊朗是否會與中俄合作意義重大。同樣,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以及中亞蘊藏大量能源的戰略位置可能給中俄伙伴關系帶來實質性內容。甚至有理由認為,中俄有可能拉攏德黑蘭、大馬士革和平壤來制衡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