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電 題:猛龍出擊——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某團戰斗力建設記事
烏云低垂、銀翼掠海!
7月上旬,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某團數架國產某新型三代戰機組成戰斗隊形,到達攻擊戰位后,機翼下的導彈激射而出。“轟、轟、轟!”導彈從不同方位命中目標,海面上瞬間燃起熊熊烈火。
作為海軍首支裝備國產某新型三代戰機的部隊,這個團在短短幾年內,不僅具備了“全空域、全天候、全時段”的作戰能力,還創下了海軍航空兵史上成建制改裝難度最大、形成戰斗力時間最短、實際使用武器最多等多項第一,并先后填補新裝備訓練保障多項空白。
空中“繡花”
幾年前,國產某新型三代戰機改裝任務,歷史性地落在這個團官兵身上。
副團長賀文清是一名優秀飛行員。他沒想到第一次駕駛新型空中戰機,就被迎頭潑了一瓢涼水。
“速度誤差超過X公里,高度誤差超過X米!訓練不合格!”負責改裝訓練的副師長付乃恂毫不留情地點評。
把飛行要素控制如此精確,可能嗎?這無異于要求飛行員駕駛著戰機在空中“繡花”。
面對飛行員的疑惑,付乃恂親自示范飛行!在數據面前,飛行員們徹底信服了。
付乃恂指著飛機屏顯說:“各種飛行數據全部顯示這塊屏幕上,你們要習慣這些不斷跳動的數字,學會合理分配精力,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型戰機飛行員。”
為了習慣新的駕駛方式,飛行員們睡覺前,還盯著宿舍的鏡子,默想1000多個屏顯畫面,反復溫習相關的動作和流程。
經過數個月的瘋狂學習,這個團迎來了改裝考核。
這天,考核空域能見度較差,低空云層密集。加上地處山區,山巒起伏,風向變化快,漩渦風多,進一步增加了考核的難度。
賀文清駕駛戰機躍升、俯沖、盤旋、翻滾……雖然氣象條件惡劣,但他仍以完美數據征服了所有考官。
在這次考核中,全團取得優異成績,圓滿完成了改裝任務。
低空掠海
低空、超低空突防,是對敵實施打擊的有效手段。
一次,大隊長馬瑞凱與領航主任羅靜駕機升空,進入東海某海域,試飛海上低空課目。突然,馬瑞凱覺得自己陷入一個巨大的黑洞中,飛機一邊傾斜一邊往里扎,四周的海水似乎就要漫過飛機。
這次飛行產生的黑洞錯覺,給飛行員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自己都戰勝不了,如何在戰場上戰勝敵人?”團長代長虹態度堅決,超低空掠海飛行這塊硬骨頭必須“啃”下來。
這個團圍繞海上超低空飛行易迷航、產生錯覺等特點,進一步完善了特情處置預案。訓練海區由淺海到深海,由熟悉到陌生;訓練難度逐步加大,由單機超低空飛行到雙機編隊超低空飛行,全團成為名副其實的“浪上飛”。
一次,部隊奉命突擊。天有不測風云,全副武裝的數架戰機不得不冒雨起飛。原定在2000米高度會合,可飛機爬升到5800米還未出云。
高空風云變幻,險象環生。機群忽而快速爬升,繞過濃積云;忽而保持儀表飛行,飛過低能見度區……在大片云層干擾的情況下,他們成功對目標實施了突擊。
滿負荷飛行、惡劣氣象突防、復雜電磁環境下對抗、遠程奔襲、連續機動……師長魏文徽說:“我們就是要通過一系列嚴苛的訓練,練就官兵膽大無畏的優良品質,磨礪出過硬的全天候、全天域、全時空作戰本領!”
革新訓法
2012年初,因為訓練成績突出,這個團受到海軍表揚。
“現在駕機去打仗,能打贏嗎?”代長虹深思熟慮后認為,已有的一些戰術動作過于套路化、程式化!
“我們必須革新訓法,貫徹‘自由空戰’的訓練理念。”代長虹宣布,“在對抗訓練中只設條件,不管過程,飛行員可以做任何動作,全高度使用空域……”
解開套路的束縛,飛行員駕駛戰機在天空中盡情地發揮想象力。雖然訓練強度和難度更大了,但是飛行員直言:“過癮!”
新訓法,使這個團針對不同“敵”人的新戰法層出不窮。
2012年7月,一場實兵實彈演練在東海某海域展開。這個團奉命在演練中為整個艦艇編隊奪取制空權。為增強難度,演練中使用加裝干擾裝置的導彈模擬“敵”戰機。
導彈飛行速度快,反射面積小,雷達難以及時捕獲。用飛機抗導,簡直就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戰斗!
馬瑞凱和高鵬分別駕駛飛機作為第一梯隊,閃電般超低空掠過海面,伴隨著全程的強電磁干擾,與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敵人”斗智斗勇,充分發揮國產某新型三代戰機優異性能,躲過“敵”雷達后,米秒不差進入演習空域,進入攻擊位置。
“發現目標!雷達鎖定!”
“發射!”
飛機輕輕一抖,導彈如離弦之箭,迎頭擊落來襲導彈。
隨即,第二梯隊穿云破霧,機翼下火光頻閃,一枚枚導彈拖著橘紅色的火焰呼嘯而出。剎那間,高速來襲的目標被打得凌空開花。
這是國產某新型三代戰機首次在海戰場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