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雪娟“一個人的精彩”
到孫楊葉詩文的“青春風暴”
十年,巴塞羅那見證中國游泳崛起
特派記者 高華生
早報巴塞羅那電 要不是迪拜申辦成功后因故棄權,第十五屆游泳世錦賽將不會有巴塞羅那中途接手的戲劇性結果,更不會有十年后回眸中國游泳的感慨。
和十年前一樣,本屆世錦賽的主體育館是由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時體操和籃球的比賽場館改造搭建的。2003年世錦賽,給我們帶來榮譽的是杭州姑娘羅雪娟;十年之后,給中國游泳帶來自信的則是孫楊、葉詩文,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運動員。
站著同樣的泳池旁邊,你不得不感慨,在澳大利亞衰落、美國絕對霸權不再的世界泳壇新格局背后,是中國游泳的崛起。
十年前
只有羅雪娟撐場面
2003年世錦賽,游泳項目上中國隊共獲得了3塊金牌和4塊銅牌,成績看上去還不錯。不過這三塊金牌中兩塊是羅雪娟的50米蛙泳和100米蛙泳,還有一塊是她參與的女子4 100米混合泳接力,當時還破了世界紀錄。
也正因為如此出色的表現,羅雪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一代“蛙后”,而張亞東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金牌教練,并走上了國家游泳隊總教練的位置。
不過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當時世界泳壇還是兩大霸主——美國和澳大利亞把持天下。美國11金,澳大利亞6金,占了全部40個項目金牌數量的近一半。不僅金牌數多,金牌的含金量也相當驚人。當時美國選手打破了5項世界紀錄,平了1項,澳大利亞則改寫了2項。
而中國游泳除了羅雪娟和接力的三塊金牌外,就只有楊雨、齊暉、周雅菲以及接力共四枚銅牌。陣容的深度和厚度與美國、澳大利亞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十年后
男子項目也有了底氣
本屆游泳世錦賽,中國游泳隊給自己定的目標是4塊金牌,這是考慮到孫楊長期沒有系統訓練情況下的謹慎態度。
不過,國際泳壇的專家可不這么看,很多人依然看好孫楊獲得4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三塊金牌,這固然有國外不太了解孫楊近段時間狀況的因素,但還是說明了國際泳壇對中國游泳的重視,這在十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女子項目,葉詩文、焦劉洋(微博)接過了羅雪娟的接力棒,她們是本屆世錦賽的奪金熱門。而小將付園慧的50米仰泳說不定會給我們帶來意外之喜。更小的小花,像寧夏的許丹露,同樣值得期待。
而與十年前相比,中國游泳崛起的一個最明顯標志,不是奪金點增多了,而是除了女子項目之外,中國男子游泳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除了倫敦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孫楊之外,汪順、郝運、李昀琦、毛飛廉和徐嘉余等一批有潛質有能力的新人也相繼涌現。而朱志根、徐國義這樣的金牌教頭,更是成為了中國游泳的另一筆寶貴財富。
今年的巴塞羅那,相信中國游泳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