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四川懋功,紅一、紅四兩個方面軍終于會師了。隨后,張國燾自恃紅四方面軍的優勢兵力開始伸手向中央要權,并與中央產生了北上、南下的分歧。
陳昌浩同意南下主張
陳昌浩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同意張國燾的意見主張南下。
而就在這時候,一個更嚴重的事件發生了。前敵指揮部參謀長葉劍英看到了張國燾發來的一封電報,電報依舊表示北進的時機不成熟,堅持右路軍掉頭南下。葉劍英立即趕往毛澤東的駐地作了匯報。1937年3月,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講到,張國燾在電報中說要徹底開展黨內斗爭。
張國燾的這封電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黨內斗爭已經超出了軍事爭論的范疇。
當時,紅一軍團已經北上到了俄界,毛澤東身邊只有紅三軍團。彭德懷對張國燾的野心洞察已久,當張國燾收繳了各軍團相互聯絡的電報密碼時,他命令軍團機要人員另外編制了一套新的密碼,以便與紅一軍團保持聯系。當聽說陳昌浩改變了主張時,彭德懷找到了毛澤東,說如果強制紅三軍團南下,紅一軍團也就不能北進了,兩個軍團一同南下,“張國燾就可能仗著優勢兵力,采用陰謀手段將中央搞掉”。彭德懷認為紅軍已處在“危急的時刻”。
毛澤東先是親自找到了陳昌浩,就南下還是北上這個問題,再次征求他的意見。陳昌浩說,既然張總政委命令南下,就南下這個問題不必要再爭論了。毛澤東聽罷說:“既然要南進,中央書記處總要開個會。周恩來和王稼祥同志因為生病在三軍團,我們去三軍團叫他們來開個會吧!标惒泣c點頭。
凌晨,毛澤東一行出發去紅三軍團。毛澤東此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毛澤東率領先遣支隊北上
到達了紅三軍團的駐地巴西后,包括毛澤東在內的5位政治局委員立即召開了中國革命史上著名的“巴西會議”。
巴西會議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由紅三軍團和軍委縱隊一部,組成臨時北上先遣支隊,迅速向紅一軍團靠攏,之后與紅一軍團一起向甘南前進!
1935年9月10日,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上,這是一個因危機四伏而緊張混亂的日子。
凌晨刮起了大風。葉劍英攜帶著從機要組組長呂黎平那里要來的一份十萬分之一的甘肅地圖,牽著他的黑騾子,率領軍委二局等直屬單位以“打糧”為名向紅三軍團的駐地巴西出發了。在以后數十年里,毛澤東多次提到葉劍英的貢獻,他曾摸著自己的腦袋說:“劍英同志在關鍵時候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就沒有這個了。他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
戰勝“最黑暗的時刻”
1935年9月10日夜晚,烏云密布,星月無光。從巴西到阿西僅僅20里的路途,由于不允許點火把,在泥潭沼澤和灌木荊棘中,毛澤東和他率領的部隊竟然走了6個小時。
第二天繼續前進,這里距離俄界還有60里的路程。紅軍走到了包座河邊,一邊是翻滾著浪花的河水,另一邊是高聳的懸崖。
毛澤東帶頭跳進了冰冷的河水中。當他游到了水淺的地方,濕淋淋地站起來時,問身邊的警衛員有沒有可以充饑的東西。見警衛員沒有吭聲,毛澤東笑了一下。
毛澤東在以后的歲月里提及這段歷史時,稱之為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
在黑暗中行走的毛澤東強烈地意識到一切需要從頭開始。但是毛澤東堅信“我們一定要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