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睿坤 張雨馨
7月25日,本報記者自國土部獲悉,全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國土部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不動產登記等各項準備工作。
中國房地產及住房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表示,不動產登記、住房信息聯網以及房產稅試點應屬于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建立的三大基礎性工作。
在顧云昌看來,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出臺,從長期來看,對于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利好,有利于推動樓市調控去“行政化”。
調控抗藥性
記者調查獲悉,雖然北京市房地產調控采取嚴厲的限價等措施,但是很多開發商通過多種手段規避限價,使得所謂最嚴厲限價政策效力大大減弱。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市場已經研究出臺了很多規避的方式,“比如,精裝拆分、捆綁銷售陽臺、車位等手段等,”張磊一一列舉,“報批了一個較低的毛坯價格,再搭售精裝修和陽臺、車位等,如此便能規避限價導致的虧本問題。”
“之前我們擔心會被批違規,不過,好像也沒出現任何問題,”在上述市場人士看來,后續市場上,學習搭售精裝修和陽臺、車位等規避手段的項目將會越來越多。
根據網易房產數據中心數據,8月份,北京住宅市場預計開盤的項目為29個,其中多個項目是此前受限價控制而被迫封盤的。
北京中原地產的一則研究數字則表明,北京上半年的供需關系亦從去年的0.78降至0.49。
供給的減少導致北京市場上商住樓等非住宅項目走熱,專做寫字樓運作的光耀東方集團(4.85,-0.06,-1.22%)一位負責人表示,光耀東方在北京陸續拿下了幾個寫字樓改造項目,今年上半年銷售很火爆,原因就是住宅限購和限價導致投資等購房需求擠向寫字樓投資市場,以光耀東方廣場為例,國貿會展中心遷址到此,使得項目公寓價格和銷量都暴漲。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就如限購一樣,市場也漸對限價等措施逐漸形成一定的免疫力。
在張大偉看來,在精裝拆分、捆綁出售尚未規范的背景下,限價已經很難限制實際的成交價,只能成為部分開發商捂盤的借口,推高供需矛盾。
不動產條例起步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亦認為,限購、限價只是權宜之計,對市場的影響會逐漸削弱,長遠來看,需要通過制度性、市場化的手段來維持健康狀態。
顧云昌認為,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財稅、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改革實現。但上述改革措施也面臨一些基礎性工作不足的問題。住房信息系統聯網、不動產登記以及房產稅試點應屬于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建立的三大基礎性工作。
在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看來,不動產登記應該屬于最為基本和核心的工作,住房信息系統聯網推廣和房產稅的擴容均面臨不動產權屬登記的問題。
7月25日,本報記者自國土部獲悉,隨著全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的基本完成,不動產登記條例開始起步研究。國務院的要求要在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
金永祥認為,不動產登記和房產稅推出并不是空談,很多開發商已經開始研究將來在房產稅體制下,如何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問題,走出海外是個選擇。比如,綠地集團推出,在韓國濟州島建設了漢拿山小鎮,以休閑養生為主要目的,精裝售價才2萬一平米,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熱捧。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在絕大多數地區已進入成果檢查驗收和階段性總結階段之后,下一步,國土部將會同住建部、稅務總局,著手研究做好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各項準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