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韓國濟州島,韓國民眾集會反對政府在這里修建海軍基地。
(資料照片)CFP供圖
濟州島是韓國第一大島,溫和濕潤的氣候、綺麗旖旎的風光使它贏得了“韓國夏威夷”的美譽。提起濟州島,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許是浪漫的“藍色生死戀”故事,甚至是中國炒房團大肆買樓的傳說。但在韓國及周邊各國軍方眼中,這座看似世外桃源的孤島,卻以其獨特的地緣位置,在東北亞戰略天平上占有極重的分量。
濟州島海軍基地竣工后可停靠航母
濟州島孤懸于朝鮮半島西南側,面積1845.6平方公里。北隔濟州海峽與半島相望,距韓國南部海岸90多公里,東北距釜山310公里。向西、向南分別與中國黃海和東海相鄰,距上海499公里。同時,濟州島扼守中韓、韓日水道,瀕臨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是朝鮮海峽的門戶,堪稱“東北亞戰略要沖”。
對于韓國、中國、日本來說,濟州島處于三國之間的中心位置,其地理位置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要。
從歷史上看,古代濟州島是一個名為“耽羅國”的獨立國家,1121年被高麗王朝吞并后改稱濟州。1273年,蒙古人推翻高麗王朝后在濟州島直接統治近一百年之久,并以此作為進攻日本的橋頭堡。
上世紀30至40年代,殖民朝鮮半島的日本曾利用濟州島上的機場,作為從長崎起飛的轟炸機的中轉站,空襲中國上海和南京。1945年,日軍根據其制訂的“本土決戰作戰大綱”,一度在濟州島部署了4萬大軍。冷戰時期,韓國也長期向臺灣出借濟州島機場,供其偵察機前去偵察中國大陸縱深,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逐漸停止。
從現實情況來看,韓國進出口貨物的99.8%是通過海上運輸進行的,而海上的大部分運輸是通過濟州島南部海域航路實現的。對于韓國來說,濟州島近海海上航路是一條生命線,如果這一航路被封鎖15天以上,韓國國內的基礎產業將陷入癱瘓,國家將面臨生存危機。
正是基于歷史與現實的考慮,近些年韓國加大了對濟州島的軍事建設與部署,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濟州島海軍基地的建設。
濟州島海軍基地的建設可謂一波三折。早在1993年,韓國就規劃了在濟州島建立海軍基地的草案,但因當地居民強烈抵制而遲遲無法動工。2002年,盧武鉉執政時期一度重提此構想,依舊因反對聲太大而作罷。2008年9月,韓國最終決定,將斥資9.7億美元在濟州島南部的和順港建設一座“民軍復合型海軍基地”。2010年,由于居民的強烈反對,已建成14%的基地再度處于停滯狀態。
2012年3月7日,建筑公司在當地警察的配合下進行了海岸巖石爆破作業,這表明了基地建設已重新啟動。3月8日,韓國國防部表示,濟州島海軍基地建設歷經多年論證,已充分吸納各方意見,目前進行的工程建設符合法定程序,因此將繼續正常推進。
根據韓國軍方計劃,基地2015年竣工后,將成為韓國海軍“保護海上交通、實施遠洋作戰”的前哨基地。屆時基地將擁有約2000米長的大型碼頭,可同時停泊包括大型航母在內的20艘戰艦,停泊兩艘15萬噸級船只,常駐7500名海軍官兵,規模不亞于韓國現有的釜山和鎮海兩大基地。
新基地可以滿足韓國應對朝鮮威脅與發展“大洋海軍”的雙重要求
韓國陸地國土面積小,北部與朝鮮長期對峙,東西南三面環海,幾乎無戰略縱深可言,周邊又有中、日、俄三個大國。因此,多年來處于“夾縫”中的韓國急欲在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內發揮更大的作用,卻又因制約因素太多而難以有所作為。
在眾多制約因素中,朝鮮的現實威脅顯然占據主導地位。從前些年韓國海軍的建設情況來看,建設“大洋海軍”的進度,完全取決于對朝鮮威脅警惕性的高低。比如,2010年“天安”艦事件之后,韓國國防部立即將軍力發展重點,轉向應對朝鮮非對稱威脅等局部挑釁及全面戰爭威脅上。而當半島局勢有所緩和之后,韓國就再度宣稱要重新打造遠洋海軍。對于韓國政府來說,在濟州島建立海軍基地可以有效解決應對朝鮮威脅與發展“大洋海軍”之間的矛盾。
從地理位置看,濟州島基地既有助于韓國海軍拉大戰略縱深,又有助于以濟州島基地為原點,以“中央支援四方”的地利快速應對遠洋廣泛而復雜的威脅。當前,韓國海軍主力多集中在南方的鎮海基地,這樣可以避免大型艦艇距前線太近、機動不便等不利因素,但卻影響艦隊的反應速度從而導致貽誤戰機。今后,如果韓國海軍將部分主戰艦艇移駐濟州島,向北馳援“軍事分界線”,至少比從鎮;貑⒑浇300公里。
從艦隊發展與部署來看,為進一步擴大韓國軍隊海上作戰能力而建設機動艦隊,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課題。韓國海軍從20多年前就開始推進由3個機動戰團組建的機動艦隊,但由于國防預算等原因決定先建設由一個機動戰團組成的縮小版機動艦隊。
2010年2月1日,韓國海軍成立了第一支由現役1艘KDX-3型“宙斯盾”驅逐艦和6艘KDX-2型驅逐艦組成的遠洋“戰略機動戰團”——第七機動戰團。該機動戰團在使用上具備很高的靈活性,不僅可以在近岸和近海作戰,也可以實施遠海機動作戰。
第七機動戰團平時分為兩支戰隊,分別駐扎在釜山基地和鎮海基地,執行保護海上交通線、維持對朝戒備、支援國家對外政策等任務。濟州島海軍基地完工后,將作為第七機動戰團的母港。屆時在濟州島基地部署的機動戰團,既可以應對朝鮮的海上威脅又具備了在濟州島以南的東海和南海作戰的遠洋作戰能力。
濟州島海軍基地將成為韓國爭奪蘇巖礁的前哨
對于在濟州島建設軍事基地,韓國軍方給出了兩個理由:一是有助于保護海上運輸安全;二是有助于應對朝鮮在海上的威脅。但韓國軍方沒有說出的理由是,更加靠近中國的濟州島基地將有助于韓國強化對中韓之間存在爭議的蘇巖礁(韓國稱“離于島”)海域的控制。
蘇巖礁地處東海和黃海的交匯處,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倘若在這一海域發生戰爭,蘇巖礁將成為一個前哨站,不論誰控制了蘇巖礁,都將在戰爭中占有主動權。
目前韓國在蘇巖礁建立的海洋基地只具備?啃嵨淮缓推鸾抵鄙龣C的能力,因此其戰術意義并不大。而韓國在濟州島建立海軍基地以及在該基地部署的“獨島離于島艦隊”則會打破該地區的力量平衡。
韓國軍方稱將在今后5年向“獨島離于島艦隊”投入約60億美元的經費,并為該艦隊配備數量可觀、性能一流的艦艇。這支被稱為“第四艦隊”的新艦隊將以濟州島為基地,是離韓國陸地本土最遠的韓國海軍艦隊。
“獨島離于島艦隊”將由3至4支特遣艦隊構成,通常情況下,一支特遣艦隊由2艘“宙斯盾”驅逐艦、2艘其他型號驅逐艦、1艘兩棲登陸艦、2艘3000噸級潛艇、1艘補給艦、3架海上巡邏機和16架反潛直升機組成。未來,得到潛艇支援的數支韓國海軍特遣艦隊將面向蘇巖礁和獨島(韓日之間的爭議島嶼,日本稱“竹島”)進行部署。
韓國軍方認為現有的釜山、鎮海等軍港距離南部海域較遠,已經不能滿足國防需求。濟州島海軍基地建成后,如果在蘇巖礁等濟州島南方海域與周邊國家發生海洋糾紛,可以大大節省出動時間。假設艦艇以22公里的時速行駛,從釜山海軍作戰司令部基地出發到蘇巖礁需要21小時30分,從木浦基地到蘇巖礁需要15小時30分。而從日本海上自衛隊佐世;氐教K巖礁需要21小時,從中國東海艦隊寧波基地到蘇巖礁需要18小時。但從濟州島海軍基地出發到蘇巖礁則只需7小時,緊急時刻可以大幅節約應對時間。
美軍全面介入濟州島軍港建設
有專家分析稱,在濟州島建立海軍基地名義上是為國家安全需要,實則是韓國加強與美國軍事聯盟以圍堵中國的重要一環。
雖然韓國軍方一再宣稱“該基地未來不會成為美國航母常駐的基地”,但是不常駐并不代表不使用。一旦基地建成,美國軍方隨時可能根據韓美共同防御條約,進駐并使用該基地,從事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
有分析稱,如果一支美國海軍特混艦隊進駐濟州島,形成的沖擊力不小于美國航母在2010年駛入黃海演習。屆時美國用于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最北端也將由日本向西推進一大步。
據報道,作為美、韓軍事合作的最新舉措,美國軍方已派出專家組全面介入韓國海軍在濟州島的海軍基地建造計劃,并要求按照日本橫須賀港的標準施工。濟州島軍港建成之后,美軍將在東亞地區擁有第二個航母駐泊基地,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東北亞地區的兵力部署能力將增加一倍。
美軍參與建造濟州島軍港,以及之后在此駐泊艦艇戰斗群,既可以進一步增加美軍太平洋艦隊在東亞地區的兵力規模,又可卡住濟州、朝鮮兩大海峽,從而控制從日本海進入中國東海的必經之路,這將使美軍進一步增強對中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戰略抑制態勢。
(作者單位:解放軍邊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