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最后一天,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曾報道稱,上海自貿實驗區執行方案至今未公布,部分原因在于“制定政策過程復雜,上海與中央之間的博弈可能會遭遇較大阻力,最大癥結點在金融開放”。
《南華早報》今日報道稱,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海自貿區與國內現行法律存在著部分沖突。
該報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部分官員在咨詢了法律專家的意見后意識到,上海自貿區與現有的關于金融監管發明的法律存在沖突。
“如果你公布并執行了自貿區的具體方案,在國外投資者與其國內合作伙伴存在爭議時,政府就會陷入兩難境地”,該知情人士稱,“如果爭議最后到了法院,政府將會面臨兩難選擇,遵守國內現行法律,還是遵守關于上海自貿區的新法律”。
《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曾表示上海自貿區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代表作,“這個此前大家并未聽說過的創意正是來自于李克強本人對上海的視察”。
水平也提到該方案面臨著部分政府部門的反對意見,“雖然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均有反對之聲,但是7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還是原則通過了這個總體方案”。
但目前該方案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執行上的問題,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援引上海財經大學國際貿易系副主任、上海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的觀點時稱:
——陳波透露,最大的癥結點是在金融開放方面,包括“人民幣怎么自由結算,在區域內的企業如果能夠自由兌換美元,放開的額度又該多大,如何去監管”。
——陳波表示,這些都要中央放權,跟上海進行協調,“但是協調非常困難,上海想要成立國際金融中心很久了,老做不成,就是因為這種博弈過程太復雜。”
——此外,貿易開放方面也并非一帆風順,需要與海關總署協商免稅商品種類、免稅范圍、建立多少個免稅區、如何建立等,陳波說。